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观察者网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日本自卫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8:12:43
首页 > 史学
解开甲午战争的误读
2012-09-19 16:01 作者:堵开源
9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邮件 复制网址 收藏夹 打印
更多
相关阅读
甲午乙未之际的帝党与后党
《甲午大海战》导演有信心赴日上映
回望1895-1945年的中国海上力量
关键词:

甲午战争海战中国日本北洋水师海军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晚清重臣李鸿章苦心营建的北洋水师损失惨重。失去制海权。三天前,淮军地面部队在朝鲜平壤被击败。

至此甲午战争中日本开始占据上风。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历史。但是不同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段历史进行解读。上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甲午风云》中塑造了完美的军人邓世昌的形象。但却让中国普通人心中留下了一种印象,那就是甲午战争,中国军队,或者说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本应有可能取胜的,只是因为晚清政府的肘掣,帝国主义的欺骗,以及军队中的败类懦夫。最后才输给了日本。

而冯小宁导演80年代的《北洋水师》电视剧,堪称中国一代人的“海权”意识启蒙,每集电视剧结尾对世界各国和中国海军舰艇数量的盘点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部电视剧对甲午战争和北洋水师的描写并未脱出《甲午风云》的套路。片中大量的由于对19世纪末海军技术和战术无知而出现的说法和桥段至今影响很多人。

令人费解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冯导又把他十多年前电视剧拍成了电影版,广告上大谈今日中国如何海疆沦丧,似乎试图给观众们营造一种“历史轮回一圈,我们又到了甲午年”的感觉。网民也往往把今日的中国叫做“后清”,人民海军叫做“北洋水师”之类。这看似玩笑,实际上却反映出中国民众心中未被完全驱散的“挨打”乌云。

媒体的炒作有意无意的向中国民众传递这样一种想法:“今天的改革开放,等于当年的同治中兴,今天的人民海军,等于当年的北洋水师”,最近在网上还有一条转发甚多的微博状态称“今天中国海军的舰艇吨位还不如北洋水师,中国海军和日本海自开战必败。”这种谣言正是这种想法发酵的结果。

这里我无意讨论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什么人在传播和吹嘘。只想谈谈那场离我们已经有100多年的海战。

关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几个常见的历史误读

1, 北洋水师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强大舰队。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舰艇总吨位大于日本联合舰队。“定远”“镇远”坚甲利炮。如果指挥得当,可以战胜联合舰队。

19世纪60-90年代是世界各国海军从木壳风帆船到蒸汽铁甲舰的过渡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海军都正在大发展时期。北洋水师初创时采购铁甲舰时正是铁甲舰刚刚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建造的战舰都有着明显的试验色彩。多种海军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轮海军变革直到20世纪初英国完成“无畏”号战列舰才算是定型。在这一段时间内很多国家的海军从无到有。

北洋舰队当时采购了大量英德制造的带有浓厚试验色彩的舰艇,有点类似于今天印度的采购方法。但是由于清政府并建立的军事工业系统要依赖进口设备和材料,并无自行研究开发和升级的能力,只能跟着海军强国的后面亦步亦趋。

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后国家转轨到工业国家路线,其工业是有盈利,可以自我维持的,这与洋务运动中中国完全依靠国家投资,难以自行盈利的官办工业是有根本区别的。

随着北洋水师建成,北洋国防开销重点随即从投资购买船只转为维护维持投资。显然,一支近代化舰队的维护费用远远超出了北洋大臣的经济能力,因为北洋并非近代化国家的海军,而是封建部曲制度下的“私兵”。所以19世纪80年代“八大远”到位后北洋舰队再未购买新舰,也没有进行任何升级改进。

更糟糕的是即使如此,舰队维护保养经费也远远不足,开战时所有北洋战舰甚至没有刮过舰底(刮掉附着在舰底的水生生物),锅炉也已经老旧无法承受高压,航速全部无法达到设计标准。

传说中挪用海军资金修颐和园的故事中提到的250万两白银,只够北洋水师的维护保养和购买一批新炮弹之用。

近代海军,是只有强国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大清出于“面子”购买的北洋水师舰队随着时间的推延,到1894年开战时,早就没有什么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帽子,只是一支落后于时代发展十多年,疏于维护保养的舰队。

而当时的日本海军,已经远超过北洋水师的实力,平均舰龄比北洋短十年,并且全面效法当时的英国海军最新的战术,采用纵队作战,发挥舷侧安装中口径火炮的火力。其火炮多是当时刚刚出现的管退式火炮,而且采用了当时刚刚出现的下濑式火药(一种化学炸药,威力远大于当时北洋水师仍在使用的黑火药)。

这意味着日本舰队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发射出的炮弹总重量远大于北洋水师,而且中口径管退火炮射速快。当时的海军作战,并没有火控系统的概念,平均命中率都在1%上下浮动。谁能更快地倾泻出更多的炮弹,谁就会占据上风。

黄海之战,日方发射的炮弹总数比北洋水师几乎多了一倍。

用今天的军事词汇来说,这就是所谓的“代差”,是无法靠勇敢精神和精良的训练去弥补的差距。

所以黄海海战中双方尚未开战,从军事技术和舰队实力的角度讲,北洋已经是必败之局。悬念只是能败到什么程度而已。

从实际战斗结果来看,黄海海战并不算给中国人丢脸,在双方技术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北洋水师发挥了勇敢精神,贴近对手直接射击,重创了日本多艘军舰,己方的核心主力“定远”“镇远”两舰也没有被击沉。可以说已经是北洋能够靠自身的努力争取到的比较好的结局了。

2, 外国卖给北洋水师的炮弹里没有炸药,是沙子。北洋水师水兵含泪在甲板上用锉刀挫炮弹让它能塞进炮膛。 4,

这实际上是由于对海军和火炮技术的无知而出现的误解。19世纪海军的穿甲弹由于当时的铸造技术的问题,只能是一个空心的铁壳子,而为了增加重量,提高穿透力,就在炮弹内填充了沙子。直到20世纪钝感炸药和可靠的机械引信出现,穿甲弹里面才开始装填少量炸药。简单的说,19世纪海军的大口径穿甲弹,里面是一定要填沙子的,不论是英国法国德国还是日本都是如此。

至于说用锉刀挫炮弹,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一点稍有工业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几百毫米直径的铸造品有一毫米以内的误差很正常,决不至于塞不进炮膛。超过一毫米的误差,用锉刀是无法在几个小时内打磨掉的。

3,北洋水师采取“雁行横队”迎战日本舰队是因为丁汝昌不懂海军战术的瞎指挥。近代海军应该采取“纵队”战术,才能发挥舰炮的威力。

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铁甲舰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当时的海军使用黑火药为发射药打出去的炮弹速度慢,无法打穿当时的铁甲舰的装甲。一度在海军领域出现了一种“铁甲舰之间的战斗,是靠撞角来解决的”的想法,当时的铁甲舰无一例外在舰艏安装了突出舰艏的大型撞角。这种思想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利萨海战后达到高峰,这次海战中奥地利海军的战舰撞沉意大利海军旗舰,赢得了胜利。所以当时的海军一般认为铁甲舰之间的作战,战术就是大家排成雁行横列阵,互相头对头的冲上去,接近过程中互相开炮,消灭或者重创一些装甲较弱的舰艇,然后到近距离以后开始乱战,也就是没有统一指挥,各舰自行作战,直到抓住机会加速,用撞角猛烈撞击敌人的舰体中部,一举消灭敌人。这叫做“乱战”战术和“横队”战术。北洋建设的时候正是乱战战法最流行的时候,所以北洋的两艘主力舰“定远”“镇远”的上都是以向舰正前方实现全部火炮齐射设计的,它的两座双联主炮是安装在舰体左右两侧,如果用舷侧对准敌人,就只有一座主炮可以开火了。

所以在黄海海战中采用的横队战术反而是最能发挥北洋水师舰艇火力的队形。

北洋水师中只有最后购买的致远等几艘新舰是采用纵队战术原则设计,前后都有大口径火炮。但舰艇数量太少,无法像日本人一样单独编组另一个舰列去包抄敌人或者与日本游击分舰队进行单独交战。

4,(一个极其恶毒的流言)民族英雄邓世昌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决心“撞沉吉野”是愚昧的表现,“致远”号在撞击前被鱼雷击沉

致远虽然是当时北洋水师较新的装甲巡洋舰,但是其设计依然留有“撞击巡洋舰”的风格,舰艏有大型撞角。所以邓世昌下令撞击吉野在当时的海军战术下是正常的决心。

从当时两舰的距离和航速情况来看,本来设计航速就没有吉野号高的致远并没有可能直接撞击敌舰,只能缩短双方距离到大概几百米左右,然后就会被对方甩开。

另一方面,根据日方记录,日本吉野号在开战前就丢弃了全部鱼雷(当时海军的鱼雷射程非常近,而且很容易被引爆。90年代以后设计建造的新战舰基本都取消了鱼雷管的设计,只有专用的鱼雷艇携带鱼雷。当时一般的海军条令规定发生大规模舰队战的时候应该丢弃鱼雷避免被诱爆)所以现在北洋水师研究者们有一个推测,就是致远号可能没有丢弃鱼雷,邓世昌最终的命令向吉野加速是为了缩短距离到可以发射鱼雷。吉野的小口径火炮较多,在面对加速接近的致远的时候密集射击,很可能直接引爆了致远的鱼雷。结果导致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不论这种推测是否事实,邓世昌下令冲击敌舰都是一种符合当时海军战术的命令,并非日本神风敢死队那种绝望中的疯狂行为。然而在整个北洋水师惨烈的败局中,邓世昌的这个命令,就是海军进攻精神的化身,和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提倡的“进攻,进攻,再进攻”的格言一致。不论如何,邓世昌都是中国无可争议的民族英雄。

但他并非北洋水师唯一的英雄。从人员素质角度讲,北洋水师的总体素质并不比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来的差。整个黄海海战中双方的射击命中率角度来看,反而是北洋水师更高。美国人马吉芬当时是北洋水师的一名“洋员”,在定远号上参加了海战,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北洋水师的勇敢精神大加赞赏,认为不亚于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海军。

5,据传闻定远管带刘步蟾的同学东乡平八郎(后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日俄战争中对马海战的日方指挥官)上舰参观,见甲板上供着关公神像,一地散乱的剩饭,炮管一摸一把灰,甚至出现在主炮上晾晒衣裤这种军纪松弛到极点的行为。他回到日本便评价说仗不用打,中国输定了。

此传闻中关于东乡和刘步蟾是同学的说法只见于冯小宁的电视剧和电影,应该是出于剧情需要的“戏说”,东乡平八郎不是刘步蟾的留英同学。参观定远和炮管晾衣服,舰员在船舱内吃饭的传说在日本电视剧《坂上之云》中也有出现。东乡平八郎也并未参观过定远,定远的主炮炮口离甲板足有3米多,而且直径足有300多毫米,这个直径接近下水道总管,不可能摸到或者晾晒衣裤。这个传闻实际也是有历史来源的,是当时的日本某报纸编造的假新闻,由于1886年刚刚成军的定远镇远出访日本,给当时尚未购买大型战舰的日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该报纸为了“振奋人心”故意编造了这个新闻。

在今天重提这些历史的细节,并不是故意要掉书袋,也不是钻牛角尖。

事实上这些故事,是由一些人出于自己的各种目的,告诉读者和观众的,它们不同程度的歪曲了历史的原样。让北洋水师背负起了本不应有的历史责任和不应承担的骂名。也给我们对于今天的世界和自己的认识造成了误导。

这里无意批评一直怀揣民族主义向中国观众推销的冯导和很多与他有相同想法的人们。他们试图推广的那种爱国主义精神,那种海洋情怀,并不是错误的。但是问题是他们在这些东西里面,为了强调这种情怀,过度的夸张和渲染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仅没有加强他们所希望大家所获得的这个核心理念,反而导致普通民众从这些文艺作品中得到了与事实截然相反的认识。更有别有用心者试图把这种错位用来以古喻今,制造一种非常不恰当,事实上是污蔑今日和当年的中国海军将士的气氛。这就不仅仅是用“失误”和错误所能掩盖的了。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快速上升,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而且我们的造船工业规模是世界第一,钢铁工业规模世界第一。很多高技术产业也迅速地追上和取代日本等我们概念中还以为是“列强”的国家。对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实在没有理由不充满信心。

站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回望那段历史,我们应该做到“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而不是被有意无意的种种假象迷惑了我们透过历史这面透镜对未来的展望。

首页 > 史学
解开甲午战争的误读
2012-09-19 16:01 作者:堵开源
9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邮件 复制网址 收藏夹 打印
更多
相关阅读
甲午乙未之际的帝党与后党
《甲午大海战》导演有信心赴日上映
回望1895-1945年的中国海上力量
关键词:

甲午战争海战中国日本北洋水师海军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晚清重臣李鸿章苦心营建的北洋水师损失惨重。失去制海权。三天前,淮军地面部队在朝鲜平壤被击败。

至此甲午战争中日本开始占据上风。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历史。但是不同的人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段历史进行解读。上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甲午风云》中塑造了完美的军人邓世昌的形象。但却让中国普通人心中留下了一种印象,那就是甲午战争,中国军队,或者说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本应有可能取胜的,只是因为晚清政府的肘掣,帝国主义的欺骗,以及军队中的败类懦夫。最后才输给了日本。

而冯小宁导演80年代的《北洋水师》电视剧,堪称中国一代人的“海权”意识启蒙,每集电视剧结尾对世界各国和中国海军舰艇数量的盘点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部电视剧对甲午战争和北洋水师的描写并未脱出《甲午风云》的套路。片中大量的由于对19世纪末海军技术和战术无知而出现的说法和桥段至今影响很多人。

令人费解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冯导又把他十多年前电视剧拍成了电影版,广告上大谈今日中国如何海疆沦丧,似乎试图给观众们营造一种“历史轮回一圈,我们又到了甲午年”的感觉。网民也往往把今日的中国叫做“后清”,人民海军叫做“北洋水师”之类。这看似玩笑,实际上却反映出中国民众心中未被完全驱散的“挨打”乌云。

媒体的炒作有意无意的向中国民众传递这样一种想法:“今天的改革开放,等于当年的同治中兴,今天的人民海军,等于当年的北洋水师”,最近在网上还有一条转发甚多的微博状态称“今天中国海军的舰艇吨位还不如北洋水师,中国海军和日本海自开战必败。”这种谣言正是这种想法发酵的结果。

这里我无意讨论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什么人在传播和吹嘘。只想谈谈那场离我们已经有100多年的海战。

关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几个常见的历史误读

1, 北洋水师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强大舰队。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舰艇总吨位大于日本联合舰队。“定远”“镇远”坚甲利炮。如果指挥得当,可以战胜联合舰队。

19世纪60-90年代是世界各国海军从木壳风帆船到蒸汽铁甲舰的过渡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海军都正在大发展时期。北洋水师初创时采购铁甲舰时正是铁甲舰刚刚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建造的战舰都有着明显的试验色彩。多种海军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轮海军变革直到20世纪初英国完成“无畏”号战列舰才算是定型。在这一段时间内很多国家的海军从无到有。

北洋舰队当时采购了大量英德制造的带有浓厚试验色彩的舰艇,有点类似于今天印度的采购方法。但是由于清政府并建立的军事工业系统要依赖进口设备和材料,并无自行研究开发和升级的能力,只能跟着海军强国的后面亦步亦趋。

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后国家转轨到工业国家路线,其工业是有盈利,可以自我维持的,这与洋务运动中中国完全依靠国家投资,难以自行盈利的官办工业是有根本区别的。

随着北洋水师建成,北洋国防开销重点随即从投资购买船只转为维护维持投资。显然,一支近代化舰队的维护费用远远超出了北洋大臣的经济能力,因为北洋并非近代化国家的海军,而是封建部曲制度下的“私兵”。所以19世纪80年代“八大远”到位后北洋舰队再未购买新舰,也没有进行任何升级改进。

更糟糕的是即使如此,舰队维护保养经费也远远不足,开战时所有北洋战舰甚至没有刮过舰底(刮掉附着在舰底的水生生物),锅炉也已经老旧无法承受高压,航速全部无法达到设计标准。

传说中挪用海军资金修颐和园的故事中提到的250万两白银,只够北洋水师的维护保养和购买一批新炮弹之用。

近代海军,是只有强国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大清出于“面子”购买的北洋水师舰队随着时间的推延,到1894年开战时,早就没有什么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帽子,只是一支落后于时代发展十多年,疏于维护保养的舰队。

而当时的日本海军,已经远超过北洋水师的实力,平均舰龄比北洋短十年,并且全面效法当时的英国海军最新的战术,采用纵队作战,发挥舷侧安装中口径火炮的火力。其火炮多是当时刚刚出现的管退式火炮,而且采用了当时刚刚出现的下濑式火药(一种化学炸药,威力远大于当时北洋水师仍在使用的黑火药)。

这意味着日本舰队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发射出的炮弹总重量远大于北洋水师,而且中口径管退火炮射速快。当时的海军作战,并没有火控系统的概念,平均命中率都在1%上下浮动。谁能更快地倾泻出更多的炮弹,谁就会占据上风。

黄海之战,日方发射的炮弹总数比北洋水师几乎多了一倍。

用今天的军事词汇来说,这就是所谓的“代差”,是无法靠勇敢精神和精良的训练去弥补的差距。

所以黄海海战中双方尚未开战,从军事技术和舰队实力的角度讲,北洋已经是必败之局。悬念只是能败到什么程度而已。

从实际战斗结果来看,黄海海战并不算给中国人丢脸,在双方技术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北洋水师发挥了勇敢精神,贴近对手直接射击,重创了日本多艘军舰,己方的核心主力“定远”“镇远”两舰也没有被击沉。可以说已经是北洋能够靠自身的努力争取到的比较好的结局了。

2, 外国卖给北洋水师的炮弹里没有炸药,是沙子。北洋水师水兵含泪在甲板上用锉刀挫炮弹让它能塞进炮膛。 4,

这实际上是由于对海军和火炮技术的无知而出现的误解。19世纪海军的穿甲弹由于当时的铸造技术的问题,只能是一个空心的铁壳子,而为了增加重量,提高穿透力,就在炮弹内填充了沙子。直到20世纪钝感炸药和可靠的机械引信出现,穿甲弹里面才开始装填少量炸药。简单的说,19世纪海军的大口径穿甲弹,里面是一定要填沙子的,不论是英国法国德国还是日本都是如此。

至于说用锉刀挫炮弹,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一点稍有工业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几百毫米直径的铸造品有一毫米以内的误差很正常,决不至于塞不进炮膛。超过一毫米的误差,用锉刀是无法在几个小时内打磨掉的。

3,北洋水师采取“雁行横队”迎战日本舰队是因为丁汝昌不懂海军战术的瞎指挥。近代海军应该采取“纵队”战术,才能发挥舰炮的威力。

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铁甲舰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当时的海军使用黑火药为发射药打出去的炮弹速度慢,无法打穿当时的铁甲舰的装甲。一度在海军领域出现了一种“铁甲舰之间的战斗,是靠撞角来解决的”的想法,当时的铁甲舰无一例外在舰艏安装了突出舰艏的大型撞角。这种思想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利萨海战后达到高峰,这次海战中奥地利海军的战舰撞沉意大利海军旗舰,赢得了胜利。所以当时的海军一般认为铁甲舰之间的作战,战术就是大家排成雁行横列阵,互相头对头的冲上去,接近过程中互相开炮,消灭或者重创一些装甲较弱的舰艇,然后到近距离以后开始乱战,也就是没有统一指挥,各舰自行作战,直到抓住机会加速,用撞角猛烈撞击敌人的舰体中部,一举消灭敌人。这叫做“乱战”战术和“横队”战术。北洋建设的时候正是乱战战法最流行的时候,所以北洋的两艘主力舰“定远”“镇远”的上都是以向舰正前方实现全部火炮齐射设计的,它的两座双联主炮是安装在舰体左右两侧,如果用舷侧对准敌人,就只有一座主炮可以开火了。

所以在黄海海战中采用的横队战术反而是最能发挥北洋水师舰艇火力的队形。

北洋水师中只有最后购买的致远等几艘新舰是采用纵队战术原则设计,前后都有大口径火炮。但舰艇数量太少,无法像日本人一样单独编组另一个舰列去包抄敌人或者与日本游击分舰队进行单独交战。

4,(一个极其恶毒的流言)民族英雄邓世昌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决心“撞沉吉野”是愚昧的表现,“致远”号在撞击前被鱼雷击沉

致远虽然是当时北洋水师较新的装甲巡洋舰,但是其设计依然留有“撞击巡洋舰”的风格,舰艏有大型撞角。所以邓世昌下令撞击吉野在当时的海军战术下是正常的决心。

从当时两舰的距离和航速情况来看,本来设计航速就没有吉野号高的致远并没有可能直接撞击敌舰,只能缩短双方距离到大概几百米左右,然后就会被对方甩开。

另一方面,根据日方记录,日本吉野号在开战前就丢弃了全部鱼雷(当时海军的鱼雷射程非常近,而且很容易被引爆。90年代以后设计建造的新战舰基本都取消了鱼雷管的设计,只有专用的鱼雷艇携带鱼雷。当时一般的海军条令规定发生大规模舰队战的时候应该丢弃鱼雷避免被诱爆)所以现在北洋水师研究者们有一个推测,就是致远号可能没有丢弃鱼雷,邓世昌最终的命令向吉野加速是为了缩短距离到可以发射鱼雷。吉野的小口径火炮较多,在面对加速接近的致远的时候密集射击,很可能直接引爆了致远的鱼雷。结果导致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不论这种推测是否事实,邓世昌下令冲击敌舰都是一种符合当时海军战术的命令,并非日本神风敢死队那种绝望中的疯狂行为。然而在整个北洋水师惨烈的败局中,邓世昌的这个命令,就是海军进攻精神的化身,和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提倡的“进攻,进攻,再进攻”的格言一致。不论如何,邓世昌都是中国无可争议的民族英雄。

但他并非北洋水师唯一的英雄。从人员素质角度讲,北洋水师的总体素质并不比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来的差。整个黄海海战中双方的射击命中率角度来看,反而是北洋水师更高。美国人马吉芬当时是北洋水师的一名“洋员”,在定远号上参加了海战,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北洋水师的勇敢精神大加赞赏,认为不亚于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海军。

5,据传闻定远管带刘步蟾的同学东乡平八郎(后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日俄战争中对马海战的日方指挥官)上舰参观,见甲板上供着关公神像,一地散乱的剩饭,炮管一摸一把灰,甚至出现在主炮上晾晒衣裤这种军纪松弛到极点的行为。他回到日本便评价说仗不用打,中国输定了。

此传闻中关于东乡和刘步蟾是同学的说法只见于冯小宁的电视剧和电影,应该是出于剧情需要的“戏说”,东乡平八郎不是刘步蟾的留英同学。参观定远和炮管晾衣服,舰员在船舱内吃饭的传说在日本电视剧《坂上之云》中也有出现。东乡平八郎也并未参观过定远,定远的主炮炮口离甲板足有3米多,而且直径足有300多毫米,这个直径接近下水道总管,不可能摸到或者晾晒衣裤。这个传闻实际也是有历史来源的,是当时的日本某报纸编造的假新闻,由于1886年刚刚成军的定远镇远出访日本,给当时尚未购买大型战舰的日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该报纸为了“振奋人心”故意编造了这个新闻。

在今天重提这些历史的细节,并不是故意要掉书袋,也不是钻牛角尖。

事实上这些故事,是由一些人出于自己的各种目的,告诉读者和观众的,它们不同程度的歪曲了历史的原样。让北洋水师背负起了本不应有的历史责任和不应承担的骂名。也给我们对于今天的世界和自己的认识造成了误导。

这里无意批评一直怀揣民族主义向中国观众推销的冯导和很多与他有相同想法的人们。他们试图推广的那种爱国主义精神,那种海洋情怀,并不是错误的。但是问题是他们在这些东西里面,为了强调这种情怀,过度的夸张和渲染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仅没有加强他们所希望大家所获得的这个核心理念,反而导致普通民众从这些文艺作品中得到了与事实截然相反的认识。更有别有用心者试图把这种错位用来以古喻今,制造一种非常不恰当,事实上是污蔑今日和当年的中国海军将士的气氛。这就不仅仅是用“失误”和错误所能掩盖的了。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快速上升,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而且我们的造船工业规模是世界第一,钢铁工业规模世界第一。很多高技术产业也迅速地追上和取代日本等我们概念中还以为是“列强”的国家。对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实在没有理由不充满信心。

站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回望那段历史,我们应该做到“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而不是被有意无意的种种假象迷惑了我们透过历史这面透镜对未来的展望。

作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常识,保障制空权是战争中己方全部作战行动得以实施的最基本需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确实曾经拥有过曾经雄踞东亚的空中力量,但在二战后期,这支由日本陆海军共同拥有的力量却被美国人消灭得一干二净。

现代的日本空中力量,即日本航空自卫队成立于1954年7月1日,它的成立象征以往分属于陆海军的航空队正式成为独立军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航空自卫队已经成长为一支拥有12个战斗机飞行队,拥有356架各型战斗机和数百架辅助飞机的可观空中力量。

很多人谈起这支空中力量时,都喜欢将它和七十多年前横行中国上空的日本陆海军航空队相提并论,认为日本航空自卫队不仅规模可观而且装备先进,将能凭借优势击败中国空军,甚至大获全胜,“重演”甲午战争的结局。

这样的话,十五年前仍然是对于国人残酷的事实,而今天,早已经不适用了。

老化的主力机群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核心,是200架左右的F-15CJ/DJ型重型战斗机,这批战斗机1981年就开始在日本服役,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之一。在1999年最后一架F-15DJ战斗机服役后,当时的日本拥有整个东亚规模最大、也是质量最高的第三代战斗机群。

作为对比,当时整个中国空军拥有的第三代战斗机尽管质量上与日本F-15接近,但数量不超过70架,因此在当时,日本空中自卫队确实一度拥有“大获全胜”的能力。

但是随后十几年中,面对中国空军大量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服役时,日本的大部分F-15却依然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配置和水准,早已经落后于时代,更无力与中国空军的新锐战机相对抗。加之常年大强度使用,许多早期服役的F-15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结构疲劳,甚至发生过在空中飞行的F-15突然解体的事故。不得不限制其使用的强度和机动过载,极大限制了其战斗力的发挥。

除此之外,日本还保留有87架更为老旧的F-4EJ战斗机,这些飞机投入使用的时间近40年,不仅其设备没有F-15先进,更加久的服役年限也意味着他们在战斗中能发挥的作用更加有限,事实上,这些老旧的第二代战斗机在现代化战争中早已无法承担空战任务,加之日本因为和平宪法,被禁止在这些飞机上加装对地攻击武器,他们连发挥余热的空间也被无情剥夺。

除了上述两种飞机,日本空中自卫队最新的战机就是2000年前后服役的94架F-2支援战斗机了,这种飞机性能还算优异,机龄也短,数量不多却也可观,但是F-2在日本是被当做对地/海攻击机使用的,不能发射主动中距弹。加之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将其中的18架严重损毁,剩余的飞机除了要划分出部分用于训练部队,实际可堪一战的飞机数量,在数百架中国第三代先进战机面前,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拖沓延宕的现代化

日本空自并非没有意识到其机队老化的现实,并且也一直努力在试图对战机部队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升级。然而升级改造受制于预算和美国的限制,进展一直不甚理想。

1997 年日自决定升级 F-15J 机队。包括了雷达和中央计算机的升级,将日自的 F-15 升级至美国空军 MSIP-II F-15 的标准。另外还升级了 J/ALW-8,新的 FLIR 和 IRST 系统。升级后的 F-15J 可发射 AAM-4 主动制导超视距空空导弹。进过这次改进的F-15,多少有了同中国先进战斗机对抗的本钱,然而自从2002年改进完第一架至今,十年中完成这项改进的F-15战斗机的综述却不超过40架,数量之少,堪称可怜。

日本一度希望求购美国先进的第四代F-22A隐形战斗机,但美国以F-22事关美国核心技术为由坚持拒绝出售,而今F-22战斗机生产线已经关闭,日本只能退而求其次,购买并不擅长空战的F-35战斗机作为其F-4战斗机的替代品,不仅单价高达近2亿美元一架,其交货时间也一再拖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战机,根本不具备与中国正在研制的第四代重型隐形战斗机抗衡的能力。

尽管日本声称正在自行研制具备第四代水准的“心神”战斗机,但从目前已知的技术资料,“心神”的体积和大小都决定了它只可能是一款性能有限的技术验证机,不可能承担正常战斗机所拥有的作战任务。原因很简单——心神太小,小到没有办法携带足够的电子设备和武器去执行正常的作战。

短板的空中打击力量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被禁止拥有“攻击性”武器,于是导致了日本航空自卫队被禁止拥有一切可用于对地攻击的武器。70年代购买的F-4战机就被拆除了标准配置的轰炸雷达,而80年代装备了F-15这样优秀的空中作战平台的日本,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至今没有装备对地攻击用途F-15的国家。

正式出于这样的限制,日本只能“支援战斗机”的名义,悄悄发展具备发射反舰导弹能力的轻型战斗机,但除此之外,其空中力量没有任何能提供有效支援的手段。日本也没有轰炸机这样的远程武器投放平台,同时,日本被禁止研发和装备除反舰导弹以外的任何远程打击武器。这使得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几乎全部功能就只有防空一种。

当然反舰导弹和对地攻击导弹之间的差距并非十分巨大,以日本的能力也并非不可攻克,但由于日本战败国的地位,他被严格禁止进行类似武器的研发。因而不具有这一类的武器。

由于二战战败国的限制和美国严格的控制。日本航空自卫队基本上只是一支专属防空作战的战斗机部队,不具备充足和有效的对地打击能力,尽管在20世纪80-90年代,凭借当时先进的F-15战斗机一度成为东亚空中力量的翘楚,但在进入21世纪,面对中国空军迅速的现代化和武器更新时,其相对力量迅速下降,目前早已经落后中国空军至少一个档次。根本无力在可能的东海冲突中承担与中国空军对抗和夺取制空权的任务。

海上自卫队是日本自卫队的海上部分,成立于1954年7月1日。由于日本不能拥有军队,而且采取专守防卫的立场,因此原则上不配备具侵略性的舰种(如航空母舰、巡洋舰与核动力潜艇)。其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领海,但近年来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兵力约44000人左右,拥有各式舰艇152艘。

在日本海上自卫队中,最为国人所熟知,也最精锐的,就是被称为“八八舰队”的4个隶属于护卫舰队的护卫队群。每个护卫队群由1艘直升机驱逐舰,2艘防空导弹驱逐舰和5艘通用驱逐舰组成,上述各舰共搭载8架反潜直升机,因此得名。

事实上随着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不断更新和换代,特别是当“日向”级直升机母舰和“爱宕”级导弹驱逐舰服役后,“八八舰队”所搭载的直升机数量实际已经超过了8架,但是出于习惯,我们仍然将其称为“八八舰队”。

新锐的专用反潜舰队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吃尽了潜艇和水雷的苦头,战后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分外重视反潜和反水雷作战。加之依照《日美安保条约》,美国替日本承担了大部分的防务任务,因此战后建立的海上自卫队极其注重反潜能力,同时,通过在舰队中配置防空导弹驱逐舰的手段,这支反潜为主的舰队,还具有一定的防空作战能力。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水面舰艇更新速度,即使放到全世界看,也是数一数二的。全部32艘隶属于护卫队群的驱逐舰中最老的一艘也仅仅刚超过20年,每年以1-2艘的速度对护卫舰队的舰艇进行替换。这一速度在全世界都是相当快的,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海军尽管建造的新舰总数要超过日本,但是其中40%的舰艇的吨位只有日舰的一半,因此,海上自卫队的规模和质量都十分可观。

不过因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是围绕配合美国航母战斗群作战所打造的,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整体设计,更像是一支美国海军的反潜舰队。当然这支反潜能力世界第二的舰队的作战能力的确非同小可,但除了反潜之外的其他作战任务,并不是它所擅长的。

差之千里的“一步之遥”

长期以来,在中国民间甚至学界一直都流传着一个看法,即“八八舰队”离航母战斗群只有一步之遥。这个说法的确有其合理性,毕竟“八八舰队”确实是围绕着为美国航母护航而设计的。然而这个所谓的“一步之遥”即航空母舰,其实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现代航空母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高科技的设备和科技,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国从上世纪80时代开始,即使多次获得外部技术援助和实物参考,目前也只有改造和建造航空母舰的初步能力。日本尽管曾经有过航母,但那些技术基本没有传承也缺乏价值,而重新掌握航母的制造技能同样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和海量的资金。这一切都是日本目前所无法拥有的。

同样有传说日本的两栖船坞登陆舰或者直升机驱逐舰与航空母舰“只有一步之遥”,甚至有说法称这些船只“能在48小时内改装成真正的航母”等,同样是无稽之谈。尽管上述舰船确实拥有同航空母舰一致的全通甲板和右侧舰岛外观。但是其两栖登陆舰根本没有机库容纳飞机。而直升机驱逐舰的机库过于窄小,勉强搭载的战斗机甚至不能在机库中实现调度,而飞行甲板的宽度也不够战斗机起飞,再加上甲板还无法承受喷漆发动机的高温。因此这些船根本不能作为航空母舰使用。

日本作为一个没有独立航空工业有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建造一艘航母并且配齐其所需的全套舰载机基本是痴心妄想。而如果依赖美国,纵然可以建造有一定战斗力的轻型航母,但其战斗力想要超过中国海军的正规航母,明显是不可能的假想。

丧失空权的悲剧

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日本武装力量中,实际上是最为强大,也是与中国差距最小,甚至略有优势的力量。但是在目前日本空中自卫队全面落后于中国空军的情况下,日本海上自卫队面对优势的中国海空军,其悲剧性的下场几乎是注定的。

日本海上自卫队反潜所依靠的,主要是其多达近100架的P-3C远程反潜巡逻机执行大范围持续搜索。但是在可能的东海冲突中,由于中国空军占据绝对的优势,失去制空权保护的P-3C将变得异常脆弱,很容易被中国空军的战机击落。这样的空权优势将压制日本海自不得不放弃大范围的巡逻,使得其反潜作战变得艰难而效率低下。

更为危险的是,中国海军航空兵拥有超过200架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可以发射反舰导弹,随便一个海军航空兵团发动的饱和式导弹攻击都可以对日本“八八舰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样的饱和式攻击,即使是美国海军也要畏惧思量,更不要说日本自卫队了。

日本海上自卫队作为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护卫队,实质是一支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反潜战斗群,在美国海军的掩护下,可以较好地完成反潜作战和掩护航母战斗群的任务,然而一旦失去美军的庇护,海上自卫队将独自面对中国海空军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兵器,其在激烈冲突下的生存能力并不乐观。

石原慎太郎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今天的日本就像是一只被阉割的狗,对谁也造成不了威胁”,此话似乎很夸张,然而事实上体现了今天日本人的精神状态,虽然日本右翼百般表演,日本主流舆论民意根本已经是死水一潭一般连一道涟漪也不见。以至于在看到中国的反日怒潮后,日本某论坛上最顶上的回复竟然是“中国人如果打过来,我反正已经准备逃到国外去了,右翼你们随便闹吧”日本普通人似乎已经完全不把日本当做自己的祖国,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联想到福岛核危机中东京等地的市民居然面对已经完全控制不住局面的日本政府,依然是一副“镇定”,“相信政府能够控制局面”的样子,该干嘛还在干嘛。地震中有一则网络视频,一个日本“宅男”在家打游戏,他一边叫着“啊呀,地震啦,好像是地震啦”一边不停手的继续打游戏,直到一次强震几乎把显示器从桌面上震下去,他才发出一句“嗯,还真厉害啊。”用手扶住显示器,然后把它放回去,继续打。整个过程中画面不同震动,屋内所有东西都在吱吱嘎嘎的震动着似乎随时要塌下来。这段视频是日本民众目前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这种状态到底从何而来。还需要从历史中去寻找。

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民众为自己长期以来支持军国主义政府付出了代价,主要城市一片废墟,工农业凋敝。整个国家依靠美国粮食生存。美国驻军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日本天皇见了麦克阿瑟也要毕恭毕敬,视若君上。而对于大多数普通日本人来说,虽然战争中他们遭受了很大的痛苦,但是却一直活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编造的谎言中,准备“本土决战”,“一亿玉碎”,直到天皇宣布战败的“玉音”广播,才如梦方醒。进而产生了严重的幻灭情绪,整体上日本人这一时期如同梦游,只追求生存而已。

朝鲜战争改变了这一切,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持的日本经济迅速好转。美国在远东的活动主要依赖日本为基地。日本的“非军事化”也给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越战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昭和一代”,也就是出生于40-50年代的一代日本人,在幼年时经历了日本从一片废墟重新建设起来的时期,吃过大苦,受过大罪。可以说他们和他们的父辈一样,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只不过他们的父辈是在侵略战场上送命,而他们是在超负荷的努力工作中“过劳死”。昭和一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是相对简单的,日本是战败国,就是得好好干活才能生存,美国是战胜国,美国说什么就是什么。至于别的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反正有美国人保护日本就好了,不必担心。他们的生活,几乎全部由当时在日本迅速发展的大型公司财团包圆,从入职,工作,到退休生活都由公司安排,这一切都使这一代生活在和平中的日本人更加愿意为公司,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2011年福岛核电站危机中,最危险的时刻就是50名50岁以上的“昭和一代”穿着简单的防护服,在强辐射条件下坚持抢险,被称为“拯救日本的大叔们”。

随着经济起飞,日本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不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愿意成为大公司的一颗螺丝钉操劳一生。加上这个时期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日本社会问题丛生。加上当时在欧洲西方国家的年轻人中左翼思想也有相当的市场。日本年轻人响应毛主席号召,在日本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一直持续到70年代的日本左翼运动影响其实非常之大。这一时期日本右翼受到压制,基本上处于“幽灵”状态。而左翼运动声势之大,到了东京街头几乎天天发生左翼学生和军警的冲突的程度。

然而1976年毛主席逝世,中国停止文化大革命,随后改革开放。中日建交。这一系列事件对日本左翼运动是致命的打击。以至于催生了日本的“赤军”恐怖分子,开始以暴力恐怖事件方式继续“革命”。这个时期日本普通人再次陷入幻灭感和梦游状态。失去信仰和方向。于是这一代的日本精英分子相当一部分转往艺术界发展,结合80,90年代日本经济的大发展,他们创造了日本80,90年代的文艺的大发展的神话。直到今日仍然是日本文艺界少有的非“娱乐化”的文艺人的核心。

到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美国惊呼日本要买下美国。同时左翼的幻灭感促使很多日本普通人发生了向右转的转变。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已经是“经济大国”,觉得早已远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威风”,由于冷战高峰中美苏两国的军事压力,日本人也开始考虑本国如何应付苏联可能的入侵的问题,甚至开始重新做起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的梦。石原慎太郎等右翼政客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露头出来的。他们年轻时是当时轰轰烈烈左翼运动中被压制的异类。现在他们终于在左翼“退潮”后露了出来。他们主张日本不要依靠美国,日本可以用财力在外交上发挥更大作用,然后建立一支独立于美军,可以维护日本国家利益的军事力量,实现“正常国家”……

80年代的日本犹如梦幻般的发展让普通的日本人再一次迷失了自己,他们优越感迅速膨胀,民族意识重新觉醒,对外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财大气粗”。

然而这一切,都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随着经济泡沫一起啪的一声,碎了。

日本民众再一次陷入了二战以来一次有一次的幻灭感和迷茫状态。

这一次的经济危机和民众精神上的危机似乎格外严重。严重到日本媒体和文艺界的主流迅速的变成了“娱乐到死”主义,没心没肺的把一切话题娱乐化。

日本无法解决朝鲜问题,于是就传闻朝鲜的金正日喜欢日本电影和日本动漫。炒作金正恩和日本厨师抱头痛哭。通过这种方式让民众在看到朝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娱乐性的内容,似乎就可以减少民众对于朝鲜问题的担忧。

日本无法解决经济问题,于是就搞AKB48少女音乐组合,人气女孩前田敦子退出组合当夜日本全国关注,其气势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日本首相上任或者去职。加上没完没了充斥在屏幕上的AKB48的选秀,活动,表演……日本普通民众通过这些疏解一下经济问题的压力也是好的。然而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日本无法解决福岛核电站问题,于是干脆直接在媒体上撒谎。然而梦游状态的日本民众居然对于这些毫无技巧的谎言表示“相信”。

看看9月18日日本共同社的新闻排序:

头条:AKB48新单曲选拔猜拳大赛

二条:中国海监船接近“尖阁列岛”(中方称钓鱼岛)三条……

我们还需要再解释什么呢?用一句中国俗话来说,日本的民族主义明显是“小姐脾气丫鬟命”,是一个吹不起来的气球。

长期以来,我们以为日本是一个“精神力量”很强大的国家。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为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一提到日本就联想起指挥刀;太阳旗;用一口关西腔喊着八格牙路的鬼子兵端着刺刀冲上来玩命;伤兵抱着手榴弹自爆;神风特攻队员开着零战一头栽在美国人的船上;战败了的鬼子军官一定要拿着一把指挥刀,认认真真的切腹。

而关于日本海军的“江田岛精神”,“月月火水木金金”(星期六和星期天分别被标注为星期一和星期五,也就是每天不停的训练)“大白天用肉眼找星星”的传说也是经久不衰,被拿来作为日本军人训练充分,军事素质高的证据。

然而,这些只是关于旧日本军队的故事,今天的日本自卫队究竟是不是也是如此视死如归并且训练充分素质高呢?

几个故事

前几天,某位朋友,喜欢写东西。和日本著名的一家书店签了协议帮他们写一些轻小说(文字化的动漫作品),然后就和一些同为这个书店的签约作者的日本朋友聊上了。其中一位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自卫官。于是就聊上了一些动漫迷们常常聊的问题,这位日本自卫官朋友,居然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最出名的第七装甲师团的一个坦克车长,驾驶90式坦克。于是就聊到这位车长利用90式坦克的显示器播放动画片来打发演习中漫漫的待机时间的话题,又聊到他在车上偷偷“痛”(Paint的日文译音,即喷漆绘画)喜欢的动漫人物。最后聊到敏感话题:“如果有一天中国和你们开战你会怎么办啊?”

这位车长想了一下:“如果中国都登陆我们日本本土了,那说明我们的海自和空自都完了,那我们还是投降了比较好吧。只要你们到时候允许我带着心爱的硬盘就好了(里面都是收集的动漫作品)……”

你要说这不是个玩笑嘛?我们解放军现在的80后90后也有很多带着游戏机进军营的呀。

可是下面这件事可能就让你笑的更开心点了。

2007年,围绕属于最高级别“特别防卫机密”的宙斯盾舰情报在日本海上自卫队内部泄露并扩散一案,根据神奈川县警方和日本海上自卫队警务队的调查结果了解到,美军为弹道导弹防御(MD)系统而开发的海基型拦截导弹(SM3)等的最新核心情报也被泄露。

此次泄密事件,是因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白根”号二等海曹(相当于海军中士、33岁)私自将宙斯盾舰的情报资料存入硬盘并带出而被发现。

年轻的军官喜欢一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很正常,但是毫无保密意识,把工作用的硬盘和自己的爱好混在一起。这就算在一些大公司里也是不可容忍的。

日本自卫官的保密意识和自卫队的保密纪律可见一斑。

一支无视纪律的军队还谈什么“勇敢精神”呢?

去年的福岛核事故事件,菅直人要求自卫队出动直升机参加灭火,自卫队以“会使自卫队员遭到严重的核辐射”为由予以拒绝。

事后更有日本自卫官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出了:“要国民为他而死的国家,还是灭亡的好。”的话。日本朝野轰动。

军人为国牺牲本是本职,但居然出现这样的言论,恐怕这世界上也只有日本能出现这样的奇怪事件。

然而日本自卫队中的奇怪事还不止如此。

停泊在神奈川县横须贺海军基地的“白根”号当天22时20分(北京时间21时20分)左右发生火灾,滚滚浓烟冒出甲板。舰上水兵立即组织救火,但无力控制火势。在当地消防部门帮助下,大火最终被扑灭。2名水兵因吸入烟尘,造成吸入性肺损伤,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警方和海上自卫队官员说,位于驾驶舱下方的作战信息中心在火灾中被烧毁。而导致这场大火的原因,是一名舰桥上的士兵私自带上船的一只小型冰箱,由于过热起火。

最终“白根”因为本身舰龄较老,维修价值不大,因此直接除役。

可以说是海自官兵纪律性的欠缺导致了这次事件,而在这次事件中还暴露出海自损管能力差,防护意识糟糕的问题,一只冰箱引起的火灾最终烧毁整个指挥中心,甚至还要在地方消防队的援助下才能扑灭大火。这种情况如果是在海上航行期间,很可能直接将全舰烧成残骸。

此外一向被认为素质一流的日本航空自卫队也出现过严重的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

日本自卫队官兵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种“无组织,无纪律,无意志,缺训练”的状态?

这是和日本自卫队的募兵方法息息相关的,日本,自卫队队员以年轻人居多。原雅树是陆上自卫队驻北海道一名三等陆佐(相当于少校),手下有130 多名队员。他说,他手下的兵和普通工薪族一样,每月领薪水,周六周日休息。休假期间,自卫队员可以离开兵营。已婚的队员此时多去与妻儿团聚,未婚的则回家看望父母。日本自卫队员属于“特别职务国家公务员”,他们恋爱结婚,军官不能干涉。因此也有不少自卫队员利用假期和女友在驻地附近卿卿我我。

在原雅树眼中,年轻的自卫队员和普通日本青年没什么区别,他们有的喜欢打电子游戏,有的喜欢购物,有的则是卡拉OK迷。

五成人为学技术

根据对1万名日本自卫队员的思想调查,50%的新兵是为了学习技术而应征入伍的;26%的人是想通过集体生活达到锻炼自我的目的;16%的新兵是为谋生或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而真正为保家卫国入伍的自卫队员只占全体的8%。

调查还发现,自卫队士兵的“雇员心理”很重。不少队员在发觉学不到想学的技术或拿不到理想的薪水后,就会中途离开自卫队。这样的队员多了,导致日本自卫队普遍缺员。目前最严重的陆上自卫队,在编率只有86.4%。每年日本自卫队招兵时,都会出现一种奇怪的情况:防卫大学年年报考数量爆满,而愿意入伍,直接成为普通自卫队员的日本青年人却寥寥无几。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军官的待遇要远远优于普通士兵;另一方面,当个小兵很难学到对今后工作有用的专业技术,也是日本青年不愿当“兵”的重要原因。

自卫队工资相当高

日本自卫队员待遇参照国家公务员标准,并且会适当增加。陆海空自卫队官兵执行统一的工资标准。无论官兵,自卫队员的工资逐年递加。据了解,一名在职33年的军士长,其工资几乎与少将级别军官的最低工资相当。据说,这样的工资制度可以鼓励军士长与尉级军官长期服役,保持自卫队基层管理人员相对稳定。

与地方相比,日本自卫队员的工资不仅明显高于普通公务员,也高于一般公司职员。目前,自卫队士兵的首年年薪达到222万日元,如此高薪可谓世界之最。

因为自卫队员待遇不错,很多日本青年把参军视为短期就业。

自卫队普通士兵退役时,可以领取一次性退役费。如果一名普通自卫队员的服役时间达到4年,他退役时就能得到150万日元的一次性补贴。

日本公务员退休年龄是60岁,只有到了退休年龄,才能领取年金。由于国防工作的特殊性,许多自卫队军官退休时都不满60岁,无法领取年金,如果一时无法就业,生活就会有困难。为了补偿军官们,日本政府专门制定了退役补助金制度,规定上校以下的自卫队员退役后如不能再就业或再就业后收入水平较低,可以每年领取退役补助金,其标准最多相当于本人退役时6个月的工资,一直发到60岁。

同时,日本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退役人员到地方再就业。1985年颁布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中就明确规定,军官退休前两年、士兵入伍第四年,必须接受职业训练。

但即使是如此“给力”的待遇标准,日本年轻人参加自卫队的热情却不高。原因是觉得现在的自卫队缺乏“安全感”。或者说,日本右翼政客多年来宣扬“自卫队海外派兵”之类的话题,朝鲜问题等事件不断地释放出在年轻一代日本人看来“参加自卫队有风险”的信号。所以近年来虽然经济状况不佳,参加自卫队的年轻人仍然寥寥。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说再多都没有用,再痛也只能打碎了牙含血吞,北洋水师的仇,就让兔子的东海舰队来报吧!
顶一下,落后必然挨打
都不爱国,国破家亡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必须料敌从宽。
本来想多说几句,看见6楼的回复,没兴趣了。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这方法我们已经用过了少年
楼主幸苦,分析比较客观.
卤煮啊,强大的兔子需要一个强大的鬼子啊,这样才能显示我兔发展军力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你怎么能把真相说出来??
受教了,话说本国的战争片太多想当然,不严谨。
syfdm 发表于 2012-9-20 16:44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你那些美日芯片都是中国制造。

芯片埋木马。。哈哈哈哈……木马……埋……哈哈哈哈哈……好想纯表。。。。。。。。。
超大小灵通 发表于 2012-9-20 16:50
这方法我们已经用过了少年
这才是一个中华骚年应该有的回答!
日本自卫队在福岛的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了他在战场上的下场
想想也是,日本叫的再欢,也是没有牙齿的狗:防御还可以,进攻就不行了。就凭88舰队上的那几枚鱼叉,基本没什么还手之力。
潜艇倒是比较棘手。
“这个传闻实际也是有历史来源的,是当时的日本某报纸编造的假新闻,由于1886年刚刚成军的定远镇远出访日本,给当时尚未购买大型战舰的日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该报纸为了“振奋人心”故意编造了这个新闻。”.......
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莫须有”?能不能考证?说有的也是没有链接,说没有的也是猜测........
难道都是心理战?
自卫队公务员,是个不错的职业,朝九晚五么?
晚清留下的遗憾就让我们这一代来实现吧!
syfdm 发表于 2012-9-20 16:44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只能爆笑……
现在的可以说一说,但是历史是没有什么如果的,甲午海战没有太大的偶然性(什么被击中弹药舱等等),甲午海战就是一次日方精心准备的海战,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指挥上北洋水师的失败都的结果都是必然性的
syfdm 发表于 2012-9-20 16:44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华强北笑而不语
落后必然挨打
syfdm 发表于 2012-9-20 16:44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先不说这事的荒谬性……如果不是世界大战,这么干相当于让自己的电子产业的信用完全破产,以后谁还买你的东西
这帮公务员还是太悠闲
这才累了几天就不乐意了
听说又回港休息去了
希望如此.
syfdm 发表于 2012-9-20 16:44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华强北笑而不语
好文章!!
多少人被那些谣言误导过
写的很好!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真二楼阿
东亚第四空军,不可小觑,也高看不得
青年元帅 发表于 2012-9-20 17:32
“这个传闻实际也是有历史来源的,是当时的日本某报纸编造的假新闻,由于1886年刚刚成军的定远镇远出访日本 ...
没有。去翻定镇的设计图就知道,主炮离甲板那么高,谁挂衣服挂到那上面去?栏杆上不能挂么?而且大炮为了保养,一般都要涂黄油。你会把洗好的衣服挂到涂过黄油的东西上?
没这么简单吧。
syfdm 发表于 2012-9-20 16:44
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美日芯片,其中被埋有多少木马,只有战时才知道
所以要用自己的北斗系统。
楼主辛苦了
中国以后要加个少数民族即和族
哎哟,楼主没发完吧,感觉只看了一半呀
那么多硬伤的文章,也亏作者码那么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