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七年 仍难当养老体系第二支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5:20:15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七年 仍难当养老体系第二支柱


2012年09月26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少钱才够你养老?你的养老金来自哪里?”联想集团2006年在筹备企业年金的过程中,发现这件有利于职工的好事,没有得到积极回应。

  年轻人很少有去设想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甚至不知道几年后是不是跳槽,每月扣缴一小笔钱,不如领现,这就是企业年金七年前刚起步时面临的困境。因为那时没几个人说得清什么是“企业年金”。

  中国虽然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以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目前的现状却是依然令人焦虑。

  对比一组数据,或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直观感受:  

  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在美国20多万亿美元养老金总资产中,政府养老金占比12.5%,企业年金占比64.0%,个人退休账户占比23.5%;而到2010年底,中国的养老金总资产为2万多亿人民币,政府养老金占比89.5%,企业年金10.5%,个人退休账户几乎没有。

  按照制度设计,企业年金应该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第二支柱,第一、第三支柱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但显然,能称得上支柱的只有基本养老保险。

  业界曾寄予厚望的企业年金,在现实发展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迅速。到了2011年底,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也仅达3500亿元,距离此前业内的保守估计到2010年达到1万亿元相去甚远。而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为19497亿元。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中国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不大平衡,比如补充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平均而言,中国人退休后的养老金近九成来源于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而来自企业年金的部分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过度依赖基本养老保险,显然会降低生活标准。

  研究表明,福利支出占G D P的比重每10年约提高1个百分点,养老金对退休前工资的替代率过高,已成为财政的包袱,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容易引发政府未来的财务持续性风险,企业年金不发达,则会更进一步放大财政的压力。因此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提高企业年金替代率已成为当前各国的共识。

  目前的希腊正是由于政府背负过高的基本养老等福利而深陷债务危机。

  平安养老保险的研究表明,2007年希腊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达95.7%,企业年金参与率仅有0.2%,而与希腊人口差不多的荷兰,企业年金的参与率高达69.3%,最终结果是两国民众享受的实际退休水平大致相同,而荷兰的政府公共养老金支出则远低于希腊。

  “走过了养儿防老时代的中国,养老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发达国家中,政府养老占的比例并不高,是靠商业保险的补充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应该提早规划,未雨绸缪。”大都会人寿中国首席执行官贝克俊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中国,企业年金似乎成了少数人的消费品,做年金的企业以盈利优厚的央企和国企为主,被戏称为“富人俱乐部”。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几十万甚至几万元的年金总额,投资渠道较窄;养老险公司则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视之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此前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比率仅为1%,且绝大部分是中央和地方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交通、通讯、能源、金融等垄断行业,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斥在外。

  以我国最大的养老险企业平安养老为例,其主要成功合作年金计划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一汽大众、红塔集团、联想集团、海尔、秦山核电等明星企业。

  同时,中国养老金资产收益率过低也在蚕食着中国人的“养命钱”。

  中国的养老金每年都面对着巨大的利差损,养老金规模上每年增长10%,年均收益率仅为2%,远低于CPI的增幅,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的5年年金年均投资回报率却达到11.43%。这意味着在基本养老基金占比巨大的结构下,我国的养老金的贬值风险巨大。

  “中国式养老是储蓄性养老,而不是投资性的养老。在养老金储备总量中,不能仅靠缴费缴出来,而是要靠投资滚动利用复利的原则增值出来。”中国平安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永茂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养老保障体制的失衡是中国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的根本原因。

  美国罗素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个人养老金账户每领取100美元养老金,其实只要个人交10%,其他90%都是增值出来的。

  中国保监会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陈文辉表示,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之中,应在注重建机制上面花大的力气,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实现一种机制的可持续,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政府的引导,包括试点个人延税型保险养老产品等提高企业、个人参与的积极性。□记者 王涛 上海报道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2/09-26/4211447.shtml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七年 仍难当养老体系第二支柱


2012年09月26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少钱才够你养老?你的养老金来自哪里?”联想集团2006年在筹备企业年金的过程中,发现这件有利于职工的好事,没有得到积极回应。

  年轻人很少有去设想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甚至不知道几年后是不是跳槽,每月扣缴一小笔钱,不如领现,这就是企业年金七年前刚起步时面临的困境。因为那时没几个人说得清什么是“企业年金”。

  中国虽然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以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但目前的现状却是依然令人焦虑。

  对比一组数据,或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直观感受:  

  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在美国20多万亿美元养老金总资产中,政府养老金占比12.5%,企业年金占比64.0%,个人退休账户占比23.5%;而到2010年底,中国的养老金总资产为2万多亿人民币,政府养老金占比89.5%,企业年金10.5%,个人退休账户几乎没有。

  按照制度设计,企业年金应该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第二支柱,第一、第三支柱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但显然,能称得上支柱的只有基本养老保险。

  业界曾寄予厚望的企业年金,在现实发展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迅速。到了2011年底,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也仅达3500亿元,距离此前业内的保守估计到2010年达到1万亿元相去甚远。而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为19497亿元。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中国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不大平衡,比如补充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平均而言,中国人退休后的养老金近九成来源于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而来自企业年金的部分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过度依赖基本养老保险,显然会降低生活标准。

  研究表明,福利支出占G D P的比重每10年约提高1个百分点,养老金对退休前工资的替代率过高,已成为财政的包袱,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容易引发政府未来的财务持续性风险,企业年金不发达,则会更进一步放大财政的压力。因此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提高企业年金替代率已成为当前各国的共识。

  目前的希腊正是由于政府背负过高的基本养老等福利而深陷债务危机。

  平安养老保险的研究表明,2007年希腊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达95.7%,企业年金参与率仅有0.2%,而与希腊人口差不多的荷兰,企业年金的参与率高达69.3%,最终结果是两国民众享受的实际退休水平大致相同,而荷兰的政府公共养老金支出则远低于希腊。

  “走过了养儿防老时代的中国,养老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发达国家中,政府养老占的比例并不高,是靠商业保险的补充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应该提早规划,未雨绸缪。”大都会人寿中国首席执行官贝克俊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中国,企业年金似乎成了少数人的消费品,做年金的企业以盈利优厚的央企和国企为主,被戏称为“富人俱乐部”。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几十万甚至几万元的年金总额,投资渠道较窄;养老险公司则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视之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此前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比率仅为1%,且绝大部分是中央和地方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交通、通讯、能源、金融等垄断行业,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斥在外。

  以我国最大的养老险企业平安养老为例,其主要成功合作年金计划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一汽大众、红塔集团、联想集团、海尔、秦山核电等明星企业。

  同时,中国养老金资产收益率过低也在蚕食着中国人的“养命钱”。

  中国的养老金每年都面对着巨大的利差损,养老金规模上每年增长10%,年均收益率仅为2%,远低于CPI的增幅,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的5年年金年均投资回报率却达到11.43%。这意味着在基本养老基金占比巨大的结构下,我国的养老金的贬值风险巨大。

  “中国式养老是储蓄性养老,而不是投资性的养老。在养老金储备总量中,不能仅靠缴费缴出来,而是要靠投资滚动利用复利的原则增值出来。”中国平安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永茂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养老保障体制的失衡是中国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的根本原因。

  美国罗素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美国个人养老金账户每领取100美元养老金,其实只要个人交10%,其他90%都是增值出来的。

  中国保监会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陈文辉表示,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之中,应在注重建机制上面花大的力气,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实现一种机制的可持续,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政府的引导,包括试点个人延税型保险养老产品等提高企业、个人参与的积极性。□记者 王涛 上海报道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2/09-26/42114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