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后金:屁股向前的乌龟战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3:16:30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以内阁大臣的身份赴辽督师,天启对他寄予厚望,赐予尚方宝剑,并派阁臣送他到崇文门外。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经营进攻要比经营防守困难的多,需要真的军事才能和巨大的勇气,未经实战的文官是很难胜任经营进攻的任务的,他们大多只能经营防守,孙承宗也不例外。

孙承宗到辽东以后,提出“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工作方针。这个方针听起来很漂亮,其实不过是虚文,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固守”这两个字。如何固守,当然是修筑城堡。但是在施工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要把盘据在关外的蒙古部落赶走。广宁大败后,蒙古哈喇慎部乘虚而入,占据关外,并赖着不走,号称协防,实际上就是想敲诈明朝一把。后来孙承宗派袁宗焕前往哈喇慎部散了点钱财,蒙古人才怏怏离去。

蒙古人走了以后,孙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孙总工程师,在关外大兴土木,掀起了建设高潮。建设的重点就是所谓的“关宁防线”,“关”指的是山海关,“宁”的得是宁远。“关宁防线”指的是从山海关到宁远之间的一系列城堡。重点是宁远城。

天启三年九月,宁远城正式开工建设。孙承宗上任后,重新进行工作分工,佥事袁崇焕的分工是“建造营舍”。

袁崇焕主守宁远,又负责工程,这样,修建宁远城的责任就落到了袁崇焕的身上,不过袁崇焕只是监工,具体干活的包工头是游击祖大寿。广宁战役中祖大寿率军避守觉华岛屿,犯了死罪,孙承宗督师后,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用人方略,祖大寿世居宁远,不仅是辽人,而且是“土著”,非常符合孙承宗的用人方略,因此,孙承宗免其不死,先是让他辅佐金冠守觉华岛,后来又让他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宁远。

正是在修建宁远城的过程中,袁崇焕与祖大寿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工程初期祖大寿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他认为朝廷不会长期坚守宁远,在施工时比较了草。袁崇焕打算亲自驻守宁远,宁远城的质量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因此对工程的认识要比祖大寿高得多。他批评了祖大寿,帮助他提高认识,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并亲自量化指标,规定宁远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迟,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的标准,要求祖大寿务必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一年以后,一座雄伟的宁远城拔地而起,成为明朝在关外的一座重镇。孙承宗让袁崇焕和骁将满桂共同驻守。在修建宁远的同时,孙承宗在山海关到宁远之间还修建了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等城堡。辽东的工地上,灰尘滚滚。衙门里的乌烟瘴气一点也不比工地上小。

孙承宗不仅善于搞建设,在人事斗争上也是一把好手。在进行硬件(城堡)建设的同时,孙承宗对于软件(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抓得非常紧。蓟辽总督王象亁与王在晋交好,在对待蒙古人的问题上与孙承宗产生了矛盾,被迫离职。孙承宗以统一事权为名,建议不再推任蓟辽总督,被批示同意。

辽东巡抚阎鸣泰本是孙承宗推荐的,但后来二人对许多问题意见不一,渐渐地不和谐起来,在孙承宗要求下,朝廷将阎鸣泰罢免,代之以张凤翼。然而张凤翼还不如阎鸣泰,他整个一个王在晋第二,他主张守山海关,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刚赶走了阎鸣泰,一时不方便再驱逐张凤翼,就请求皇上让张凤翼出镇宁远。张凤翼本来就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偏要让他上前线驻守宁远,这摆明了是挤兑他。张风翼气不打一处来。张凤翼对孙承宗无可奈何,就将矛头指向了他的心腹主将马世龙,阻扰孙承宗出关的政策。他指使广宁道佥事万有孚并通过给事中解学龙等人弹劾马世龙。不久万有孚遭到蓟抚岳和声弹劾,张凤翼怀疑是马世龙、袁崇焕等人指使。孙承宗也出面为马世龙辩护,指责万有孚构陷马世龙,万有孚很快就被罢免。就这样,官员们结成两派,互相攻击,官司打得不可开交,比当年的“经抚之争”还要热闹,可怜的天启每天都是一脑门子官司,几乎成了最高法院院长。

孙承宗作为辽东地区的最高长官,又深得皇帝信任,因此,他几乎打赢了每一场官司,因此他的主张也得到了贯彻落实。宁远建成后,孙承宗决定更进一步,向东挺进。天启五年,他派兵进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等地,最远推进到大、小凌河。从山海关到宁远有200里,从宁远到右屯又200里,这样孙承宗就“光复”了400里国土,并建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所谓关宁锦防线。

不过这些城堡都处在河西地区,努尔哈赤对河西地区一点都不感兴趣。早在广宁战役后,他就己经把河西吞到肚里,后来觉得消化不良,有点涨肚,就又吐了出来。因此,孙承宗到目前为此,还未收复河东寸土。他就是给河西地区罩上一个铁盖,对于努尔哈赤来讲,也是不痛不痒。

天启的志向是要收复河东,这是一个极限。这是努尔哈赤忍受的极限,也是明朝大臣们能力的极限。这个极限的后面,不仅有凶悍的八旗兵,还有比八旗兵更可怕的众多奸细。因此,河东地区是考验明朝官兵能力的试金石。
孙承宗不断把防线向东推进,他离河东越来越近,离失败也就越来越近,很快孙承宗就会对自己的战略和能力有一个新认识。

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派马世龙率军进攻河东,马世龙遣前锋副将鲁之甲、参将李承先率小股部队,从娘娘宫渡口过河,夜袭后金耀州,大败于柳河,鲁、李二将战死,死亡士卒400人。言官们纷纷弹劾马世龙,连及孙承宗。天启下旨“切责”马世龙,但并未给予任何处分,只是让他戴罪立功。孙承宗先是进行辩护,最后又告老还乡。

孙承宗的时代结束了。

对于孙承宗的离任,许多人认为是阉党排挤的结果。的确,孙承宗有东林色彩,他离任前阉党正大力排挤东林党人,他的离去,与当时的形势有关。但是,孙承宗离去是辞职,而不是被罢免,天启也并没有对他失去信任,他的党派色彩并不浓厚,他离去的时机,也是明军与后金发生接触的时候。因此,他的离去恐怕与他在辽东的战略遇到了困难有关,他把战线推进到了努尔哈赤的眼皮底下,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再前进一步,就是惨败,柳河之败己为他敲响了警钟。而此时东林党失势,他在朝中失去奥援,如果战败,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提供保护。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告老还乡无疑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于是,孙承宗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完美谢幕。孙承宗此前已屡加左柱国、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等称号,这次辞职又加特进光禄大夫,荫子中书舍人,赐蟒服、银币,并享受行人护归的待遇,极其尊荣。

狡猾的孙承宗力排众议,以高姿态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出镇关外”的难题,在花了国家大量的钱财,把所有长脸的事情都做完了,为自己挣了个盆满钵满。在最后关头,在极限面前,又来了个金蝉脱壳,使自己成功地躲过了身败名裂的下场,并为自己赢来掌声一片,而把难题和风险留给了继任者。此外,孙承宗在辽东四年,致力于防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修筑城堡上,并没有投入到部队的建设上,没有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明朝也就永久地失去了与后金决战的机会。

他所留下的所谓“关宁锦”防线,貌似强大,实际上是标准的“马其诺防线”,因为后金缺乏攻打的兴趣而存在了一段时间。这个防线的存在,就像一个巨大的陷井,使明朝对关外欲罢不能,不仅需要巨大的维护费用,而且使明与后金不时发生战争,始终拖累明朝,最终将明朝拖垮。

孙承宗走了,走得很潇洒。给明朝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和一个既不能攻,又不能守的平沙落雁似的难看的防守姿势。

也许有人会问,孙承宗虽然没有恢复河东,但是把河西建设得固若金汤,不也是好事一桩吗?况且孙承宗也不是不恢复河东,而是采取“先固守以图恢复”的策略,在明军连遭惨败,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先搞好防守,再徐图进攻,不也是应该的吗?

我十分愿意回答这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回答这类问题能让我们厘清许多似是而非的,颇能迷惑人的问题。

凡事都怕往细了想。

先说防守。

第一,“关宁锦防线”是否真的固若金汤?我认为不是,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作详细介绍,为篇幅计,暂时略过。

第二,在物质有限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放弃省时省力的“筑山海重关”,而没完没了地在关外筑城?

第三,在努尔哈赤放弃河西的前提下,有没有必要花费巨大,给河西“装甲”?

第四,防守是有必要的,但有没有必要浪费三年多的时间去经营防守,使明朝失去了许多反攻的好机会,使得机会成本十分之高。

第五,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实际上是强调要发挥钢的边际效应。同样,钱花哪哪好,但是钱都花在一个地方,别的地方肯定就好不了了,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会过日子的家庭主妇虽然不知道边际效应,但其码知道将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然而在花钱方面,孙承宗还不如一个家庭妇女,他把大明朝那点家底都花在了防守上,这必然影响了对进攻的投入,可以说是一种牺牲进攻的防守。

总之,过犹不及。多走一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孙承宗的防守,是过度防守。花费巨大,成本巨高,耽误了许多事情。

再说进攻。

我们都听说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从没听说过防守是最好的进攻。实战中,防守就是防守,进攻就是进攻,没有既是进攻又是防守,或者既是防守又是进攻的。而孙承宗的进攻,既是防守又是进攻,因为那是一种屁股向前的进攻。孙承宗没有把钱用来武装牙齿,而是用来武装屁股。这样也未尝不可,但是他又不想放弃进攻,还要“徐图恢复”。因此,他给大明朝穿上铁裤衩,然后屁股向前,把头藏的裤裆里,向后金发起进攻。

在动物界确实有用屁股进攻敌人的,比如剑龙和甲龙,剑龙尾巴上长有四根尖刺,甲龙的尾巴则长了个大锤子,两者都极具杀伤力。然而大明朝不是恐龙,屁股上没有长着危险的尾巴可以打击敌人,丑陋的进攻必然带来可耻的失败。柳河之战中,明军不堪一击,大获全败。经过孙承宗三年多的经营,明军的战斗力更加羸弱。

其实孙承宗本来是不敢进攻后金的,但是1625年后金与蒙古人打了起来,主力部队都投入到与蒙古人的战争,使得孙承宗有了“可乘之机”,他才敢于将堡垒向前推进,并发动柳河之战。

后金为什么和蒙古人打起来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林丹汗。

林丹汗属于“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二世孙。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他继承汗位统治察哈尔,当时他只有13岁,蒙古处于分裂的状态。蒙古人是天然的战士,战斗力极强,但是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自废武功——瓜分家族遗产。当一个英雄人物出现后,经过浴血奋战完成统一,使国力达到强盛,可是等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或侄子们将国家瓜分成许多小国,他们虽然承认黄金家族的最高地位,但实际上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

经过瓜分以后蒙古再次陷入分裂与纷争之中,直到再由一个强有力者经过征战完成统一,然后再瓜分,再削弱,就这样,不断进行内耗,进入恶性循环。而女真的八旗制度要优越的多,他使弱小的女真人凝聚起来,从而暴发巨大的能量。明朝虽然巨大,但却大而散,没有聚集力量的体制,因此显得大而弱。

明朝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蒙古人也没有意识到。

林丹汗的野心和他的年龄一起增长,到了万历末年,林丹汗风华正茂,他的野心也“正茂”,他十分仰慕成吉思汗,一直想统一蒙古各部,希望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光荣。于是他开始指点江山。为加强“中央集权”,他不时对临近的一些蒙古部落如科尔沁、喀喇沁等用兵,于是这些小的部落开始联合起来对抗察哈尔,并倒向努尔哈赤的后金寻求保护。

于是林丹汗与努尔哈赤产生矛盾。林丹汗希望借助明朝的势力解决内部问题,有“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之志。而明朝也希望利用林丹汗来达到“以蒙夷制建夷”的目的。双方一拍即合。明朝扶持林丹汗,每年给林丹汗几万两银子,支持他的霸业。当年王化贞在广宁积极拉拢蒙古对付后金,可是还没等到蒙古出兵,王化贞就己经一泻千里,失去了合作的机会,此后吓破了胆的明朝在孙承宗的主持下大建城堡,林丹汗只能自己去对付后金了。

天启五年(1625年),林丹汗再次“指点”科尔沁,努尔哈赤应邀派兵支援科尔沁,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此时正是明朝联合蒙古,大举反攻后金的好机会,可惜由于孙承宗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盖房子,部队建设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结果在柳河之战中刚一露头就被当头一棒打得晕头转向,于是又把头缩了回去,从此再也不敢露头。

最后林丹汗兵败撤军,从此东部蒙古各部更加依附后金,后来还与后金一起对付明朝,整个东北的战略形势之为一变,影响十分深远。

这是孙承宗守辽期间的一个重要失误,使明朝失去了蒙古这个盟友。不仅如此,他的固守战略也使明朝失去了辽东的民心。

天启元年,后金通过辽沈战役夺取明朝辽河以东土地后,努尔哈赤颁布了“计丁授田”制度,所有女真男人包括他们的女真族奴隶都得到了土地,同时,他们将掳掠来的汉人变成奴隶为他们耕种。而汉人的许多土地则被当作“荒地”无偿征收,用来分给女真族人。广宁战役后,河西的人口也大多被虏至河东为奴。

为了控制汉人,努尔哈赤发布了“按丁编庄”的命令。强行将汉人与女真人编在一个村庄中居住,借女真人监视汉人,禁止汉人拥有武器。汉人房屋被强占、粮食被抢夺、妇女遭凌辱的事件不时发生。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对辽东汉人推行了“强令剃发”、“强行迁居”、“强征差役”、“清查粮食”等政策,引起了汉人的激烈反抗,他们以逃亡、投毒、袭击等方式进行反抗,后来又发展到揭竿而起,一时间BD遍及辽东各地。

努尔哈赤挥挥舞屠刀,残酷进行屠杀,将汉人的反抗淹没在血泊中。河东的汉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整天盼望关西发大兵来解救他们,一部分人逃入山中,据险固守,等待官军,随时准备加入官军打击后金。

从天启元年起,他们苦等了许多年,盼星星盼月亮,望穿了秋水也没有等来官军。此时官军们都在孙承宗指挥下忙着盖房子。孙承宗没有利用人民掀起反抗后金高潮的有利时机反击后金,没有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辽东人民逐渐由希望而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由绝望而心死,最后不得不麻木地接受现实,做后金的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

在孙承宗守辽的三年多,明朝得到的是芝麻,而丢掉的,绝不仅仅是西瓜。节选自:从万历到永历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以内阁大臣的身份赴辽督师,天启对他寄予厚望,赐予尚方宝剑,并派阁臣送他到崇文门外。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经营进攻要比经营防守困难的多,需要真的军事才能和巨大的勇气,未经实战的文官是很难胜任经营进攻的任务的,他们大多只能经营防守,孙承宗也不例外。

孙承宗到辽东以后,提出“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工作方针。这个方针听起来很漂亮,其实不过是虚文,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固守”这两个字。如何固守,当然是修筑城堡。但是在施工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要把盘据在关外的蒙古部落赶走。广宁大败后,蒙古哈喇慎部乘虚而入,占据关外,并赖着不走,号称协防,实际上就是想敲诈明朝一把。后来孙承宗派袁宗焕前往哈喇慎部散了点钱财,蒙古人才怏怏离去。

蒙古人走了以后,孙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孙总工程师,在关外大兴土木,掀起了建设高潮。建设的重点就是所谓的“关宁防线”,“关”指的是山海关,“宁”的得是宁远。“关宁防线”指的是从山海关到宁远之间的一系列城堡。重点是宁远城。

天启三年九月,宁远城正式开工建设。孙承宗上任后,重新进行工作分工,佥事袁崇焕的分工是“建造营舍”。

袁崇焕主守宁远,又负责工程,这样,修建宁远城的责任就落到了袁崇焕的身上,不过袁崇焕只是监工,具体干活的包工头是游击祖大寿。广宁战役中祖大寿率军避守觉华岛屿,犯了死罪,孙承宗督师后,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用人方略,祖大寿世居宁远,不仅是辽人,而且是“土著”,非常符合孙承宗的用人方略,因此,孙承宗免其不死,先是让他辅佐金冠守觉华岛,后来又让他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宁远。

正是在修建宁远城的过程中,袁崇焕与祖大寿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工程初期祖大寿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他认为朝廷不会长期坚守宁远,在施工时比较了草。袁崇焕打算亲自驻守宁远,宁远城的质量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因此对工程的认识要比祖大寿高得多。他批评了祖大寿,帮助他提高认识,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并亲自量化指标,规定宁远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迟,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的标准,要求祖大寿务必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一年以后,一座雄伟的宁远城拔地而起,成为明朝在关外的一座重镇。孙承宗让袁崇焕和骁将满桂共同驻守。在修建宁远的同时,孙承宗在山海关到宁远之间还修建了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等城堡。辽东的工地上,灰尘滚滚。衙门里的乌烟瘴气一点也不比工地上小。

孙承宗不仅善于搞建设,在人事斗争上也是一把好手。在进行硬件(城堡)建设的同时,孙承宗对于软件(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抓得非常紧。蓟辽总督王象亁与王在晋交好,在对待蒙古人的问题上与孙承宗产生了矛盾,被迫离职。孙承宗以统一事权为名,建议不再推任蓟辽总督,被批示同意。

辽东巡抚阎鸣泰本是孙承宗推荐的,但后来二人对许多问题意见不一,渐渐地不和谐起来,在孙承宗要求下,朝廷将阎鸣泰罢免,代之以张凤翼。然而张凤翼还不如阎鸣泰,他整个一个王在晋第二,他主张守山海关,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刚赶走了阎鸣泰,一时不方便再驱逐张凤翼,就请求皇上让张凤翼出镇宁远。张凤翼本来就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偏要让他上前线驻守宁远,这摆明了是挤兑他。张风翼气不打一处来。张凤翼对孙承宗无可奈何,就将矛头指向了他的心腹主将马世龙,阻扰孙承宗出关的政策。他指使广宁道佥事万有孚并通过给事中解学龙等人弹劾马世龙。不久万有孚遭到蓟抚岳和声弹劾,张凤翼怀疑是马世龙、袁崇焕等人指使。孙承宗也出面为马世龙辩护,指责万有孚构陷马世龙,万有孚很快就被罢免。就这样,官员们结成两派,互相攻击,官司打得不可开交,比当年的“经抚之争”还要热闹,可怜的天启每天都是一脑门子官司,几乎成了最高法院院长。

孙承宗作为辽东地区的最高长官,又深得皇帝信任,因此,他几乎打赢了每一场官司,因此他的主张也得到了贯彻落实。宁远建成后,孙承宗决定更进一步,向东挺进。天启五年,他派兵进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等地,最远推进到大、小凌河。从山海关到宁远有200里,从宁远到右屯又200里,这样孙承宗就“光复”了400里国土,并建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所谓关宁锦防线。

不过这些城堡都处在河西地区,努尔哈赤对河西地区一点都不感兴趣。早在广宁战役后,他就己经把河西吞到肚里,后来觉得消化不良,有点涨肚,就又吐了出来。因此,孙承宗到目前为此,还未收复河东寸土。他就是给河西地区罩上一个铁盖,对于努尔哈赤来讲,也是不痛不痒。

天启的志向是要收复河东,这是一个极限。这是努尔哈赤忍受的极限,也是明朝大臣们能力的极限。这个极限的后面,不仅有凶悍的八旗兵,还有比八旗兵更可怕的众多奸细。因此,河东地区是考验明朝官兵能力的试金石。
孙承宗不断把防线向东推进,他离河东越来越近,离失败也就越来越近,很快孙承宗就会对自己的战略和能力有一个新认识。

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派马世龙率军进攻河东,马世龙遣前锋副将鲁之甲、参将李承先率小股部队,从娘娘宫渡口过河,夜袭后金耀州,大败于柳河,鲁、李二将战死,死亡士卒400人。言官们纷纷弹劾马世龙,连及孙承宗。天启下旨“切责”马世龙,但并未给予任何处分,只是让他戴罪立功。孙承宗先是进行辩护,最后又告老还乡。

孙承宗的时代结束了。

对于孙承宗的离任,许多人认为是阉党排挤的结果。的确,孙承宗有东林色彩,他离任前阉党正大力排挤东林党人,他的离去,与当时的形势有关。但是,孙承宗离去是辞职,而不是被罢免,天启也并没有对他失去信任,他的党派色彩并不浓厚,他离去的时机,也是明军与后金发生接触的时候。因此,他的离去恐怕与他在辽东的战略遇到了困难有关,他把战线推进到了努尔哈赤的眼皮底下,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再前进一步,就是惨败,柳河之败己为他敲响了警钟。而此时东林党失势,他在朝中失去奥援,如果战败,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提供保护。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告老还乡无疑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于是,孙承宗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完美谢幕。孙承宗此前已屡加左柱国、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等称号,这次辞职又加特进光禄大夫,荫子中书舍人,赐蟒服、银币,并享受行人护归的待遇,极其尊荣。

狡猾的孙承宗力排众议,以高姿态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出镇关外”的难题,在花了国家大量的钱财,把所有长脸的事情都做完了,为自己挣了个盆满钵满。在最后关头,在极限面前,又来了个金蝉脱壳,使自己成功地躲过了身败名裂的下场,并为自己赢来掌声一片,而把难题和风险留给了继任者。此外,孙承宗在辽东四年,致力于防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修筑城堡上,并没有投入到部队的建设上,没有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明朝也就永久地失去了与后金决战的机会。

他所留下的所谓“关宁锦”防线,貌似强大,实际上是标准的“马其诺防线”,因为后金缺乏攻打的兴趣而存在了一段时间。这个防线的存在,就像一个巨大的陷井,使明朝对关外欲罢不能,不仅需要巨大的维护费用,而且使明与后金不时发生战争,始终拖累明朝,最终将明朝拖垮。

孙承宗走了,走得很潇洒。给明朝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和一个既不能攻,又不能守的平沙落雁似的难看的防守姿势。

也许有人会问,孙承宗虽然没有恢复河东,但是把河西建设得固若金汤,不也是好事一桩吗?况且孙承宗也不是不恢复河东,而是采取“先固守以图恢复”的策略,在明军连遭惨败,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先搞好防守,再徐图进攻,不也是应该的吗?

我十分愿意回答这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回答这类问题能让我们厘清许多似是而非的,颇能迷惑人的问题。

凡事都怕往细了想。

先说防守。

第一,“关宁锦防线”是否真的固若金汤?我认为不是,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作详细介绍,为篇幅计,暂时略过。

第二,在物质有限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放弃省时省力的“筑山海重关”,而没完没了地在关外筑城?

第三,在努尔哈赤放弃河西的前提下,有没有必要花费巨大,给河西“装甲”?

第四,防守是有必要的,但有没有必要浪费三年多的时间去经营防守,使明朝失去了许多反攻的好机会,使得机会成本十分之高。

第五,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实际上是强调要发挥钢的边际效应。同样,钱花哪哪好,但是钱都花在一个地方,别的地方肯定就好不了了,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会过日子的家庭主妇虽然不知道边际效应,但其码知道将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然而在花钱方面,孙承宗还不如一个家庭妇女,他把大明朝那点家底都花在了防守上,这必然影响了对进攻的投入,可以说是一种牺牲进攻的防守。

总之,过犹不及。多走一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孙承宗的防守,是过度防守。花费巨大,成本巨高,耽误了许多事情。

再说进攻。

我们都听说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但从没听说过防守是最好的进攻。实战中,防守就是防守,进攻就是进攻,没有既是进攻又是防守,或者既是防守又是进攻的。而孙承宗的进攻,既是防守又是进攻,因为那是一种屁股向前的进攻。孙承宗没有把钱用来武装牙齿,而是用来武装屁股。这样也未尝不可,但是他又不想放弃进攻,还要“徐图恢复”。因此,他给大明朝穿上铁裤衩,然后屁股向前,把头藏的裤裆里,向后金发起进攻。

在动物界确实有用屁股进攻敌人的,比如剑龙和甲龙,剑龙尾巴上长有四根尖刺,甲龙的尾巴则长了个大锤子,两者都极具杀伤力。然而大明朝不是恐龙,屁股上没有长着危险的尾巴可以打击敌人,丑陋的进攻必然带来可耻的失败。柳河之战中,明军不堪一击,大获全败。经过孙承宗三年多的经营,明军的战斗力更加羸弱。

其实孙承宗本来是不敢进攻后金的,但是1625年后金与蒙古人打了起来,主力部队都投入到与蒙古人的战争,使得孙承宗有了“可乘之机”,他才敢于将堡垒向前推进,并发动柳河之战。

后金为什么和蒙古人打起来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林丹汗。

林丹汗属于“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二世孙。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他继承汗位统治察哈尔,当时他只有13岁,蒙古处于分裂的状态。蒙古人是天然的战士,战斗力极强,但是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自废武功——瓜分家族遗产。当一个英雄人物出现后,经过浴血奋战完成统一,使国力达到强盛,可是等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或侄子们将国家瓜分成许多小国,他们虽然承认黄金家族的最高地位,但实际上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

经过瓜分以后蒙古再次陷入分裂与纷争之中,直到再由一个强有力者经过征战完成统一,然后再瓜分,再削弱,就这样,不断进行内耗,进入恶性循环。而女真的八旗制度要优越的多,他使弱小的女真人凝聚起来,从而暴发巨大的能量。明朝虽然巨大,但却大而散,没有聚集力量的体制,因此显得大而弱。

明朝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蒙古人也没有意识到。

林丹汗的野心和他的年龄一起增长,到了万历末年,林丹汗风华正茂,他的野心也“正茂”,他十分仰慕成吉思汗,一直想统一蒙古各部,希望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光荣。于是他开始指点江山。为加强“中央集权”,他不时对临近的一些蒙古部落如科尔沁、喀喇沁等用兵,于是这些小的部落开始联合起来对抗察哈尔,并倒向努尔哈赤的后金寻求保护。

于是林丹汗与努尔哈赤产生矛盾。林丹汗希望借助明朝的势力解决内部问题,有“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之志。而明朝也希望利用林丹汗来达到“以蒙夷制建夷”的目的。双方一拍即合。明朝扶持林丹汗,每年给林丹汗几万两银子,支持他的霸业。当年王化贞在广宁积极拉拢蒙古对付后金,可是还没等到蒙古出兵,王化贞就己经一泻千里,失去了合作的机会,此后吓破了胆的明朝在孙承宗的主持下大建城堡,林丹汗只能自己去对付后金了。

天启五年(1625年),林丹汗再次“指点”科尔沁,努尔哈赤应邀派兵支援科尔沁,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此时正是明朝联合蒙古,大举反攻后金的好机会,可惜由于孙承宗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盖房子,部队建设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结果在柳河之战中刚一露头就被当头一棒打得晕头转向,于是又把头缩了回去,从此再也不敢露头。

最后林丹汗兵败撤军,从此东部蒙古各部更加依附后金,后来还与后金一起对付明朝,整个东北的战略形势之为一变,影响十分深远。

这是孙承宗守辽期间的一个重要失误,使明朝失去了蒙古这个盟友。不仅如此,他的固守战略也使明朝失去了辽东的民心。

天启元年,后金通过辽沈战役夺取明朝辽河以东土地后,努尔哈赤颁布了“计丁授田”制度,所有女真男人包括他们的女真族奴隶都得到了土地,同时,他们将掳掠来的汉人变成奴隶为他们耕种。而汉人的许多土地则被当作“荒地”无偿征收,用来分给女真族人。广宁战役后,河西的人口也大多被虏至河东为奴。

为了控制汉人,努尔哈赤发布了“按丁编庄”的命令。强行将汉人与女真人编在一个村庄中居住,借女真人监视汉人,禁止汉人拥有武器。汉人房屋被强占、粮食被抢夺、妇女遭凌辱的事件不时发生。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对辽东汉人推行了“强令剃发”、“强行迁居”、“强征差役”、“清查粮食”等政策,引起了汉人的激烈反抗,他们以逃亡、投毒、袭击等方式进行反抗,后来又发展到揭竿而起,一时间BD遍及辽东各地。

努尔哈赤挥挥舞屠刀,残酷进行屠杀,将汉人的反抗淹没在血泊中。河东的汉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整天盼望关西发大兵来解救他们,一部分人逃入山中,据险固守,等待官军,随时准备加入官军打击后金。

从天启元年起,他们苦等了许多年,盼星星盼月亮,望穿了秋水也没有等来官军。此时官军们都在孙承宗指挥下忙着盖房子。孙承宗没有利用人民掀起反抗后金高潮的有利时机反击后金,没有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辽东人民逐渐由希望而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由绝望而心死,最后不得不麻木地接受现实,做后金的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

在孙承宗守辽的三年多,明朝得到的是芝麻,而丢掉的,绝不仅仅是西瓜。节选自:从万历到永历
{:soso_e147:}一方面说河东攻不下来,一方面说河东的老百姓望眼欲穿。
要不然搞个投票吧,给每个500年前的河东老百姓一个投票权,让他们投票试一试,谁去组织一下。
持保留意见!
开了金手指再评价的调调、。
楼猪,其实你该写篇文章论证下,为什么明末汉族野战军不是满人的对手。
其次,从关宁防线到马奇诺,历史在证明不是防线是渣,而是人类太狡猾。
努尔哈赤不愿意来啊?那后来是为毛气死的?
防线没用?我只知道亡了防线还在。
满人不稀罕?是皇太极满地找牙以后不敢打了吧?
居然让明军进攻,野战要是打的过,就不会丢了全辽东了!
以当时明军的野战能力出城基本上等于自杀,他们除了筑城还真没有别的办法了。
明末的汉人战斗力就是战5渣一样,和满人打野战纯粹是找死一样的行为
红色俱乐部 发表于 2012-10-14 11:22
一方面说河东攻不下来,一方面说河东的老百姓望眼欲穿。
要不然搞个投票吧,给每个500年前的 ...
河东百姓;P

尼堪算百姓么?敢不敢给尼堪投票权?
FriedrichIV 发表于 2012-10-24 19:29
河东百姓

尼堪算百姓么?敢不敢给尼堪投票权?
给啊,,,,,反正一个人头一票。
朝廷内就是你这个论调,要是当时廷议之时稍微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和议早就达成了,洪承畴也不用费那么大劲从关外打到关内去。
没有坚强的后盾,不可能有所作为,我认为孙的策略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