从《人民日报》看钓鱼岛争端报道的舆论引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6:14:26


从《人民日报》看钓鱼岛争端报道的舆论引导
——以2012年4月至9月钓鱼岛争端报道为例
蔡尚伟 帅志强

2012年10月15日15:3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错综复杂。在争端的过程中双方出现过一些小摩擦、小碰撞,但我们更能感受到中日双方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近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示威”、“购岛”、“登岛”、“国有化”,用舆论造势向世界营造假象图景。《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作为这场“舆论战”的重要武器,其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年下,钓鱼岛争端呈现愈演愈烈、持续对峙的态势,思考《人民日报》如何引导钓鱼岛争端的舆论具有很现实和很迫切的意义。本文围绕《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的相关报道,总结其舆论引导历程和演变,分析《人民日报》舆论引导的特征和内在机制,探讨《人民日报》提升舆论引导的策略,以期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取这场“舆论战”的胜利。

一、《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舆论引导历程

1、70年代初:争端爆发期

简要回顾《人民日报》涉及钓鱼岛争端的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发现1970年是钓鱼岛争端的一个关键节点。美国在1970年将钓鱼岛“施政权”给日本成为钓鱼岛争端的直接诱因,也激起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的极大愤慨,其舆论螺旋式的上升直至第一次波峰。1970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美日反动派阴谋掠夺中朝海底资源》,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刊登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文章,也是中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首次公开表态。后来,随着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人民日报》有关钓鱼岛的报道淡出版面,钓鱼岛问题的舆论热度逐渐降温。

2、80年代:舆论冷却期

1979年中美建交至整个80年代,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做出刺激、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举动,双方对于钓鱼岛的现状保持默认,《人民日报》对于钓鱼岛更是缄默不语。这个时期,钓鱼岛风平浪静,钓鱼岛话题在民众中跌落波谷。整个80年代,《人民日报》对于钓鱼岛相关报道几乎空缺。

3、90年代:舆论小浪潮

90年代,日本右翼势力单方面行为,再次掀起了几次舆论小浪潮。其间《人民日报》针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抗议,反复陈述了中国对钓鱼岛的固有主权。例如199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全文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一次将钓鱼岛写进了中国陆地领土范围内。在1996—1997年,钓鱼岛问题再次成为《人民日报》的关注焦点,相关报道呈直线上升,再次将钓鱼岛争端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的评论谴责日本方面设立灯塔,但无法改变日本认为的既定事实,就这样舆论逐渐平息下来。总体来说,90年代中日双方能够还掌控局势,舆论处于可掌控的范围。

4、2000年代:舆论激化期

从2000年1月—2010年9月7日,以“钓鱼岛”作为关键词,借助中国知网搜索,查询结果共有60条相关报道。其中,2004年大陆保钓志愿者被扣留事件、2005年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上的灯塔“收归国有”,中国大陆各地出现了大规模反日游行和焚烧日货的举动。大陆民间保钓情绪、反日情绪的高涨与日本政府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升级有关,这也将钓鱼岛问题再次推向舆论顶峰。在2004——2005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关于钓鱼岛文章,我国政府为了让民间反日情绪进降温,《人民日报》发表了《如何表达爱国热情》、《改善中日关系行胜于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分歧》等文章,其目的是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力图使钓鱼岛争端能够在双方控制的范围之内,避免无限制的升级。后来所发生种种争议、争端大多以“口水战”收场而逐渐平息。

5、2010年以后:舆论大战期

直至2010年发生的钓鱼岛撞船事件,2012年日本实施“购岛”闹剧、“国有化”计划,钓鱼岛争端急聚升级。这时期《人民日报》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报道增长迅猛,日方大造声势,日媒大肆报道,日本的强势行为极大刺激了我国民众的情绪,挑战了我国政府的底线,双方媒体折射出来的舆论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双方舆论情绪的可控性逐渐减弱,舆论战愈演愈烈。

二、研究方法

为了更加科学地研究钓鱼岛争端的报道,本研究采取选择具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1]在选定具体的样本的基础上,根据内容分析方法,确定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基本类目和分析单元,并且完成数据统计分析。

(一)、样本的选择

从第一部分《人民日报》涉及钓鱼岛争端报道在2000年以前数量不多,而从2000年1月—2012、3月,以全文“钓鱼岛”,借助中国知网搜索,查询结果共有92条相关报道。而在2012、4月——9月,同样的搜索,查询结果共有63条相关报道,可见此时间段,相关报道数量较多,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钓鱼岛争端时间持续较长且不断升级,分析此阶段的报道,也能够较好地来研究《人民日报》是如何进行舆论引导的。从样本选择来看,符合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从4月份开始选择样本与本轮争端源于4月16日石原慎太郎发表的“购岛”言论有关。为了保证样本选择的有效性,笔者通过搜索《人民日报》电子版逐一查阅相关报道,严格以钓鱼岛争端作为样本选择的标准,排除了其它新闻中略带提及钓鱼岛问题的相关报道,最终确定在2012、4月——9月共有涉及钓鱼岛争端的相关报道数量为79篇。

(二)、类目和分析单元

1、钓鱼岛争端报道在每月的分布:(1)4月(2)5月(3)6月(4)7月(5)8月(6)9月。

2、钓鱼岛争端报道所在版面的位置:(1)01版(2)02版(3)03版(4)04版(5)05版(6)06版(7)07版(8)08版(9)09版(10)10版(11)11版

3、钓鱼岛争端报道体裁:(1)纯消息(2)消息配图片(3)评论(4)纯图片(5)官方权威声明(6)消息配评论

4、钓鱼岛争端报道的篇幅:(1)300字以内(2)300—600 (3) 600—900 (4)900—1200(5)1200字以上

5、钓鱼岛争端报道关键词词频:(1)钓鱼岛(2)购买(3)固有领土(4)非法(5)反制措施(6)无效(7)二战(8)闹剧(9)声明(10)谴责(11)巡航(12)挑战(13)捍卫(14)窃取(15)国有化(16)反对(17)维权(18)侵犯

6、钓鱼岛争端报道相关主题:(1)中国政府组织、官员、团体发表的声明和言论(2)日本“购岛”、“国有化”相关行动的报道(3)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和历史由来(4)我国政府采取的反制措施(5)国内民众的反日行为(6)日方民众对日方政府支持(7)日方民众对日方政府持批判(8)日本对中国反制的反应(9)国际社会或人士对钓鱼岛争端的舆论(10)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

(三)、数据统计

根据类目和分析单元对抽样的样本分析,并且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运用这些数据具体分析《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舆论引导的特征。

三、2012年4至9月《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内容分析

1、舆论引导时机

石原慎太郎发表“购岛”言论之后,钓鱼岛争端形成了几个舆论节点。(1)舆论酝酿期:4月16日—7月6日(2)舆论骤增期:7月7日——9月10日(3)舆论裂变期:9月11日,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签署所谓的“买卖合同”。根据《人民日报》钓鱼岛问题报道数量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人民日报》报道的密度与舆论节点基本呼应。



       表1:《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数量分布

根据统计结果,4月16日“购岛”言论之后,《人民日报》没有任何回应。5月发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国船长被撤销公诉》,6月份发表了《日本自民党企图立法推动强取钓鱼岛》和评论《日本“购岛”闹剧当休矣》表达了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8月11—19日,香港保钓人士登陆钓鱼岛,国内10多个城市举行反日游行,钓鱼岛争端在中国的民间舆情高涨,《人民日报》连续推出《中方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表示强烈抗议》、《中国对日本有关言行表示强烈不满》和评论《大国崛起新路的信心与定力》,表达中方不满情绪和重申和平发展的信心和定力。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舆情数据显示:“钓鱼岛”话题自9月份以来一直处于非常高的舆情关注。如图所示:



      图1:引自人民在线今日舆情热点解读①

    9月10日,日方冲破中国的底线,中方做出了实质性回应,“钓鱼岛”相关话题的相关舆论正处于爆发状态。9月11日对钓鱼岛话题做到每天必报,形成了我国政府机构和国家领导人发表的声明和谴责、政府采取的实质性措施的报道强势,随着双方对峙的持续,在9月中旬和后旬《人民日报》继续加大报道,整个9月份共有相关报道58篇,极大顺应了民意,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了党报的号召者和组织者的功能。针对我国民众非理性的爱国行为,《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合理引导民众爱国情绪的表达,把握民间舆情的走向。从现阶段来看,《人民日报》在钓鱼岛问题舆论引导方面做到了及时、合时、适时。

2、舆论引导角度

综观整个阶段的报道,我们对钓鱼岛争端报道的主题进行归类,发现钓鱼岛争端的报道主要围绕如下角度展开:(1)从国家战略角度及时传达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和应对策略,满足了人民群众舆情需求。如上表所示:反映中国政府组织、官员、团体发表的声明和言论的文章占14篇,外交部回应占18篇,两者分别占整个报道的17.72%和22.78%。此外,反映我国政府采取的反制措施的文章占9篇,占整个报道的11.40%。这样可以让国内民众及时,有力地把握舆论方向标。(2)从日方角度加以报道的文章总数3篇。主要涉及日方民众和日方友好人士的态度和日本政府的反应,通过这些新闻报道揭穿了日方的一面之辞,直接打击日本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3)从法理角度反复阐述钓鱼岛的历史由来和主权归属的文章占据3篇。(4)从国际舆论角度《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有12篇,占整个报道15.19%,这样的报道样式抢战了舆论制高点,保持了舆论优势。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刻意淡化了国内民众反日情绪报道,总共只有1篇《“5万游客”赴日计划中止实施》,只占总报道的1.26%,以日方的反华情绪为主题的报道没有。针对反日情绪和游行示威的报道,《人民日报》只刊发《海外华侨华人强烈谴责日本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而对国内民众游行,通过评论《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合理引导和抚慰。《人民日报》严格控制反日情绪报道的数量,减少此方面的议程,达到舆论引导正效果的意图。正如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在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舆论引导就是要通过理性的声音尽可能减少“公共舆论”中的这种“无穷错误”[2]

3、舆论引导内容

《人民日报》作为舆论引导的载体,肩负着国内舆论和国际舆论引导双重任务。钓鱼岛争端报道主要从四方面加以引导:(1)中国政府在领土主权问题方面态度(2)解决钓鱼岛争端升级的出路(3)日本政府的错误行径(4)国内民众情绪的诉求程度(5)国际社会在钓鱼岛问题的舆论。较以往争端,此轮冲突更多表现为升级的急骤性和双方话语妥协的不可控性,《人民日报》在始终坚持引导前两种舆论的基础上,应对日本的高调舆论。9月11日开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及其它社会组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系列声明和言论,特别是一些关键用词,在报道中反复出现,增加了话语的强势。其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3:《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关键词词频次数分布

在整个舆论引导过程中,关键词“固有领土”、“非法”、“无效”、“侵犯”属于高频词汇,特别是随着日方舆论的强硬,《人民日报》标题用词也有所调整,例如“反对”、“捍卫”、“挑战”、“反制”等在后期报道中出现较多。

4、舆论引导方式

我国学者陈力丹在其著作《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介绍了三种基于西方传播理论的舆论引导方式:“其一,说服是引导舆论的基本方式;其二,议程设置是媒介引导舆论的客观功能;其三,沉默的螺旋是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在运用报纸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时,议程设置功能主要通过报道数量、版面安排、报道篇幅、报道体裁等实现。

在报道数量方面,整个9月份报道占整个报道的73.41%,特别是进入中后旬,《人民日报》采用了连续性报道方式,加大报道量。在报道编排方面,《人民日报》将钓鱼岛争端报道都是放在前四版,都属于要闻版面,01版占18.90%,03版占65.82%。此外,钓鱼岛争端报道短篇消息为主,深度报道较少,只有《中国钓鱼岛岂容他人肆意“买卖”》作为深度报道,对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理据,对日本窃取中国钓鱼岛非法无效的理由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在报道体裁方面,钓鱼岛争端报道的体裁评论和声明占据了重要份量,评论共18篇,占整个报道的22.78%,官方权威声明共14篇,占整个报道的17.72%。特别是国际论坛“钟声”在9月份后期报道频率较高,例如《日本“先占”钓鱼岛实为窃取》指出日本“先占”有主地,实为窃取行为。《日本有何资格谈论“大局”》、《右倾化加剧日本外交政策对抗性》针锋相对、针义正言辞。

总体来说,钓鱼岛报道形成了模式化的编排和报道样式,这点从以往的其它报道中也可以发现,这也说明《人民日报》就这个话题的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统筹思想。

四、《人民日报》舆论引导的内在逻辑

喻国明教授曾对“舆论引导”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舆论引导实质上是传播控制者通过对有关信息的组织、选择、解释、加工和制作来影响公众舆论的耗散状态,进而促使其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过程。”[3]舆论引导作为信息传播过程的内容控制端,受到传播系统内外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分析其内在机制,涉及传播主体、对象、客观环境、传播内容、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扮演着传声筒和代言人的角色,这是《人民日报》引导舆论的根本所在。

1、我国整体战略框架决定舆论话语框架

从我国整体形势来说,国内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期,各种社会矛盾重重,隐藏在各种社会问题和危机背后的舆论已经成为了一股洪流。全局性客观性地评析,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矛盾并没有成为我国决定性矛盾。因此,客观现实性决定《人民日报》在钓鱼岛争端报道方面的版面位置和篇幅大小。

当然,钓鱼岛争端问题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国际问题,它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还涉及美国重返亚太部署的战略,加之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同时,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这些决定《人民日报》整个舆论话语框架。这个框架就是在舆论上强调我国的一贯立场和态度,同时也要改变以往舆论的被动局面,适当增加舆论的强硬立场,这些报道也极好提醒国内民众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此外,还要注意舆论松弛有度,防止舆论一边倒,不放弃外交和谈判手段作为解决争端的出路,尤其舆论引导国内民众应将日方的右翼势力和日方进步友好人士进行区别对待。针对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人民日报》以宣导抚慰为主。整体舆论话语框架做到了张驰有度、有理有据、把握分寸,这也充分证明了《人民日报》在引导舆论时做到了合理控制舆论临界点。

2、日本舆论造势逼迫抢占舆论主动

针对日方舆论,结合《人民日报》在钓鱼岛多轮争端的多次报道,我们认为通常沿袭这样的报道路径:报道日方行为或言论——阐明中方立场——要求日方停止相关行为或言论——双方舆论回落——报道逐渐平息。本次钓鱼岛争端持续升温与日本舆论造势有密切关系。日媒早期大肆渲染“尖阁诸岛”主权说、日方右翼分子发表“购岛”说、日方政府“国有化”说、举行听政会、日美军演、跟中方打“感情牌”等,日本在国际和国内造势,形成一种伪舆论,企图抢占舆论制高点。

相对而言,我国在9月份之前舆论交战中处于被动局面,《人民日报》为了增加舆论引导的主动性,紧跟我国政府所做出的系列回应,传达了我国政府和国内民众的强硬声音,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抵达钓鱼岛海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提交东海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是应然之举》、《钓鱼岛白皮书正式出版发行》等报道,同时,《人民日报》配合报道刊发的相关评论,例如《中国钓鱼岛岂容他人肆意“买卖”》、《日本应停止玩火》、《日本“先占”钓鱼岛实为窃取》,舆论基调点逐渐变为高调,有力削弱和挫败了日方舆论的法理性和真实性。

3、民间舆论场影响设置舆论引导议程

从学理上说,包含若干互动因素从而使一些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谓之舆论场[4]。

《人民日报》作为官方舆论场的主体,必须与民间舆论场展开互动,相互融合,最后形成社会合意,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人民日报》引导舆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钓鱼岛问题的民间舆论场,它至少由民间保钓舆论、国内民众舆论、日方民间舆论、海内外华侨华人舆论等舆论因子组成。

如数据统计所示,《人民日报》有关民间保钓舆论和国内民众反日情绪方面的议题报道进行了适度控制。针对日方民间舆论,《人民日报》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和控制报道数量,并且对右翼分子舆论和日方不同的声音加以区分,没有过多“刺激”中国民众。《人民日报》把握以上几个舆论因子,有效引导了爱国情绪。在这方面《人民日报》与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NHK等媒体不同,不少日本媒体截取中国媒体主张对日强硬的言论,过多渲染中国民众抗议活动,这样的议程设置将加深两国民众和舆论的对立。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表示,此次民间“保钓”是好事,但是中日双方都应该控制民族主义情绪,避免事态激化。“保钓”行动应该有度、有节,应该正确把握民众的爱国热情,不能被民族主义舆论所绑架。[5]在民间反日抗争情绪燃烧起来以后,并且出现了非理性、非平和、非冷静的现象,《人民日报》巧妙设置了舆论议程,阐述鲜明的立场和理性的方法,给予民众可靠可信的舆论引导方向,树立中国政府意见领袖形象,有效合理引导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人民日报》还充分利用海内外华侨华人舆论,发挥舆论场域的辐射效应,赢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因此,《人民日报》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类型的民间舆论,这也决定了《人民日报》在钓鱼岛问题的相关报道中要做到舆论有度,把握舆情动态,防范舆论蔓延而造成失控。

五、《人民日报》提升舆论引导的策略

钓鱼岛争端属于历史问题中的领土争议问题,关系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安全利益的问题。不管钓鱼岛争端升级和发展趋势如何,中日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的博弈将会继续,钓鱼岛争端的“舆论战”将会持久。《人民日报》作为这场“舆论战”的重要参与者和战斗者,应该充分发挥多年钓鱼岛争端报道的经验,建立起专门性的舆论引导机制,探讨可操作性的舆论引导策略,才能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夺取这场“舆论战”的全面胜利。

(一)、增强舆论引导的协同度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协同学。协同学认为,自然界是有许多子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子系统就称为小系统,统一体则称为大系统。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们互相作用,形成了相对平衡的结构。协同度主要是指大系统中的子系统都卷入行动之中协同而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也可理解为协同性。保卫钓鱼岛的“舆论战”牵涉众多的媒介、部门、机构、人员。《人民日报》作为重要舆论方向标和引导者,要增强舆论引导协同度主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协同内部媒介和外部媒介;协同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协同国内舆论与国外舆论。

内部媒介主要是《人民日报》系统内部相关的介质,例如人民网、人民日报微博、人民论坛、强国论坛、人民在线等,外部媒介主要是参与保钓宣传的相关机构和其它媒体。宣传口径统一这是我国政府对此类报道规定的基本标准,因此,政府机构与大众媒体宣传必须同步互动、密切配合,才能统一国内声音和国内意志,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人民日报》利用内部和外部媒介进行保钓报道,相互响应,相互补充,可以增强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亲和力。例如9月12日报道,各大都市类报纸都采用巨幅照片与大标题报道中国政府宣布领海基线的消息,这是《人民日报》与其它媒体相互协同的例证。今后,可以充分发挥《人民日报》内外协同效应,调动这些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及时展开互动。

《人民日报》刊发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宣示,它属于官方舆论。钓鱼岛争端的官方舆论主要通过国际论坛“钟声”评论、评论员文章、各种声明等传达党的意图或指令。民间舆论是指自发的、自由的、分散的,一般情况下是无组织而任意流动,代表的是个人的观点和意见的表达。作为保钓民间舆论充满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民间舆论中也不乏有真知灼见和思想深刻的见解和主张。协同这两大舆论关系,既要防止以官方舆论取代民间舆论,也要防止官方舆论被民间舆论绑架。因此,《人民日报》在运用议程设置时,应该适当增加一些专家、学者、保钓人士、普通群众等民间意见领袖的观点和言论,甚至反映部分日方民间舆论的声音,达到官方议程和民间议程的良性互动。

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都是钓鱼岛问题的舆论战场的组成部分。从日方造势的最初动机来说,抢占国际舆论是重要目的。相比之下,《人民日报》在9月份涉及国际舆论的报道主要有西班牙学者的批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谴责和海外华侨华人强烈谴责。《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大量国际问题专家和署名评论,向海外显示国内强硬舆论。要发挥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协同效应,一方面处理好两类舆论报道量的问题。《人民日报》可以充分利用本报与国际主流媒体与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在消息来源和稿件来源方面进一步丰富国际舆论,及时传达国际媒体对钓鱼岛问题的解读。此外,还应该注重国内舆论访求方式,以法理和证据引导国际舆论。

(二)、拓展舆论引导的深广度

议程设置功能是新闻传播界重要理论之一的,该理论主要强调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能够对受众的认识、态度、行为等层面产生一定的效果。纸质媒体运用议程设置表现在突出地报道某议题,使该议题成为公众视野关注的话题,甚至将公众行为引导到媒介和政府预设的层面。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随着人们接触媒介行为的增多,各种人口群体之间在议程上的一致性会逐步增长”,“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会增大”。[6]

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必须运用的技能,针对钓鱼岛报道进行议程设置要考虑舆论引导深度和广度,舆论引导深度和广度主要是舆论引导涉及点的和面的问题。《人民日报》要将钓鱼岛话题引向何方?具体要根据事态进展的程度和双方回应对峙的情况,这也符合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作为第一属性原则。就目前发展态势而言,舆论引导在广度方面而言,《人民日报》应及时报道中国政府做出种种反制举措,紧跟日方媒体的舆论进行回应,扩大日方国内民意和美方态度的报道,配合钓鱼岛发布的白皮书和宣传册,宣传钓鱼岛的基本知识等。舆论引导在深度方面,可以深入剖析日本历史观症结、中日关系长期的对峙状态原因等话题,舆论引导要做到深度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深度的剖析力,要为受众信息需求提供权威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人民日报》要在舆论引导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作为,必须摆脱新闻公告的模式,防止一种框架报道,形成一种模式化和固定化的报道。议程设置必须把握设置时间,紧跟事态最新舆论。在报道技巧方面,可以采用连续性、系列性的集中式报道,增加深度报道的数量,剖析事件进展,发表深入观点,提供外延信息,拓展中方立场和民意表达。《人民日报》在钓鱼岛问题提交联大阶段,连续推出《杨洁篪在联大谈钓鱼岛问题 阐述中方严正立场》、《国际社会批驳野田佳彦联大发言 试图搬出国际法规则作幌子的做法自欺欺人》、《日媒披露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经过》等文章延伸了舆论引导深广度。

(三)、调控舆论引导的冷热度

沉默的螺旋理论深刻阐述了大众传媒具有言论权威性、内容同质性、范围广泛性等优势,它具有营造意见环境的功能,普通民众容易把大众传媒发表的意见作为追随的意见,并最终促成社会舆论的形成。舆论形成的过程伴随舆论的流变,舆论将从潜在状态到显在状态,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一般经由腹议、室语、群体舆论向众意以至民意方向演变,这个过程称为舆论扩散。舆论扩散伴随着舆论高涨、舆论激化、舆论冲突等现象。此外,舆论流变过程中,当舆论主体逐渐放弃原来的意见而赞成新的意见,表现为一种舆论的削弱与另一种舆论的高涨。沉默的螺旋理论和舆论流变的原理启示我们:《人民日报》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应该高度把握钓鱼岛争端舆论引导的临界点,做到冷热适度。

《人民日报》报道钓鱼岛争端的冷热程度主要取决钓鱼岛争端的程度和议程设置运用程度。上文回顾《人民日报》对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历程,《人民日报》在舆论引导的冷热度方面总体把关较紧,同时也形成了中日双方冲突期即为舆论引导热度期,反之为冷却期。随着热度退减或《人民日报》舆论导向的偏移,最终舆论大多以冷处理结束,涉及钓鱼岛问题相关报道也空缺,钓鱼岛话题在人们头脑中的图景逐渐淡化。

《人民日报》如何调控舆论引导的冷热度?首先,应该改变简单以问题或争端出现作为冷热处理的标准。结合《人民日报》内容分析,《人民日报》可以将钓鱼岛主权归属、中方反制举措、日方反对声音、国际人士支持、理性解决争端等作为热引导范围,而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民间反日游行、日本右翼分子声音等作为冷引导范围。《人民日报》可以将热引导范围的话题作为长期议程设置来处理,改变舆论引导的被动地位。其次,舆论引导的冷热度调控可以通过报道频率的疏密实现。例如当我国国内反日情绪高涨,出现非理性行为时,《人民日报》通常会适当降温,根据民间舆论现实情况,舆论引导最终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回归民间舆论是其终极目标。最后,舆论引导的冷热度可以通过报道其它事件,转移报道议题进行调控,例如国庆期间有关钓鱼岛争端报道适度降温正是这种调节方式。

中日关系一路走来40 年,两国媒体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了不容低估的作用。[7]《人民日报》肩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增强钓鱼岛争端报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都是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 舆情曲线图来源于人民在线舆情监测。《人民网9月11日舆情解读: 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是对日亮剑》http://www.peopleyuqing.com/topnews/topcontent/2012-09-11/4885.html

[参考文献]

[1] Belelson,B,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Free Press,1952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年版,第333页。

[3] 喻国明 杨晓燕:《目标设定的兼容与资源配置的优化—试论舆论引导的选择性操作》,《青年记者》,1997年第6期,第8页。

[4] 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人民网-人民论坛
http://theory.people.com.cn/GB/82288/112848/112851/17884213.html,2012、5、14。

[5] 新京报:《日右翼赴钓鱼岛 中方严正交涉》,A05版,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8/19/content_365714.htm?div=-1,2012、08、19。

[6]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8年9月出版,第171页。

[7] 《北大新闻学茶座⒅—吴学文、卓南生对谈:中日关系与舆论走向》,《国际新闻界》,2012年01期,121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来源链接:http://media.people.com.cn/GB/n/2012/1015/c192371-19268216.html


从《人民日报》看钓鱼岛争端报道的舆论引导
——以2012年4月至9月钓鱼岛争端报道为例
蔡尚伟 帅志强
2012年10月15日15:3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错综复杂。在争端的过程中双方出现过一些小摩擦、小碰撞,但我们更能感受到中日双方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近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示威”、“购岛”、“登岛”、“国有化”,用舆论造势向世界营造假象图景。《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作为这场“舆论战”的重要武器,其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年下,钓鱼岛争端呈现愈演愈烈、持续对峙的态势,思考《人民日报》如何引导钓鱼岛争端的舆论具有很现实和很迫切的意义。本文围绕《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的相关报道,总结其舆论引导历程和演变,分析《人民日报》舆论引导的特征和内在机制,探讨《人民日报》提升舆论引导的策略,以期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取这场“舆论战”的胜利。

一、《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舆论引导历程

1、70年代初:争端爆发期

简要回顾《人民日报》涉及钓鱼岛争端的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发现1970年是钓鱼岛争端的一个关键节点。美国在1970年将钓鱼岛“施政权”给日本成为钓鱼岛争端的直接诱因,也激起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的极大愤慨,其舆论螺旋式的上升直至第一次波峰。1970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美日反动派阴谋掠夺中朝海底资源》,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刊登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文章,也是中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首次公开表态。后来,随着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人民日报》有关钓鱼岛的报道淡出版面,钓鱼岛问题的舆论热度逐渐降温。

2、80年代:舆论冷却期

1979年中美建交至整个80年代,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做出刺激、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举动,双方对于钓鱼岛的现状保持默认,《人民日报》对于钓鱼岛更是缄默不语。这个时期,钓鱼岛风平浪静,钓鱼岛话题在民众中跌落波谷。整个80年代,《人民日报》对于钓鱼岛相关报道几乎空缺。

3、90年代:舆论小浪潮

90年代,日本右翼势力单方面行为,再次掀起了几次舆论小浪潮。其间《人民日报》针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抗议,反复陈述了中国对钓鱼岛的固有主权。例如199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全文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一次将钓鱼岛写进了中国陆地领土范围内。在1996—1997年,钓鱼岛问题再次成为《人民日报》的关注焦点,相关报道呈直线上升,再次将钓鱼岛争端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的评论谴责日本方面设立灯塔,但无法改变日本认为的既定事实,就这样舆论逐渐平息下来。总体来说,90年代中日双方能够还掌控局势,舆论处于可掌控的范围。

4、2000年代:舆论激化期

从2000年1月—2010年9月7日,以“钓鱼岛”作为关键词,借助中国知网搜索,查询结果共有60条相关报道。其中,2004年大陆保钓志愿者被扣留事件、2005年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上的灯塔“收归国有”,中国大陆各地出现了大规模反日游行和焚烧日货的举动。大陆民间保钓情绪、反日情绪的高涨与日本政府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升级有关,这也将钓鱼岛问题再次推向舆论顶峰。在2004——2005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关于钓鱼岛文章,我国政府为了让民间反日情绪进降温,《人民日报》发表了《如何表达爱国热情》、《改善中日关系行胜于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分歧》等文章,其目的是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力图使钓鱼岛争端能够在双方控制的范围之内,避免无限制的升级。后来所发生种种争议、争端大多以“口水战”收场而逐渐平息。

5、2010年以后:舆论大战期

直至2010年发生的钓鱼岛撞船事件,2012年日本实施“购岛”闹剧、“国有化”计划,钓鱼岛争端急聚升级。这时期《人民日报》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报道增长迅猛,日方大造声势,日媒大肆报道,日本的强势行为极大刺激了我国民众的情绪,挑战了我国政府的底线,双方媒体折射出来的舆论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双方舆论情绪的可控性逐渐减弱,舆论战愈演愈烈。

二、研究方法

为了更加科学地研究钓鱼岛争端的报道,本研究采取选择具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1]在选定具体的样本的基础上,根据内容分析方法,确定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基本类目和分析单元,并且完成数据统计分析。

(一)、样本的选择

从第一部分《人民日报》涉及钓鱼岛争端报道在2000年以前数量不多,而从2000年1月—2012、3月,以全文“钓鱼岛”,借助中国知网搜索,查询结果共有92条相关报道。而在2012、4月——9月,同样的搜索,查询结果共有63条相关报道,可见此时间段,相关报道数量较多,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钓鱼岛争端时间持续较长且不断升级,分析此阶段的报道,也能够较好地来研究《人民日报》是如何进行舆论引导的。从样本选择来看,符合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从4月份开始选择样本与本轮争端源于4月16日石原慎太郎发表的“购岛”言论有关。为了保证样本选择的有效性,笔者通过搜索《人民日报》电子版逐一查阅相关报道,严格以钓鱼岛争端作为样本选择的标准,排除了其它新闻中略带提及钓鱼岛问题的相关报道,最终确定在2012、4月——9月共有涉及钓鱼岛争端的相关报道数量为79篇。

(二)、类目和分析单元

1、钓鱼岛争端报道在每月的分布:(1)4月(2)5月(3)6月(4)7月(5)8月(6)9月。

2、钓鱼岛争端报道所在版面的位置:(1)01版(2)02版(3)03版(4)04版(5)05版(6)06版(7)07版(8)08版(9)09版(10)10版(11)11版

3、钓鱼岛争端报道体裁:(1)纯消息(2)消息配图片(3)评论(4)纯图片(5)官方权威声明(6)消息配评论

4、钓鱼岛争端报道的篇幅:(1)300字以内(2)300—600 (3) 600—900 (4)900—1200(5)1200字以上

5、钓鱼岛争端报道关键词词频:(1)钓鱼岛(2)购买(3)固有领土(4)非法(5)反制措施(6)无效(7)二战(8)闹剧(9)声明(10)谴责(11)巡航(12)挑战(13)捍卫(14)窃取(15)国有化(16)反对(17)维权(18)侵犯

6、钓鱼岛争端报道相关主题:(1)中国政府组织、官员、团体发表的声明和言论(2)日本“购岛”、“国有化”相关行动的报道(3)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和历史由来(4)我国政府采取的反制措施(5)国内民众的反日行为(6)日方民众对日方政府支持(7)日方民众对日方政府持批判(8)日本对中国反制的反应(9)国际社会或人士对钓鱼岛争端的舆论(10)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

(三)、数据统计

根据类目和分析单元对抽样的样本分析,并且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运用这些数据具体分析《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舆论引导的特征。

三、2012年4至9月《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内容分析

1、舆论引导时机

石原慎太郎发表“购岛”言论之后,钓鱼岛争端形成了几个舆论节点。(1)舆论酝酿期:4月16日—7月6日(2)舆论骤增期:7月7日——9月10日(3)舆论裂变期:9月11日,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签署所谓的“买卖合同”。根据《人民日报》钓鱼岛问题报道数量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人民日报》报道的密度与舆论节点基本呼应。



       表1:《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数量分布

根据统计结果,4月16日“购岛”言论之后,《人民日报》没有任何回应。5月发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国船长被撤销公诉》,6月份发表了《日本自民党企图立法推动强取钓鱼岛》和评论《日本“购岛”闹剧当休矣》表达了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8月11—19日,香港保钓人士登陆钓鱼岛,国内10多个城市举行反日游行,钓鱼岛争端在中国的民间舆情高涨,《人民日报》连续推出《中方对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表示强烈抗议》、《中国对日本有关言行表示强烈不满》和评论《大国崛起新路的信心与定力》,表达中方不满情绪和重申和平发展的信心和定力。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舆情数据显示:“钓鱼岛”话题自9月份以来一直处于非常高的舆情关注。如图所示:



      图1:引自人民在线今日舆情热点解读①

    9月10日,日方冲破中国的底线,中方做出了实质性回应,“钓鱼岛”相关话题的相关舆论正处于爆发状态。9月11日对钓鱼岛话题做到每天必报,形成了我国政府机构和国家领导人发表的声明和谴责、政府采取的实质性措施的报道强势,随着双方对峙的持续,在9月中旬和后旬《人民日报》继续加大报道,整个9月份共有相关报道58篇,极大顺应了民意,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了党报的号召者和组织者的功能。针对我国民众非理性的爱国行为,《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合理引导民众爱国情绪的表达,把握民间舆情的走向。从现阶段来看,《人民日报》在钓鱼岛问题舆论引导方面做到了及时、合时、适时。

2、舆论引导角度

综观整个阶段的报道,我们对钓鱼岛争端报道的主题进行归类,发现钓鱼岛争端的报道主要围绕如下角度展开:(1)从国家战略角度及时传达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和应对策略,满足了人民群众舆情需求。如上表所示:反映中国政府组织、官员、团体发表的声明和言论的文章占14篇,外交部回应占18篇,两者分别占整个报道的17.72%和22.78%。此外,反映我国政府采取的反制措施的文章占9篇,占整个报道的11.40%。这样可以让国内民众及时,有力地把握舆论方向标。(2)从日方角度加以报道的文章总数3篇。主要涉及日方民众和日方友好人士的态度和日本政府的反应,通过这些新闻报道揭穿了日方的一面之辞,直接打击日本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3)从法理角度反复阐述钓鱼岛的历史由来和主权归属的文章占据3篇。(4)从国际舆论角度《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有12篇,占整个报道15.19%,这样的报道样式抢战了舆论制高点,保持了舆论优势。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刻意淡化了国内民众反日情绪报道,总共只有1篇《“5万游客”赴日计划中止实施》,只占总报道的1.26%,以日方的反华情绪为主题的报道没有。针对反日情绪和游行示威的报道,《人民日报》只刊发《海外华侨华人强烈谴责日本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而对国内民众游行,通过评论《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合理引导和抚慰。《人民日报》严格控制反日情绪报道的数量,减少此方面的议程,达到舆论引导正效果的意图。正如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说:“在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舆论引导就是要通过理性的声音尽可能减少“公共舆论”中的这种“无穷错误”[2]

3、舆论引导内容

《人民日报》作为舆论引导的载体,肩负着国内舆论和国际舆论引导双重任务。钓鱼岛争端报道主要从四方面加以引导:(1)中国政府在领土主权问题方面态度(2)解决钓鱼岛争端升级的出路(3)日本政府的错误行径(4)国内民众情绪的诉求程度(5)国际社会在钓鱼岛问题的舆论。较以往争端,此轮冲突更多表现为升级的急骤性和双方话语妥协的不可控性,《人民日报》在始终坚持引导前两种舆论的基础上,应对日本的高调舆论。9月11日开始,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及其它社会组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系列声明和言论,特别是一些关键用词,在报道中反复出现,增加了话语的强势。其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3:《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关键词词频次数分布

在整个舆论引导过程中,关键词“固有领土”、“非法”、“无效”、“侵犯”属于高频词汇,特别是随着日方舆论的强硬,《人民日报》标题用词也有所调整,例如“反对”、“捍卫”、“挑战”、“反制”等在后期报道中出现较多。

4、舆论引导方式

我国学者陈力丹在其著作《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介绍了三种基于西方传播理论的舆论引导方式:“其一,说服是引导舆论的基本方式;其二,议程设置是媒介引导舆论的客观功能;其三,沉默的螺旋是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在运用报纸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时,议程设置功能主要通过报道数量、版面安排、报道篇幅、报道体裁等实现。

在报道数量方面,整个9月份报道占整个报道的73.41%,特别是进入中后旬,《人民日报》采用了连续性报道方式,加大报道量。在报道编排方面,《人民日报》将钓鱼岛争端报道都是放在前四版,都属于要闻版面,01版占18.90%,03版占65.82%。此外,钓鱼岛争端报道短篇消息为主,深度报道较少,只有《中国钓鱼岛岂容他人肆意“买卖”》作为深度报道,对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的理据,对日本窃取中国钓鱼岛非法无效的理由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在报道体裁方面,钓鱼岛争端报道的体裁评论和声明占据了重要份量,评论共18篇,占整个报道的22.78%,官方权威声明共14篇,占整个报道的17.72%。特别是国际论坛“钟声”在9月份后期报道频率较高,例如《日本“先占”钓鱼岛实为窃取》指出日本“先占”有主地,实为窃取行为。《日本有何资格谈论“大局”》、《右倾化加剧日本外交政策对抗性》针锋相对、针义正言辞。

总体来说,钓鱼岛报道形成了模式化的编排和报道样式,这点从以往的其它报道中也可以发现,这也说明《人民日报》就这个话题的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统筹思想。

四、《人民日报》舆论引导的内在逻辑

喻国明教授曾对“舆论引导”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舆论引导实质上是传播控制者通过对有关信息的组织、选择、解释、加工和制作来影响公众舆论的耗散状态,进而促使其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过程。”[3]舆论引导作为信息传播过程的内容控制端,受到传播系统内外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分析其内在机制,涉及传播主体、对象、客观环境、传播内容、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扮演着传声筒和代言人的角色,这是《人民日报》引导舆论的根本所在。

1、我国整体战略框架决定舆论话语框架

从我国整体形势来说,国内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期,各种社会矛盾重重,隐藏在各种社会问题和危机背后的舆论已经成为了一股洪流。全局性客观性地评析,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矛盾并没有成为我国决定性矛盾。因此,客观现实性决定《人民日报》在钓鱼岛争端报道方面的版面位置和篇幅大小。

当然,钓鱼岛争端问题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国际问题,它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还涉及美国重返亚太部署的战略,加之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同时,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这些决定《人民日报》整个舆论话语框架。这个框架就是在舆论上强调我国的一贯立场和态度,同时也要改变以往舆论的被动局面,适当增加舆论的强硬立场,这些报道也极好提醒国内民众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此外,还要注意舆论松弛有度,防止舆论一边倒,不放弃外交和谈判手段作为解决争端的出路,尤其舆论引导国内民众应将日方的右翼势力和日方进步友好人士进行区别对待。针对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人民日报》以宣导抚慰为主。整体舆论话语框架做到了张驰有度、有理有据、把握分寸,这也充分证明了《人民日报》在引导舆论时做到了合理控制舆论临界点。

2、日本舆论造势逼迫抢占舆论主动

针对日方舆论,结合《人民日报》在钓鱼岛多轮争端的多次报道,我们认为通常沿袭这样的报道路径:报道日方行为或言论——阐明中方立场——要求日方停止相关行为或言论——双方舆论回落——报道逐渐平息。本次钓鱼岛争端持续升温与日本舆论造势有密切关系。日媒早期大肆渲染“尖阁诸岛”主权说、日方右翼分子发表“购岛”说、日方政府“国有化”说、举行听政会、日美军演、跟中方打“感情牌”等,日本在国际和国内造势,形成一种伪舆论,企图抢占舆论制高点。

相对而言,我国在9月份之前舆论交战中处于被动局面,《人民日报》为了增加舆论引导的主动性,紧跟我国政府所做出的系列回应,传达了我国政府和国内民众的强硬声音,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抵达钓鱼岛海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提交东海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是应然之举》、《钓鱼岛白皮书正式出版发行》等报道,同时,《人民日报》配合报道刊发的相关评论,例如《中国钓鱼岛岂容他人肆意“买卖”》、《日本应停止玩火》、《日本“先占”钓鱼岛实为窃取》,舆论基调点逐渐变为高调,有力削弱和挫败了日方舆论的法理性和真实性。

3、民间舆论场影响设置舆论引导议程

从学理上说,包含若干互动因素从而使一些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谓之舆论场[4]。

《人民日报》作为官方舆论场的主体,必须与民间舆论场展开互动,相互融合,最后形成社会合意,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人民日报》引导舆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钓鱼岛问题的民间舆论场,它至少由民间保钓舆论、国内民众舆论、日方民间舆论、海内外华侨华人舆论等舆论因子组成。

如数据统计所示,《人民日报》有关民间保钓舆论和国内民众反日情绪方面的议题报道进行了适度控制。针对日方民间舆论,《人民日报》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和控制报道数量,并且对右翼分子舆论和日方不同的声音加以区分,没有过多“刺激”中国民众。《人民日报》把握以上几个舆论因子,有效引导了爱国情绪。在这方面《人民日报》与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NHK等媒体不同,不少日本媒体截取中国媒体主张对日强硬的言论,过多渲染中国民众抗议活动,这样的议程设置将加深两国民众和舆论的对立。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表示,此次民间“保钓”是好事,但是中日双方都应该控制民族主义情绪,避免事态激化。“保钓”行动应该有度、有节,应该正确把握民众的爱国热情,不能被民族主义舆论所绑架。[5]在民间反日抗争情绪燃烧起来以后,并且出现了非理性、非平和、非冷静的现象,《人民日报》巧妙设置了舆论议程,阐述鲜明的立场和理性的方法,给予民众可靠可信的舆论引导方向,树立中国政府意见领袖形象,有效合理引导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人民日报》还充分利用海内外华侨华人舆论,发挥舆论场域的辐射效应,赢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因此,《人民日报》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类型的民间舆论,这也决定了《人民日报》在钓鱼岛问题的相关报道中要做到舆论有度,把握舆情动态,防范舆论蔓延而造成失控。

五、《人民日报》提升舆论引导的策略

钓鱼岛争端属于历史问题中的领土争议问题,关系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安全利益的问题。不管钓鱼岛争端升级和发展趋势如何,中日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的博弈将会继续,钓鱼岛争端的“舆论战”将会持久。《人民日报》作为这场“舆论战”的重要参与者和战斗者,应该充分发挥多年钓鱼岛争端报道的经验,建立起专门性的舆论引导机制,探讨可操作性的舆论引导策略,才能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夺取这场“舆论战”的全面胜利。

(一)、增强舆论引导的协同度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协同学。协同学认为,自然界是有许多子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子系统就称为小系统,统一体则称为大系统。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们互相作用,形成了相对平衡的结构。协同度主要是指大系统中的子系统都卷入行动之中协同而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也可理解为协同性。保卫钓鱼岛的“舆论战”牵涉众多的媒介、部门、机构、人员。《人民日报》作为重要舆论方向标和引导者,要增强舆论引导协同度主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协同内部媒介和外部媒介;协同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协同国内舆论与国外舆论。

内部媒介主要是《人民日报》系统内部相关的介质,例如人民网、人民日报微博、人民论坛、强国论坛、人民在线等,外部媒介主要是参与保钓宣传的相关机构和其它媒体。宣传口径统一这是我国政府对此类报道规定的基本标准,因此,政府机构与大众媒体宣传必须同步互动、密切配合,才能统一国内声音和国内意志,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人民日报》利用内部和外部媒介进行保钓报道,相互响应,相互补充,可以增强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亲和力。例如9月12日报道,各大都市类报纸都采用巨幅照片与大标题报道中国政府宣布领海基线的消息,这是《人民日报》与其它媒体相互协同的例证。今后,可以充分发挥《人民日报》内外协同效应,调动这些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及时展开互动。

《人民日报》刊发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宣示,它属于官方舆论。钓鱼岛争端的官方舆论主要通过国际论坛“钟声”评论、评论员文章、各种声明等传达党的意图或指令。民间舆论是指自发的、自由的、分散的,一般情况下是无组织而任意流动,代表的是个人的观点和意见的表达。作为保钓民间舆论充满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民间舆论中也不乏有真知灼见和思想深刻的见解和主张。协同这两大舆论关系,既要防止以官方舆论取代民间舆论,也要防止官方舆论被民间舆论绑架。因此,《人民日报》在运用议程设置时,应该适当增加一些专家、学者、保钓人士、普通群众等民间意见领袖的观点和言论,甚至反映部分日方民间舆论的声音,达到官方议程和民间议程的良性互动。

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都是钓鱼岛问题的舆论战场的组成部分。从日方造势的最初动机来说,抢占国际舆论是重要目的。相比之下,《人民日报》在9月份涉及国际舆论的报道主要有西班牙学者的批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谴责和海外华侨华人强烈谴责。《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大量国际问题专家和署名评论,向海外显示国内强硬舆论。要发挥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协同效应,一方面处理好两类舆论报道量的问题。《人民日报》可以充分利用本报与国际主流媒体与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交流和合作关系,在消息来源和稿件来源方面进一步丰富国际舆论,及时传达国际媒体对钓鱼岛问题的解读。此外,还应该注重国内舆论访求方式,以法理和证据引导国际舆论。

(二)、拓展舆论引导的深广度

议程设置功能是新闻传播界重要理论之一的,该理论主要强调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能够对受众的认识、态度、行为等层面产生一定的效果。纸质媒体运用议程设置表现在突出地报道某议题,使该议题成为公众视野关注的话题,甚至将公众行为引导到媒介和政府预设的层面。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随着人们接触媒介行为的增多,各种人口群体之间在议程上的一致性会逐步增长”,“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会增大”。[6]

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必须运用的技能,针对钓鱼岛报道进行议程设置要考虑舆论引导深度和广度,舆论引导深度和广度主要是舆论引导涉及点的和面的问题。《人民日报》要将钓鱼岛话题引向何方?具体要根据事态进展的程度和双方回应对峙的情况,这也符合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作为第一属性原则。就目前发展态势而言,舆论引导在广度方面而言,《人民日报》应及时报道中国政府做出种种反制举措,紧跟日方媒体的舆论进行回应,扩大日方国内民意和美方态度的报道,配合钓鱼岛发布的白皮书和宣传册,宣传钓鱼岛的基本知识等。舆论引导在深度方面,可以深入剖析日本历史观症结、中日关系长期的对峙状态原因等话题,舆论引导要做到深度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深度的剖析力,要为受众信息需求提供权威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人民日报》要在舆论引导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作为,必须摆脱新闻公告的模式,防止一种框架报道,形成一种模式化和固定化的报道。议程设置必须把握设置时间,紧跟事态最新舆论。在报道技巧方面,可以采用连续性、系列性的集中式报道,增加深度报道的数量,剖析事件进展,发表深入观点,提供外延信息,拓展中方立场和民意表达。《人民日报》在钓鱼岛问题提交联大阶段,连续推出《杨洁篪在联大谈钓鱼岛问题 阐述中方严正立场》、《国际社会批驳野田佳彦联大发言 试图搬出国际法规则作幌子的做法自欺欺人》、《日媒披露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经过》等文章延伸了舆论引导深广度。

(三)、调控舆论引导的冷热度

沉默的螺旋理论深刻阐述了大众传媒具有言论权威性、内容同质性、范围广泛性等优势,它具有营造意见环境的功能,普通民众容易把大众传媒发表的意见作为追随的意见,并最终促成社会舆论的形成。舆论形成的过程伴随舆论的流变,舆论将从潜在状态到显在状态,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一般经由腹议、室语、群体舆论向众意以至民意方向演变,这个过程称为舆论扩散。舆论扩散伴随着舆论高涨、舆论激化、舆论冲突等现象。此外,舆论流变过程中,当舆论主体逐渐放弃原来的意见而赞成新的意见,表现为一种舆论的削弱与另一种舆论的高涨。沉默的螺旋理论和舆论流变的原理启示我们:《人民日报》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应该高度把握钓鱼岛争端舆论引导的临界点,做到冷热适度。

《人民日报》报道钓鱼岛争端的冷热程度主要取决钓鱼岛争端的程度和议程设置运用程度。上文回顾《人民日报》对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历程,《人民日报》在舆论引导的冷热度方面总体把关较紧,同时也形成了中日双方冲突期即为舆论引导热度期,反之为冷却期。随着热度退减或《人民日报》舆论导向的偏移,最终舆论大多以冷处理结束,涉及钓鱼岛问题相关报道也空缺,钓鱼岛话题在人们头脑中的图景逐渐淡化。

《人民日报》如何调控舆论引导的冷热度?首先,应该改变简单以问题或争端出现作为冷热处理的标准。结合《人民日报》内容分析,《人民日报》可以将钓鱼岛主权归属、中方反制举措、日方反对声音、国际人士支持、理性解决争端等作为热引导范围,而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民间反日游行、日本右翼分子声音等作为冷引导范围。《人民日报》可以将热引导范围的话题作为长期议程设置来处理,改变舆论引导的被动地位。其次,舆论引导的冷热度调控可以通过报道频率的疏密实现。例如当我国国内反日情绪高涨,出现非理性行为时,《人民日报》通常会适当降温,根据民间舆论现实情况,舆论引导最终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回归民间舆论是其终极目标。最后,舆论引导的冷热度可以通过报道其它事件,转移报道议题进行调控,例如国庆期间有关钓鱼岛争端报道适度降温正是这种调节方式。

中日关系一路走来40 年,两国媒体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了不容低估的作用。[7]《人民日报》肩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如何进一步增强钓鱼岛争端报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都是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 舆情曲线图来源于人民在线舆情监测。《人民网9月11日舆情解读: 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是对日亮剑》http://www.peopleyuqing.com/topnews/topcontent/2012-09-11/4885.html

[参考文献]

[1] Belelson,B,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Free Press,1952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年版,第333页。

[3] 喻国明 杨晓燕:《目标设定的兼容与资源配置的优化—试论舆论引导的选择性操作》,《青年记者》,1997年第6期,第8页。

[4] 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人民网-人民论坛
http://theory.people.com.cn/GB/82288/112848/112851/17884213.html,2012、5、14。

[5] 新京报:《日右翼赴钓鱼岛 中方严正交涉》,A05版,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8/19/content_365714.htm?div=-1,2012、08、19。

[6]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8年9月出版,第171页。

[7] 《北大新闻学茶座⒅—吴学文、卓南生对谈:中日关系与舆论走向》,《国际新闻界》,2012年01期,121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来源链接:http://media.people.com.cn/GB/n/2012/1015/c192371-19268216.html

决不许美日反动派掠夺中朝海底资源的阴谋得逞

据东京消息:日本共产党(左派)中央机关报《人民之星》十九日发表文章,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勾结蒋介石集团和朴正熙集团,加紧掠夺中国和朝鲜两国海底资源的罪恶阴谋。
  文章指出,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东京召开的所谓日、蒋、朴“联络委员会”的“海洋开发研究联合委员会”,公然决定对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等岛屿周围及临近中国、朝鲜的大陆架的海底石油资源和其他矿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开发”。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妄图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新罪行,是美日反动派对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又一严重挑衅。
  文章说,最近几年来,美帝国主义勾结日本反动派,对中国大陆架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它们出动飞机和船舶,带着各种勘测仪器,长时间地反复地在中国大陆架的上空和海面进行勘测。它们的勘测范围包括临近中国的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广阔的海域。它们的这些活动现在还在继续。
  文章指出,日本卖国反动派特别对中国的海底资源垂涎三尺。佐藤反动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寻找各种借口,阴谋把钓鱼岛等岛屿及其海域划入日本版图。最近日本外相爱知再三叫嚷,钓鱼岛等岛屿的“领有权”属于日本,“防卫厅”长官中曾根甚至公然把这些岛屿纳入日本的第四次扩军计划的“防卫”范围内。这就彻底地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文章指出,宫本修正主义叛徒集团,学着佐藤、中曾根、爱知之流的腔调,无耻叫嚷什么钓鱼岛等岛屿是日本的领土,支持美日反动派掠夺中国、朝鲜的领土和资源的阴谋,完全堕落成为美日反动派的马前卒。
  文章最后说,不管美日反动派和宫本修正主义集团寻找什么借口,玩弄什么手段,日本人民是决不允许它们的侵略和战争的野心得逞的。

来源链接:http://www.xj71.com/2012/0417/532011.shtml
9月之前一直被动
之后稍主动了一点,美日马上反弹,增加驻军,有针对性的军演等等,这两个国家的侵略本性一览无遗
我在想美日如果一直打压中国,中国会不会忍无可忍直接在美国本土种蘑菇
伟大导师马克思教导我们,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我佛慈悲也有金刚怒目,真当我兔是泥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