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几个在网上找的视频和文章,让那些完全没有读过莫言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1:24:37
http://news.v1.cn/domestic/a/2012-10-13/1350090745395v.shtml谈论关于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及外界的一些质疑
http://news.v1.cn/domestic/a/2012-10-11/1349964101740v.shtml  和http://news.v1.cn/domestic/a/2012-10-11/1349965583443v.shtml谈论他的茅盾奖获得作品《蛙》以及自己对计划生育的看法
还有关于那个大喊中国该被殖民300年的东西的,我没在网上找到视频,倒是找到了纽约时报的一则{“我希望他能尽快获得自由,”莫言说。他坦陈在1980年代曾经读过他写的文学批评,但是在其作品开始转向政治后,他便不能完全理解了。}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 ... ess/?pagemode=print (就在国内能上的,里面有着更详细的发布会实录)
至于饱受争论的钓鱼岛言论,原视频在这里http://v.ku6.com/show/JRg1pC6Pls4N1KkYZQdKPw...html 不过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那就是有的网站对这个言论取得题目是:“钓鱼岛搁置争议,鱼儿也会感谢你。”有的网站取的题目是:“莫言谈钓鱼岛:要完全解决争端打仗不是好办法”我感觉这个题目读起来感觉不一样……
至于他的发表会的部分文字实录如下: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图为莫言11日在自己家乡山东高密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中新社发 胡洪林 摄

  中新网10月12日电 (刘欢)12日下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老家山东高密举行记者见面会。见面会上,莫言表示,自己的获奖是一场文学的胜利。同时他对媒体坦言,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期待引起读者对文学的热情。

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见面会上,有记者提问说,有人质疑莫言是官方作家,站在权力角度写中国,不应得奖。莫言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评价作家作品的,并不是一个政治奖,这种质疑并没有说服力。

  莫言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拿起笔来,我就非常明确一个观点,我是站在人的角度,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我的小说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的界限。

  莫言认为,这次获奖是文学的胜利,是因为文学获得这个奖项。“如果是读过我的书,就会知道,我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是非常凌厉和严肃的。80年代写的《天堂蒜苔之歌》、《酒国》、《十三步》、《丰乳肥臀》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谈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见面会上,有记者提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莫言表示,抄写《延安文艺讲话》并不后悔,因为抄《延安文艺讲话》与自己的创作没有矛盾。而自己的创作,一直在突破《讲话》。

  莫言进一步解释称,《讲话》是一个历史文献,它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它对推翻腐朽政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今天再看,确实有巨大的局限,比如过分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过分强调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

  莫言表示,我们这一代的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延安文艺讲话》的局限,我们所有的创作都是在突破这个局限。

  莫言还说,很多批评我的人,没有看过我的书。如果看过,就会发现,我的作品是冒着巨大的压力来写的,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作品大不一样。

  不希望引起莫言热

  莫言在见面会上坦承,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希望大家尽快忘掉。”

  莫言同时表示,期待引起读者对文学的热情。他希望更多读者读书,希望作家更加努力地创作,写出无愧于读者、值得读者阅读的小说或者诗歌。

  出版自由已经放宽到令人惊讶

  在就出版自由的有关问题上,莫言表示,在很多海外国家,涉及到宗教问题也会受到限制,经常会有一本书引起整个族群强烈抗议的事件。中国的小说写作和出版自由,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已经放宽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钓鱼岛应搁置争议

  在发布会上,莫言对钓鱼岛争端也发表了看法。他说,争端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解决争端,打仗并不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在莫言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的时候,两国领导人的措施,搁置争端,大家先谈友谊。

  不会出国定居

  在回答记者是否会选择出国时,莫言幽默地表示,“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不会出国定居。

  莫言称作家对故乡的感觉,比普通人更为强烈。“在这片土地上时感受不深,离开的时候就会魂牵梦绕,尤其是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莫言表示,自己的小说确实写了很多农村题材,但城市的影响已经在小说里得到体现,现在写的乡土,已经是一个城乡化、城镇化的乡土。“一直说我是个乡土作家,不太能够让我服气”,他说。

  莫言表示,肯定会去瑞典领奖,但演讲讲什么,还没完全想好。
==================
我觉得这个作家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一个老好人型的,低调。写的书都很不错,既有对黑暗的鞭挞,也有对美好的赞美。他的书深刻扎根于中国文化,也深受上世纪建国后的那段历史的影响。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你认真读完他的代表作,也许你就会了解他了。
另外我觉得搞笑的是,他获奖后,有些人费尽心机的在他的形象上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我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莫言不是韩寒之类的人,他的作品很有深度,他的得奖对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额。。。。。。。http://news.v1.cn/domestic/a/2012-10-13/1350090745395v.shtml谈论关于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及外界的一些质疑
http://news.v1.cn/domestic/a/2012-10-11/1349964101740v.shtml  和http://news.v1.cn/domestic/a/2012-10-11/1349965583443v.shtml谈论他的茅盾奖获得作品《蛙》以及自己对计划生育的看法
还有关于那个大喊中国该被殖民300年的东西的,我没在网上找到视频,倒是找到了纽约时报的一则{“我希望他能尽快获得自由,”莫言说。他坦陈在1980年代曾经读过他写的文学批评,但是在其作品开始转向政治后,他便不能完全理解了。}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 ... ess/?pagemode=print (就在国内能上的,里面有着更详细的发布会实录)
至于饱受争论的钓鱼岛言论,原视频在这里http://v.ku6.com/show/JRg1pC6Pls4N1KkYZQdKPw...html 不过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那就是有的网站对这个言论取得题目是:“钓鱼岛搁置争议,鱼儿也会感谢你。”有的网站取的题目是:“莫言谈钓鱼岛:要完全解决争端打仗不是好办法”我感觉这个题目读起来感觉不一样……
至于他的发表会的部分文字实录如下: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图为莫言11日在自己家乡山东高密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中新社发 胡洪林 摄

  中新网10月12日电 (刘欢)12日下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老家山东高密举行记者见面会。见面会上,莫言表示,自己的获奖是一场文学的胜利。同时他对媒体坦言,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期待引起读者对文学的热情。

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见面会上,有记者提问说,有人质疑莫言是官方作家,站在权力角度写中国,不应得奖。莫言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评价作家作品的,并不是一个政治奖,这种质疑并没有说服力。

  莫言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拿起笔来,我就非常明确一个观点,我是站在人的角度,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我的小说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的界限。

  莫言认为,这次获奖是文学的胜利,是因为文学获得这个奖项。“如果是读过我的书,就会知道,我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是非常凌厉和严肃的。80年代写的《天堂蒜苔之歌》、《酒国》、《十三步》、《丰乳肥臀》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谈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见面会上,有记者提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莫言表示,抄写《延安文艺讲话》并不后悔,因为抄《延安文艺讲话》与自己的创作没有矛盾。而自己的创作,一直在突破《讲话》。

  莫言进一步解释称,《讲话》是一个历史文献,它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它对推翻腐朽政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今天再看,确实有巨大的局限,比如过分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过分强调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

  莫言表示,我们这一代的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延安文艺讲话》的局限,我们所有的创作都是在突破这个局限。

  莫言还说,很多批评我的人,没有看过我的书。如果看过,就会发现,我的作品是冒着巨大的压力来写的,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作品大不一样。

  不希望引起莫言热

  莫言在见面会上坦承,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希望大家尽快忘掉。”

  莫言同时表示,期待引起读者对文学的热情。他希望更多读者读书,希望作家更加努力地创作,写出无愧于读者、值得读者阅读的小说或者诗歌。

  出版自由已经放宽到令人惊讶

  在就出版自由的有关问题上,莫言表示,在很多海外国家,涉及到宗教问题也会受到限制,经常会有一本书引起整个族群强烈抗议的事件。中国的小说写作和出版自由,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已经放宽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钓鱼岛应搁置争议

  在发布会上,莫言对钓鱼岛争端也发表了看法。他说,争端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解决争端,打仗并不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在莫言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的时候,两国领导人的措施,搁置争端,大家先谈友谊。

  不会出国定居

  在回答记者是否会选择出国时,莫言幽默地表示,“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不会出国定居。

  莫言称作家对故乡的感觉,比普通人更为强烈。“在这片土地上时感受不深,离开的时候就会魂牵梦绕,尤其是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莫言表示,自己的小说确实写了很多农村题材,但城市的影响已经在小说里得到体现,现在写的乡土,已经是一个城乡化、城镇化的乡土。“一直说我是个乡土作家,不太能够让我服气”,他说。

  莫言表示,肯定会去瑞典领奖,但演讲讲什么,还没完全想好。
==================
我觉得这个作家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一个老好人型的,低调。写的书都很不错,既有对黑暗的鞭挞,也有对美好的赞美。他的书深刻扎根于中国文化,也深受上世纪建国后的那段历史的影响。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你认真读完他的代表作,也许你就会了解他了。
另外我觉得搞笑的是,他获奖后,有些人费尽心机的在他的形象上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我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莫言不是韩寒之类的人,他的作品很有深度,他的得奖对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额。。。。。。。
这个要顶楼主。谢谢资料。
莫言得奖是好事

中国80年代后的作家普遍有一种焦虑心理,为了得奖去写作,甚至有为了得到国外认可去揣摩评委的心里喜好,最后导致写的东西人不人鬼不鬼

这个焦虑也出现在影视界,当年的《英雄》《夜宴》都是这类心态下的体现

莫言的得奖说明,坚持自己的风格,坚持突破自己,总会得到最终的认可
怎么没人?那些喷莫言的能不能了解一下他再喷?
怎么没人?那些喷莫言的能不能了解一下他再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