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媒体曝光医院黑幕 医疗体制变革箭在弦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3:53:53
<P>   岁末年初,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心脑血管专科门诊负责人胡卫民,因无法容忍身边体制性、系统化的医疗腐败,投书媒体宣布辞职。2004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以《他为什么离开这家医院》为题报道了胡卫民的辞职和该医院的一些问题。一时间,胡卫民和中心医院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据娄底市卫生局和中心医院有关人员透露,医院领导得讯后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调查组。据与会人员事后讲述,院长杨志毅在会上拍着桌子说,“要对一切损害医院形象和利益的行为进行清算。要将组织者、策划者、泄密者、参与者查  
出来一网打尽。”</P>
<P>  医生站出来抗争雷打不动的医院“潜规则”,在“看病难、看不起病”困扰全社会的背景下,得到了各界人士和媒体的同情、声援,当地领导出面挽留,一些患者更是奔走疾呼:胡医生不能走!</P>
<P>  关于“为民医生”的对立评价</P>
<P>  “我不能出卖良知来完成创收任务,只能痛苦地选择辞职!”胡卫民对记者说,“我致力于心脑血管病的诊疗、预防和科普宣教,被医院看做‘不务正业’;娄底市卫生局打算在中心医院成立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被院领导严词拒绝;我给患者开该开的药,收该住院的病人,但院领导为此两次要我放下听诊器去工会当干事。”</P>
<P>  胡卫民在去年12月6日的辞职报告中写道:“医院个别领导两眼盯着病人的钱袋子,而我关注的是病人的健康。病人花钱多,病难好,不是医术下降,而是医德滑坡……”</P>
<P>  “医院对胡卫民是关心的;医院并不像他说的,有那么严重的医疗腐败;对于他近期的表现,干部职工意见很大。”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说,“我本人不好评价他,还是找群众评价吧!”随后,杨电话召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谭华清主任医师。</P>
<P>  谭华清告诉记者,胡卫民处事怪异,喜欢“自吹自擂”。至于医术,谭作了“一票否决”:“胡如果在我们心血管内科排位,有10个医生他就排第10位,有11个医生他就排第11位。”</P>
<P>  在患者中,记者则听到了完全不同的说法。在娄底,胡卫民共建立了三个社区科普点,办定期讲座,义务出诊,为娄底成为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科普示范区作出了贡献。</P>
<P>  退休职工陈娥嫦如今容光焕发、步履稳健。她1996年突发脑溢血,前些年一直服用昂贵药物,费用高、压力大。“按胡医生的方法,我每月只花20多元就很有效。他还让我改掉了喝酒、好吃辣的老习惯,你看我像得过脑溢血吗?”</P>
<P>  在娄底市电业局老年活动中心,十几位老人跑来为胡卫民“说话”,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胡医生是真正的为民医生。让他多干几年,我们也可以多活几年!”</P>
<P>  好医生在和谁较量</P>
<P>  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一再表示:“中心医院是娄底人民的医院,我们绝不能宰一个算一个。”杨从2001年底上任以来,医院门诊病人增加了三分之一,住院病人增加50%,年收入达到1.1亿元,翻了近一番。“我比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为老百姓做了好事!”</P>
<P>  收入增加、职工待遇提高(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2万元增至现在的每年3万元)、基础建设提速(新门诊、外科大楼即将落成),在娄底,中心医院的“票子”、“房子”和“机子”(大型设备)是“标志性政绩”。</P>
<P>  但胡卫民却说,娄底中心医院“公开倡导医疗腐败”,用“原始积累”换取“快速发展”。</P>
<P>  出自娄底市审计局的审计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4年5月间,娄底市中心医院有点名手术费、点名麻醉费、急诊处置费、气垫床费、备皮费等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一次有选择性的抽查就发现违规收费达90万元。”一位知情人说。</P>
<P>  娄底市中心医院原院长姚增力介绍,目前中心医院外科医生的收入=工资+奖金+开单提成+点名费+站台费+误餐费+药品回扣+红包。但杨志毅院长矢口否认有开单提成的明文规定。记者提出看经济管理方案,杨又称“内部文件,不宜公开”。</P>
<P>  胡卫民拿出中心医院《2003年经济管理方案实施细则》,上面明文规定医生能从住院证、光子刀、支架植入、磁共振等项目中取得20元至300元不等的“提成”,此外西药、成药开单,个人和科室提成6%;中草药,个人与科室提成10%……</P>
<P>  胡卫民说,2004年医院又追加“激励举措”,如光子刀每次开单提成由150元飙升到500元。跨科室的业务提成,被美其名曰“科协奖”!</P>
<P>  “中心医院确实存在各科室抢病人的情况。”娄底市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李国忠举例说,门诊收治一个患传染病的病人,先把他留在普通病室,过一阵子再转到传染科,这样两个病室可以共同创收!</P>
<P>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娄底中心医院医疗仪器采购必须通过政府采购中心。但2003年至2004年,医院上千万元设备仪器采购绕过了政府。在市场药价总体降价的背景下,医院竟有大批药品最终成交价高于合同价。</P>
<P>  2004年11月,湖南省卫生厅组织全省各级医疗单位纠风专项治理工作评比,娄底市以总分75.7分排在全省倒数第二位。卫生厅纪检组组长刘宗惠认为,娄底市中心医院无论在收费和服务态度上都存在问题。随机抽取8份病历,全部存在乱收费现象。</P>
<P>  在这种环境下,胡卫民却在诊室里贴出“医药代表谢绝入内,本人拒绝吃请回扣”,还经常披露医疗腐败问题。“另类行径”成了少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1999年,为了阻挠我进病房,一个同事将我的下身踢伤,导致我丧失性生活能力,最终夫妻离婚(胡伤感地出示了法医鉴定);专科门诊牌子也10多次被人砸烂,还收到画有斧头白骨、写有‘小心狗命’的恐吓信,家中恐吓电话不断;我的小孩在街上被人扭住脖子威胁:‘小心小命!’……”</P>
<P>  胡卫民递交辞职报告后,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与他长谈,安慰、挽留。胡矛盾地说,我留在这种地方,岂不是同流合污!</P>
<P>  体制变革箭在弦上</P>
<P>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安排保障不了“胡卫民们”应有的生存地位与业务发展环境,改变不了大医院乱收费的“常态”。</P>
<P>  “国家交付的任务、责任和投入是相矛盾的。”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表示,如果认真查,全国没有哪家医院不存在问题。他介绍说,中心医院包括离退休人员有1100人,但每年财政拨款只有区区300多万元,只够发10%至20%的职工工资,必须靠创收补缺口。娄底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孙建东说:“医院不创收,优秀医生会流失;基础设施不升级,就诊患者也会流失。”</P>
<P>  去年长沙市价格举报中心收到各类投诉中,医疗高收费、重复收费、强制收费、招标药品不按定价销售等问题,一直是其中的热点。今年1月18日“湖南百姓评议医院活动”启动现场,“大众评议团”成员意见最大的还是看病难、药价高。</P>
<P>  刘宗惠说,不少医院领导怕纠风治理会“影响经济效益和职工利益”。这使得“自查自纠抓而不实,对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多,查处不力”。</P>
<P>  早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调了减轻政府负担,导致政府或财政在公共卫生领域缺位,医疗和药品都变成一种“买卖”后,带来的是新一轮困惑:有钱的病人跑到做“买卖”的医院“挨剁”,没钱的躲在家里“死扛”,或者到“医药超市”乱买药。</P>
<P>  “胡医生病看得好,钱用得少。”娄底市政府退休干部肖衡峰说,胡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释,还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和网站,“打电话或上网都能找他看病,他在老年大学主办的保健讲座我们从不迟到。”</P>
<P>  用“为民医生”胡为民的话说,他与“人民医院”行规之间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但深层意义却是中国医疗体制嬗变又到了一个节点,新一轮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卫生制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北京青年报: 陈澎 苏晓洲 刘璐璐 )

</P><P>   岁末年初,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心脑血管专科门诊负责人胡卫民,因无法容忍身边体制性、系统化的医疗腐败,投书媒体宣布辞职。2004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以《他为什么离开这家医院》为题报道了胡卫民的辞职和该医院的一些问题。一时间,胡卫民和中心医院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据娄底市卫生局和中心医院有关人员透露,医院领导得讯后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调查组。据与会人员事后讲述,院长杨志毅在会上拍着桌子说,“要对一切损害医院形象和利益的行为进行清算。要将组织者、策划者、泄密者、参与者查  
出来一网打尽。”</P>
<P>  医生站出来抗争雷打不动的医院“潜规则”,在“看病难、看不起病”困扰全社会的背景下,得到了各界人士和媒体的同情、声援,当地领导出面挽留,一些患者更是奔走疾呼:胡医生不能走!</P>
<P>  关于“为民医生”的对立评价</P>
<P>  “我不能出卖良知来完成创收任务,只能痛苦地选择辞职!”胡卫民对记者说,“我致力于心脑血管病的诊疗、预防和科普宣教,被医院看做‘不务正业’;娄底市卫生局打算在中心医院成立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被院领导严词拒绝;我给患者开该开的药,收该住院的病人,但院领导为此两次要我放下听诊器去工会当干事。”</P>
<P>  胡卫民在去年12月6日的辞职报告中写道:“医院个别领导两眼盯着病人的钱袋子,而我关注的是病人的健康。病人花钱多,病难好,不是医术下降,而是医德滑坡……”</P>
<P>  “医院对胡卫民是关心的;医院并不像他说的,有那么严重的医疗腐败;对于他近期的表现,干部职工意见很大。”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说,“我本人不好评价他,还是找群众评价吧!”随后,杨电话召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谭华清主任医师。</P>
<P>  谭华清告诉记者,胡卫民处事怪异,喜欢“自吹自擂”。至于医术,谭作了“一票否决”:“胡如果在我们心血管内科排位,有10个医生他就排第10位,有11个医生他就排第11位。”</P>
<P>  在患者中,记者则听到了完全不同的说法。在娄底,胡卫民共建立了三个社区科普点,办定期讲座,义务出诊,为娄底成为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科普示范区作出了贡献。</P>
<P>  退休职工陈娥嫦如今容光焕发、步履稳健。她1996年突发脑溢血,前些年一直服用昂贵药物,费用高、压力大。“按胡医生的方法,我每月只花20多元就很有效。他还让我改掉了喝酒、好吃辣的老习惯,你看我像得过脑溢血吗?”</P>
<P>  在娄底市电业局老年活动中心,十几位老人跑来为胡卫民“说话”,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胡医生是真正的为民医生。让他多干几年,我们也可以多活几年!”</P>
<P>  好医生在和谁较量</P>
<P>  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一再表示:“中心医院是娄底人民的医院,我们绝不能宰一个算一个。”杨从2001年底上任以来,医院门诊病人增加了三分之一,住院病人增加50%,年收入达到1.1亿元,翻了近一番。“我比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为老百姓做了好事!”</P>
<P>  收入增加、职工待遇提高(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2万元增至现在的每年3万元)、基础建设提速(新门诊、外科大楼即将落成),在娄底,中心医院的“票子”、“房子”和“机子”(大型设备)是“标志性政绩”。</P>
<P>  但胡卫民却说,娄底中心医院“公开倡导医疗腐败”,用“原始积累”换取“快速发展”。</P>
<P>  出自娄底市审计局的审计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4年5月间,娄底市中心医院有点名手术费、点名麻醉费、急诊处置费、气垫床费、备皮费等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一次有选择性的抽查就发现违规收费达90万元。”一位知情人说。</P>
<P>  娄底市中心医院原院长姚增力介绍,目前中心医院外科医生的收入=工资+奖金+开单提成+点名费+站台费+误餐费+药品回扣+红包。但杨志毅院长矢口否认有开单提成的明文规定。记者提出看经济管理方案,杨又称“内部文件,不宜公开”。</P>
<P>  胡卫民拿出中心医院《2003年经济管理方案实施细则》,上面明文规定医生能从住院证、光子刀、支架植入、磁共振等项目中取得20元至300元不等的“提成”,此外西药、成药开单,个人和科室提成6%;中草药,个人与科室提成10%……</P>
<P>  胡卫民说,2004年医院又追加“激励举措”,如光子刀每次开单提成由150元飙升到500元。跨科室的业务提成,被美其名曰“科协奖”!</P>
<P>  “中心医院确实存在各科室抢病人的情况。”娄底市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李国忠举例说,门诊收治一个患传染病的病人,先把他留在普通病室,过一阵子再转到传染科,这样两个病室可以共同创收!</P>
<P>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娄底中心医院医疗仪器采购必须通过政府采购中心。但2003年至2004年,医院上千万元设备仪器采购绕过了政府。在市场药价总体降价的背景下,医院竟有大批药品最终成交价高于合同价。</P>
<P>  2004年11月,湖南省卫生厅组织全省各级医疗单位纠风专项治理工作评比,娄底市以总分75.7分排在全省倒数第二位。卫生厅纪检组组长刘宗惠认为,娄底市中心医院无论在收费和服务态度上都存在问题。随机抽取8份病历,全部存在乱收费现象。</P>
<P>  在这种环境下,胡卫民却在诊室里贴出“医药代表谢绝入内,本人拒绝吃请回扣”,还经常披露医疗腐败问题。“另类行径”成了少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1999年,为了阻挠我进病房,一个同事将我的下身踢伤,导致我丧失性生活能力,最终夫妻离婚(胡伤感地出示了法医鉴定);专科门诊牌子也10多次被人砸烂,还收到画有斧头白骨、写有‘小心狗命’的恐吓信,家中恐吓电话不断;我的小孩在街上被人扭住脖子威胁:‘小心小命!’……”</P>
<P>  胡卫民递交辞职报告后,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与他长谈,安慰、挽留。胡矛盾地说,我留在这种地方,岂不是同流合污!</P>
<P>  体制变革箭在弦上</P>
<P>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安排保障不了“胡卫民们”应有的生存地位与业务发展环境,改变不了大医院乱收费的“常态”。</P>
<P>  “国家交付的任务、责任和投入是相矛盾的。”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杨志毅表示,如果认真查,全国没有哪家医院不存在问题。他介绍说,中心医院包括离退休人员有1100人,但每年财政拨款只有区区300多万元,只够发10%至20%的职工工资,必须靠创收补缺口。娄底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孙建东说:“医院不创收,优秀医生会流失;基础设施不升级,就诊患者也会流失。”</P>
<P>  去年长沙市价格举报中心收到各类投诉中,医疗高收费、重复收费、强制收费、招标药品不按定价销售等问题,一直是其中的热点。今年1月18日“湖南百姓评议医院活动”启动现场,“大众评议团”成员意见最大的还是看病难、药价高。</P>
<P>  刘宗惠说,不少医院领导怕纠风治理会“影响经济效益和职工利益”。这使得“自查自纠抓而不实,对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多,查处不力”。</P>
<P>  早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调了减轻政府负担,导致政府或财政在公共卫生领域缺位,医疗和药品都变成一种“买卖”后,带来的是新一轮困惑:有钱的病人跑到做“买卖”的医院“挨剁”,没钱的躲在家里“死扛”,或者到“医药超市”乱买药。</P>
<P>  “胡医生病看得好,钱用得少。”娄底市政府退休干部肖衡峰说,胡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释,还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和网站,“打电话或上网都能找他看病,他在老年大学主办的保健讲座我们从不迟到。”</P>
<P>  用“为民医生”胡为民的话说,他与“人民医院”行规之间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但深层意义却是中国医疗体制嬗变又到了一个节点,新一轮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卫生制度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北京青年报: 陈澎 苏晓洲 刘璐璐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