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大船”劈波斩浪扬帆远,记我国YFX系列验证飞行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3:18:02


7月6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科技创新”直接命名、且会议规格如此之高、涉及范围如此之大,在我国还是首次。
    本次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深化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9月1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视频会”,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加速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作为集团公司内部最先成立和唯一坚持至今的一院研发中心,专业从事航天领域发展战略研究和新型号、新技术的研发工作,肩负着开拓新领域、开发新技术的重任。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关怀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一院的正确指导下,研发中心经过近九年的发展,以“创新”为己任,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不断摸索、积极尝试,培育了八个系统级型号并转入工程研制,在探索创新体系建设和推动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如今,一院研发中心这艘“创新大船”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激情远航。
     
    创新是“创新大船”远航的动力
    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确保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由关键技术的发展而带动。例如,硬盘存储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组合动力技术的突破,对航天运输、导弹武器技术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变革。
    而这一点,在航天事业的体现尤为明显。一项航天关键技术能力的突破,不仅能带来全系统、多层面的技术创新与变革,甚至可以看做是影响事业成败的“0”、“1”选择。
    创新不是平地起惊雷,要想创新持续发生、爆发增长,必须要以技术能力的不断突破为动力。
    航天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中心作为一院预研创新的总体,在技术能力突破、领域拓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探索中,践行“往前走一步,往后走一步”的策略。
    “往前走一步”,就是要不断探索新技术,开拓新领域。在这一过程之中,研发中心提倡进行多种技术途径的对比。在新概念飞行器、量子通信、新型动力技术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多学科优化、精细化新技术指标等方式,为预研探索项目最终走向工程实践打好基础。
    “往后走一步”,就是要推动背景型号走向演示验证,利用仿真实验,让设计指标更加细化和尽可能准确。研发中心推行“样机战略”,以YFX为中国的X系列飞行器,通过演示验证让纸面论证的技术方案得到验证,找出设计方案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技术能力,以技术能力的不断突破、新领域的不断拓展,为航天事业持续向前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美国研制的X-37B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X-51A高超技术验证器,引发了人们对其X系列试验飞行器的关注。凭借这些科研“排头兵”,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断抢占着高科技的“制高点”。面对如此严峻形势,研发中心就如何实施“样机战略”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形成了系列化样机的基本规划,以YFX为关键技术验证器,将预研探索的关键技术通过研发验证平台加以验证。目前,部分样机系列大型试验项目已取得圆满成功。
     
    人才是“创新大船”远航的风帆
    人才一直都被视为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人才,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渴望,折射出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研发中心以“助力研发、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为方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用、育、留”四个方面,推动研发中心创新型人才的快速成长。
    在人才引进方面,研发中心打破传统,突破单位的界限,全方位引进成熟人才,返聘离退休老专家。特别是引进了近30名国外著名高校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其中包括两位“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很好地弥补了研发中心人员队伍年纪轻、经验和知识积累不够的不足。
    在人才使用方面,研发中心实行“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用人原则。在项目技术攻关的关键阶段,研发中心从一院内部、集团公司内部、国内各行业网罗人才,组成集智攻关的IPT团队,确保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在人才培育方面,研发中心实行创新“影子团队”模式,通过对已论证项目的复核复算和重新论证,在锻炼新人的同时,完成对成熟项目技术方案的新一轮优化。该中心通过与工程研制单位开展人才交流,弥补预研创新缺少工程实践的天然短板;通过观摩试验、组织现场观看发射、参观发射场等方式,让员工感受“震撼瞬间”,培养员工对航天事业的认同感。
    在人才激励方面,畅通人才晋升渠道,让员工人尽其才,倡导“有为才有位,有位必须有为”的人才激励理念。组织中层干部竞聘,稳步推进研究师队伍建设,实施新工资体系,建立月度考核,设置主任特别奖励。尤为注重加强中层干部的培养,针对中层干部在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上“偏弱”的现象,正视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层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执行力,培养和磨砺中层干部刚毅、果敢的气质。
    领导干部就像高速路上奔跑的汽车,是奥迪、奔驰就在快车道上跑,是奥拓、QQ就退出快车道。在研发中心这种创新型单位,领导干部倡导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遴选和流动机制。
     
    技术与管理融合是“创新大船”远航的巨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应对新环境、新形势下的严峻考验与挑战,预研创新技术和管理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将研发行为与管理行为进行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工作效率,形成预研创新工作的合力。
    为了更好地牵引和带动一院各分系统单位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一院的指导和支持下,研发中心组织开展了“创新指数榜”应用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提高研究院所属相关单位创新建设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为技术创新的实施提供政策导向。
    一院“创新指数榜”对一院所属各单位预研创新项目进行考核,并纳入对各单位的年度考核体系。目前,“创新指数榜”已成功试发布两年,且纳入院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反响较大,也受到了各单位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发挥了立足一院长远发展、高度重视预研创新、推动一院预研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作用,成为全面提升一院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此外,研发中心还对标国际一流,学习和借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波音公司的“鬼怪工程部”、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等国外先进宇航研发部门的管理经验和研发模式,大胆创新,加强预研创新工作的管理创新,为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文化是“创新大船”远航的力桨
    要实现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需要用文化来武装思想,注重文化“软着陆”。
    实践中,研发中心注重以创新思想带动创新文化,以创新文化激励创新组织。在研发中心,文化要真正融化在员工的血液里,铭刻在员工的脑海里,落实在每一名员工每日每天、每时每刻的工作当中。
    通过一些实例和日常工作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研发中心让员工深刻认识到预研创新是什么,做预研创新需要怎样的思维等等。2011年,研发中心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研、访谈和大量的征求意见,总结出研发中心12个字的总体文化——“大局、系统、严谨、争先、包容、团结”和12字的创新文化——“前瞻、敏锐、执着、激情、开放、超越”。
    前瞻,就是要看得远一点,要看到后面,要能够根据现实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敏锐,就是要对国内外技术动态的发展、新的态势要保持敏锐的嗅觉,反应要灵敏,目光要尖锐。执着,就是要坚持不懈。要为创新找到一种出口,需要一种“不厌其烦”的坚持。激情,就是要求员工接到一项工作后,就要像听到冲锋号一样,拥有像火一样的热情,拥有不懈的动力。开放,就是要有开放的胸怀。在新技术的探索过程中,一个部门不可能将所有技术都做到深入极致,需要打破部门和专业限制,实现合作共赢。超越,就是要超越前人,超越现有的技术,超越历史上的成就,实现创新跨越。
    得益于“总体文化”和“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研发中心这艘“创新大船”用“超越前人、跨越发展”的创新文化孕育思想,用思想带动实践,用实践壮大组织。
    一个组织对创新的态度如何,体现了其战略眼光是否高远;一个领导对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思维。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和国内外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在知识更新、科技发展、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大,创新能力建设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院一向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在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研发中心将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最大程度地改变自身、以最大勇气探索尝试、在最大范围内借鉴国外先进、以最大决心确保飞行演示验证项目的圆满成功,确保“样机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拓展,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创新、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贡献力量,让“创新大船”沿着正确的航线,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作者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研发中心主任)

http://210.82.31.84:9000/rp/fs/cp/98/36/20120929/3/content_1.htm


……………………………………………………………………………………………………………………
本版已经提前曝光:http://lt.cjdby.net/thread-1453725-1-1.html



本版版主无影侠第一手图片:http://lt.cjdby.net/thread-1469256-1-1.html







7月6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科技创新”直接命名、且会议规格如此之高、涉及范围如此之大,在我国还是首次。
    本次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深化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9月1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视频会”,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加速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作为集团公司内部最先成立和唯一坚持至今的一院研发中心,专业从事航天领域发展战略研究和新型号、新技术的研发工作,肩负着开拓新领域、开发新技术的重任。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关怀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一院的正确指导下,研发中心经过近九年的发展,以“创新”为己任,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不断摸索、积极尝试,培育了八个系统级型号并转入工程研制,在探索创新体系建设和推动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如今,一院研发中心这艘“创新大船”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激情远航。
     
    创新是“创新大船”远航的动力
    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确保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由关键技术的发展而带动。例如,硬盘存储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组合动力技术的突破,对航天运输、导弹武器技术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变革。
    而这一点,在航天事业的体现尤为明显。一项航天关键技术能力的突破,不仅能带来全系统、多层面的技术创新与变革,甚至可以看做是影响事业成败的“0”、“1”选择。
    创新不是平地起惊雷,要想创新持续发生、爆发增长,必须要以技术能力的不断突破为动力。
    航天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中心作为一院预研创新的总体,在技术能力突破、领域拓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探索中,践行“往前走一步,往后走一步”的策略。
    “往前走一步”,就是要不断探索新技术,开拓新领域。在这一过程之中,研发中心提倡进行多种技术途径的对比。在新概念飞行器、量子通信、新型动力技术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多学科优化、精细化新技术指标等方式,为预研探索项目最终走向工程实践打好基础。
    “往后走一步”,就是要推动背景型号走向演示验证,利用仿真实验,让设计指标更加细化和尽可能准确。研发中心推行“样机战略”,以YFX为中国的X系列飞行器,通过演示验证让纸面论证的技术方案得到验证,找出设计方案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技术能力,以技术能力的不断突破、新领域的不断拓展,为航天事业持续向前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美国研制的X-37B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X-51A高超技术验证器,引发了人们对其X系列试验飞行器的关注。凭借这些科研“排头兵”,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断抢占着高科技的“制高点”。面对如此严峻形势,研发中心就如何实施“样机战略”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形成了系列化样机的基本规划,以YFX为关键技术验证器,将预研探索的关键技术通过研发验证平台加以验证。目前,部分样机系列大型试验项目已取得圆满成功。
     
    人才是“创新大船”远航的风帆
    人才一直都被视为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人才,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渴望,折射出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研发中心以“助力研发、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为方针,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用、育、留”四个方面,推动研发中心创新型人才的快速成长。
    在人才引进方面,研发中心打破传统,突破单位的界限,全方位引进成熟人才,返聘离退休老专家。特别是引进了近30名国外著名高校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其中包括两位“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很好地弥补了研发中心人员队伍年纪轻、经验和知识积累不够的不足。
    在人才使用方面,研发中心实行“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用人原则。在项目技术攻关的关键阶段,研发中心从一院内部、集团公司内部、国内各行业网罗人才,组成集智攻关的IPT团队,确保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在人才培育方面,研发中心实行创新“影子团队”模式,通过对已论证项目的复核复算和重新论证,在锻炼新人的同时,完成对成熟项目技术方案的新一轮优化。该中心通过与工程研制单位开展人才交流,弥补预研创新缺少工程实践的天然短板;通过观摩试验、组织现场观看发射、参观发射场等方式,让员工感受“震撼瞬间”,培养员工对航天事业的认同感。
    在人才激励方面,畅通人才晋升渠道,让员工人尽其才,倡导“有为才有位,有位必须有为”的人才激励理念。组织中层干部竞聘,稳步推进研究师队伍建设,实施新工资体系,建立月度考核,设置主任特别奖励。尤为注重加强中层干部的培养,针对中层干部在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上“偏弱”的现象,正视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层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执行力,培养和磨砺中层干部刚毅、果敢的气质。
    领导干部就像高速路上奔跑的汽车,是奥迪、奔驰就在快车道上跑,是奥拓、QQ就退出快车道。在研发中心这种创新型单位,领导干部倡导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遴选和流动机制。
     
    技术与管理融合是“创新大船”远航的巨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应对新环境、新形势下的严峻考验与挑战,预研创新技术和管理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将研发行为与管理行为进行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工作效率,形成预研创新工作的合力。
    为了更好地牵引和带动一院各分系统单位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一院的指导和支持下,研发中心组织开展了“创新指数榜”应用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提高研究院所属相关单位创新建设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为技术创新的实施提供政策导向。
    一院“创新指数榜”对一院所属各单位预研创新项目进行考核,并纳入对各单位的年度考核体系。目前,“创新指数榜”已成功试发布两年,且纳入院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反响较大,也受到了各单位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发挥了立足一院长远发展、高度重视预研创新、推动一院预研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作用,成为全面提升一院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此外,研发中心还对标国际一流,学习和借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波音公司的“鬼怪工程部”、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等国外先进宇航研发部门的管理经验和研发模式,大胆创新,加强预研创新工作的管理创新,为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文化是“创新大船”远航的力桨
    要实现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需要用文化来武装思想,注重文化“软着陆”。
    实践中,研发中心注重以创新思想带动创新文化,以创新文化激励创新组织。在研发中心,文化要真正融化在员工的血液里,铭刻在员工的脑海里,落实在每一名员工每日每天、每时每刻的工作当中。
    通过一些实例和日常工作中一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研发中心让员工深刻认识到预研创新是什么,做预研创新需要怎样的思维等等。2011年,研发中心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研、访谈和大量的征求意见,总结出研发中心12个字的总体文化——“大局、系统、严谨、争先、包容、团结”和12字的创新文化——“前瞻、敏锐、执着、激情、开放、超越”。
    前瞻,就是要看得远一点,要看到后面,要能够根据现实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敏锐,就是要对国内外技术动态的发展、新的态势要保持敏锐的嗅觉,反应要灵敏,目光要尖锐。执着,就是要坚持不懈。要为创新找到一种出口,需要一种“不厌其烦”的坚持。激情,就是要求员工接到一项工作后,就要像听到冲锋号一样,拥有像火一样的热情,拥有不懈的动力。开放,就是要有开放的胸怀。在新技术的探索过程中,一个部门不可能将所有技术都做到深入极致,需要打破部门和专业限制,实现合作共赢。超越,就是要超越前人,超越现有的技术,超越历史上的成就,实现创新跨越。
    得益于“总体文化”和“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研发中心这艘“创新大船”用“超越前人、跨越发展”的创新文化孕育思想,用思想带动实践,用实践壮大组织。
    一个组织对创新的态度如何,体现了其战略眼光是否高远;一个领导对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思维。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和国内外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在知识更新、科技发展、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大,创新能力建设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院一向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在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研发中心将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最大程度地改变自身、以最大勇气探索尝试、在最大范围内借鉴国外先进、以最大决心确保飞行演示验证项目的圆满成功,确保“样机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拓展,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创新、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贡献力量,让“创新大船”沿着正确的航线,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作者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研发中心主任)

http://210.82.31.84:9000/rp/fs/cp/98/36/20120929/3/content_1.htm


……………………………………………………………………………………………………………………
本版已经提前曝光:http://lt.cjdby.net/thread-1453725-1-1.html

141148zfbk4l4itk9fflxx_jpg_thumb.jpg (87.31 KB, 下载次数: 6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0-9 12:01 上传



本版版主无影侠第一手图片:http://lt.cjdby.net/thread-1469256-1-1.html

















中国建成9倍音速风洞 或研发高超音速飞行器

4月的一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数学物理科学部党支部年纪最大的党员陈佳洱早早等在了集合地点。78岁的他说对这次支部活动,他很期待。
离集合时间还有10分钟,支部最年轻的党员张攀峰匆匆关了电脑。他的办公室里,桌上、地上高高摞起的都是今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书。这段日子,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数学物理科学部有1万多份申请书需要逐一处理。
这一天,支部19名党员和其他3位同事的目的地是中科院力学所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基地。数学物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汲培文说,此行是一次充电之旅。最忙最累的时候,队伍的战斗力更要加强。到科研一线感悟钱学森精神、了解科研人员需求,回来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个多小时后,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乐园大街一栋长条形的灰色建筑内,陈佳洱和一位更老的老人四手相握。这位84岁的老人就是在力学所首任所长钱学森先生身边工作过的中科院院士俞鸿儒先生。而在大家身边静卧着的那个钢铁身躯,正是依据俞先生提出的爆轰驱动方法,进一步发展了一系列的激波风洞创新技术,研制成功的国际首座可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的超大型激波风洞,整体性能水平国际领先。按照中科院力学所的激波风洞系列,它被命名为“JF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
这根半人多高、金属质地、时粗时细、隔一段换一种颜色的长“管子”,在国际同行眼里是个“Hyper-Dragon”(超级巨龙)。这个迄今世界最长的激波风洞,常常是他们到北京访问的第一个“景点”,有的人看完了会请求:“能不能再看看。”
前奏:风洞里的“风景”
春日午后的阳光从风洞所在的空天实验室西侧门照进来,给朴素的钢筋铁骨上罩上了一层光晕。俞先生的“接班人”、中科院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宗林研究员陪同解说,大家边走边和力学所的党员们交流、探讨。记者后来发现,265米长的路,居然走了半个多小时。
风洞里究竟有什么奇异的“风景”?记者最终也没能用眼睛看明白,但多少听懂了些。
这是俞先生等我国两代科学家集50年积累,独辟蹊径,具有鲜明特色的重大装备,其新颖的工作原理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任何风洞。
要想说清楚它的亮点,还需要先交待些背景:
首先,风洞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基础研究水平,它是飞行器的“摇篮”,一架飞机的发动机、气动布局,不在风洞里吹个几千上万次,绝不敢上天。而俞先生他们的风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高超声速气动试验装置。
其次,有一个表示速度的、叫做“马赫(Ma)”数的量词至关重要。1马赫是1倍音速(声速),在天气条件下大约为340米/秒。一般民用飞机速度多为Ma 0.8以下的亚音速。而俞先生他们的风洞要复现的是在25—40公里高空、Ma5.0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条件。
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组的负责人姜宗林一直不厌其烦为记者科普。“JF12风洞265米的‘身长’使其能够提供更长的实验时间,高超音速发动机需要的实验时间至少需要60到70毫秒,我们已经能做到100毫秒,国外的相关风洞大约为30毫秒。我们的喷管直径可达2.5米,实验舱直径3.5米,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风洞。JF12风洞里的‘风’,速度最高可达Ma 9,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左右。而Ma 9意味着,从北京到纽约的飞行时间,可以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到2小时。”
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超燃发动机研发是个国际难题。有人形容,Ma 9时,对于飞机的发动机点火来说,就像在龙卷风中点燃一根火柴,还要保证它持续燃烧。姜宗林说,JF12风洞完全可以复现“龙卷风”的状态。这为我们相关发动机的研发创造了条件。
JF12风洞花了多少钱?中科院力学所所长樊菁说:“4600万元。”
汲培文感慨:“没有创新思想,4个亿也未见得搞出来。” 据了解,JF12风洞不仅建的时候花费不多,运行费用也比国外风洞低很多。
汲培文说,“风景”是钱学森先生不信洋人、勇于创新的精神的现实体现。这种精神影响了一批人,俞先生等老科学家秉承钱先生的精神,又带出了姜宗林研究员等一批人。如今,这种精神还在不断传承着。
党课:钱学森先生晚年究竟忧虑什么
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基地院子如今还是个大工地,高超实验室、超燃实验室、燃烧实验室、等离子实验室等还在建设中,绿色的苫布遮挡了视线。耳边间或会响起电锯吱吱的噪声,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兴致。
除了风洞,大家还目睹了高速列车模型如何在瞬间被加速到200多公里,然后平稳停住。
随后,党课在风洞旁的会议室开始了。主讲人是俞鸿儒。
幻灯片是老先生自己做的,简洁的深蓝色模版上,写着大标题:领会钱学森所长晚年忧虑的问题。他座位背后的墙上,写着“求实求是”四个大字。
在俞鸿儒眼里,钱学森永远是中科院力学所的所长。因为,组建力学所是钱学森回国后做的第一件大事。1956年建所之初,钱学森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的蓝图,而这依然是力学所今天的发展方向。
“大家现在都知道 ‘钱学森之问’,认为这是他晚年的忧虑所在。但我觉得大家的理解不太全面。其实,他真正的忧虑来自两个方面。”
俞鸿儒说:“钱所长的另一个忧虑是:‘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有重要创新吗’?”他介绍说,钱学森在1995年给王寿云等六同志的信中曾提到,1960年代,我国科技人员先于“夸克”理论提出了“层子”理论、率先合成了人工胰岛素、成功实现了氢弹引爆独特技术,“但是今天呢?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有重要创新吗?我认为目前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念钱学森信中的这段话时,俞鸿儒语气凝重。
他认为,钱学森的上述忧虑没有被广泛报道。
俞鸿儒同时指出,在提到 “钱学森之问”时,人们通常认为,钱学森说的是杰出人才的培养。“这没有错。但他说的不是一般的人才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在他看来,这两个忧虑的核心都是关于创新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俞鸿儒说,“创新”可以理解为“创造”,也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也可以理解为“革新”,即渐进性的改进。按照他的理解,钱学森所指的“创新”,是创造而不是革新。他引用钱学森的话:“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俞鸿儒认为,如何对待“创造” 和“革新”,关系到我们能否获得真正的创新。在他看来,相对于“创造”,“革新”较易实行,风险小,也便于管理,广受一线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欢迎。但如果对“创造”活动采用同样的方法管理,将使其处境艰难。“革新很重要,大多数人要做革新,但是,不能让革新代替创造,也不能让革新消灭了创造。”
他现身说法:他曾经有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去申请科研经费,但一看项目申请表,发现:“根本没法填——探索性工作结果难料,哪能定死什么时间用什么具体方法去完成,每个研究阶段要用多少经费?”后来,中科院决定资助他200万元,只签了个协议,“问题是,我行,年轻人行吗?”
“我今天跟你们基金委说这个事情,是希望你们好好研究下,怎么才能更好地支持创造。科研管理部门不能用管革新的方法管创造。”俞鸿儒直言不讳。
感悟:耕耘更利于“创造”而不仅仅是“革新”的土壤
“您的PPT能不能给我拷贝一份?”俞鸿儒讲党课时,“课堂”上一直很安静。到了讨论环节,气氛热烈起来。提出这个请求的是陈佳洱,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大学原校长。 “俞先生的讲话发人深省。我想让北大的新班子也学习学习。北大要办出特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大学千校一面的局面要改变。”
陈佳洱说,为什么会千校一面,根本原因是评价机制有问题。现在的大学排名,大多强调被国际检索的论文(SCI或EI)的数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IF)等表观的、量化的指标。其实我们SCI、EI的总量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但实际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博士生没有两篇文章就不能毕业,搞得他们什么能发文章做什么,成了国外学界看不起的Paper Machine(文章机器)。这个是大大害人。”这位同样在钱学森身边工作过的78岁老人有些激动。
他认为,在对科研人员或者研究单位进行评价时,应该看其有没有创新的思路,对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多大的带动,对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何种推动;看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培养了多少年轻人;还要看他们跟相关单位的合作如何,对合作单位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汲培文接着陈佳洱的话说:“要提高创造能力,我觉得需要三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一个是科学家自己怎么做;一个是管理部门怎么支持;第三是评价体系怎么跟上去。”
汲培文介绍说,科学基金秉承的是“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原则。考虑到申请项目过程中,有些新思想一开始不容易被评委们接受,基金委还设立了“非共识项目”,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的项目一开始评审没有通过,基金委按照非共识项目给予了一定支持,后来越做越好,找到了暗物质粒子湮灭的可能证据,还被为2008年度世界物理学领域重大研究进展。
汲培文说,除了对项目的资助,科学基金还非常重视对人的资助。比如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就是择优资助有共同目标的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和课题由科学家自己决定,让他们能有一个宽松环境,潜心研究。
中科院力学所所长樊菁插话说,“创新研究群体”在鼓励创新、培养人才方面确实发挥了好的作用。JF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立项曾历经波折,在困难的时候,“创新研究群体”经费对关键思想的深化研究和验证起了很好的作用。
汲培文总结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在世界最长激波风洞旁,我们过了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收获很大。首先,我们学到了精神,钱先生、俞先生以及力学所新一代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第二是领到了任务,怎么更好地支持创新工作,创造性地改善评价体系;三是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后要更好地支持创新,培养人才,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四是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工作在科技管理领域的共产党员,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作用的方向和具体内容。”
(本文来源:北京科技报 )


http://war.163.com/12/0628/10/8531ET4000011MTO.html
开启我国大型气动实验装备建设新纪元——JF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研制成功
       “据我所知,这个设备是世界唯一的,不仅在于它产生的流场区域大、气流速度高、试验时间长,更重要的是应用了最独特的爆轰驱动技术,克服了自由活塞驱动技术的弱点,是在俞先生的指导下由你们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你们将为获得的可靠的高超声速试验数据感到骄傲。”这是国际著名激波管技术专家、国际激波研究院创始人高山和喜教授对JF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的赞誉。
       “JF12激波风洞从概念、设计、加工、安装、调试、性能试验到现场测试,历时4年。项目组几多坎坷,几多艰辛,终于不辱使命,完成任务!”这是中科院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组负责人姜宗林近日在JF12风洞验收通过后的感慨。
       高山和喜提到的“俞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学生、中科院院士俞鸿儒,激波风洞爆轰驱动技术的创始人。JF12风洞项目于2008年1月启动,是财政部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8个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之一。此举被认为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要措施,其使命是通过自主创新模式,探索发展重大先进科研装备的途径,以切实改变我国科研仪器大部分依赖进口和仿制的局面。
       5月14日,中科院组织权威专家对JF12风洞进行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学科基础研究需求,利用中科院力学所独创的反向爆轰驱动方法及一系列激波风洞创新技术,研制成功了国际首座可复现25—40公里高空、马赫数5—9飞行条件、喷管出口直径2.5米/1.5米、试验气体为洁净空气、试验时间超过100毫秒的超大型高超声速激波风洞,整体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风洞具有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的地面复现能力,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基础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试验手段。
       这些专业术语和数据意味着什么?
       姜宗林告诉记者,民用飞机的飞行速度一般为Ma0.8(即马赫数0.8)以下的亚声速(一个马赫数是一倍声速)。高超声速指飞行器达到Ma5以上的飞行速度,Ma7则意味着从北京到纽约的时间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到2小时。
       姜宗林说,高超声速科技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新技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个航空航天大国竞相研究的热点,而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离不开风洞这个摇篮。
       在北京市怀柔区一栋长条形的灰色建筑内,记者得以一睹被国际同行称作“Hyper-Dragon”(超级巨龙)的JF12风洞的威颜——她的主体是一根架起来半人多高、金属质地的长管子,265米的身长居世界激波风洞长度之首。姜宗林说,做出这个相貌平平的管子并不容易,项目组首创了超高压、大口径合金钢管设计技术和超高压爆轰段夹膜机设计技术,并与北方重工合作突破了高强度合金钢管大口径深孔加工技术。JF12激波风洞的研制推动了我国重大科研装备的设计与加工技术的发展。
       近日,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前理事长、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张涵信院士参观JF12激波风洞,并在留言簿上写下感言:“创新理论,成功实践,中国制造,世界领先”。JF12风洞的研制依据我国独创的爆轰驱动方法,并进一步发展了一系列的自主创新技术,开启了我国大型气动实验装备建设由仿制到创新研制的新纪元。(记者 罗晖)
    《科技日报》(2012-09-03 一版)
(中国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 ... /content_514064.htm
"目前,部分样机系列大型试验项目已取得圆满成功。"官方首次证实高超项目系列飞行试验成功
钱老晚年曾经大力倡导的人体科学不知道还有木有国家支持的项目了?

未来的关键。
这玩意不错啊,以后中国到美国1小时就可以到了
大力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把防守的压力甩给对手。
广东的大海 发表于 2012-10-9 13:43
这玩意不错啊,以后中国到美国1小时就可以到了
是呀  很不错  一个小时就可以把炸弹送到美国了  美国人在之前好多年就想这样送到中国来了,现在好了,大家可以搞双向物流了!:D
很不错  但愿一定是真的
有钱就应该这么玩
难道TG也搞出了和MD相当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十分怀疑前一段时间若干次DDDD试验中的某一次测试了鳖版X51
貌似达成M5以上的办法有很多
1.  超燃发动机
2. 冲压发动机+火箭动力
3. 纯火箭动力

希望是第一种
又有新情况了  ?!!
热烈祝贺!
热烈祝贺!
裤衩红的一塌糊涂~
厉害,高兴!
钱老晚年曾经大力倡导的人体科学不知道还有木有国家支持的项目了?

未来的关键。
有.......
dxh1976 发表于 2012-10-9 10:55
"目前,部分样机系列大型试验项目已取得圆满成功。"官方首次证实高超项目系列飞行试验成功
试验也可以在地上做的
根据以前的爆料,应该进行过飞行试验了!
gersen 发表于 2012-10-10 20:10
有.......
:handshake

钱老的眼光不是砖家所能理解的
中国版乘波者。
hxgs 发表于 2012-10-11 12:42
中国版乘波者。
感觉乘波者当武器没什么优势,当客机跑洲际航班就有很大优势。
riemann 发表于 2012-10-10 22:49
试验也可以在地上做的
横幅上写的清清楚楚,选择性无视也不能这么明显啊
133143 发表于 2012-10-11 15:59
横幅上写的清清楚楚,选择性无视也不能这么明显啊
呵呵,有什么东西能证明横幅和而文章有关系吗?
riemann 发表于 2012-10-11 23:28
呵呵,有什么东西能证明横幅和而文章有关系吗?
呵呵,有什么东西能证明横幅和而文章没有关系吗?
热烈祝贺!!
第一张照片的出处能说一下不
此间的少年 发表于 2012-10-12 16:45
第一张照片的出处能说一下不
第一张图就是第二张的横幅里说的东西
1960年代,我国科技人员先于“夸克”理论提出了“层子”理论、率先合成了人工胰岛素、成功实现了氢弹引爆独特技术_____我们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氢弹构型
1960年代,我国科技人员先于“夸克”理论提出了“层子”理论、率先合成了人工胰岛素、成功实现了氢弹引爆独特技术。
133143 发表于 2012-10-12 19:07
第一张图就是第二张的横幅里说的东西
晕,I服了You
133143 发表于 2012-10-12 15:23
呵呵,有什么东西能证明横幅和而文章没有关系吗?
;PCD现在的水平太高,老衲实在跟不上了
oaki911 发表于 2012-10-11 14:35
感觉乘波者当武器没什么优势,当客机跑洲际航班就有很大优势。
嗯,是没ICBM快,也没ICBM省心。
但是用途却比ICBM广,至少还可以用作侦察。
热烈祝贺,官方终于承认了。
嗯,是没ICBM快,也没ICBM省心。
但是用途却比ICBM广,至少还可以用作侦察。
精度比洲际导弹高。

单价比洲际导弹便宜得多,批量生产数量比洲际导弹多得多。

洲际导弹价格昂贵,数量有限,生产周期长。适合装核弹头,承担国家核威慑任务。

玩常规的太糟蹋了,还影响核导弹数量。有这个钱远远不如搞高巡,数量多得多,生产补充工时短,还能精确打击。
常规武器不仅有精度,信息,火力,射程等要素。还有单价成本,数量和效费比的要素。后者也是关键。
力顶!高超音速飞行器!!!!

航空和航天的界限不断模糊,大大有利于新型航天发射技术的发展。

最终,奏响中华版的空天飞机的极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