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为什么说中国像150年前的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3:02:05
2012年08月24日07:40  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财经国家周刊
从我到美国到现在差不多一年了,首先我是力图了解美国社会的。从过去讲,因为我们改革开放就是学习西方的这些东西,从制度到市场到文化。不管你骨子里是不是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抗,但本质是在开放是在学习。在这之前应该更多看人家的优点看我们的缺点,是这样一个学习方式,我有哪些不足,哪些不如别人,怎么样能向他们学习些好的。    到美国之后,在那儿真正亲身感受之后,我反而体会到,我会看到他们的一些优点,也更深刻体会到他们的一些不足。用这样一个抽离的角度再来看中国,也很有意思。

   在中国的时候,并不觉得我们很了解中国,但是到了那里你才觉得很有优越感,你比他们了解中国要多得多,是真正的专家。你了解中国,他们不了解中国,这是从第一感觉来讲。你再看他们怎么理解中国的。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专家,因为对中国不了解,尤其中国现在变化这么快,他不了解,所以他的很多判断都不是很准确的。

   所以在美国的时候,自己反而会更客观地看中国发生的事情。再一个对美国的社会文化,也会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来看,就不像过去,这个也是对的,那个也是对的,对不对?就是我学你好的嘛,但是你亲身在那里,会感到他们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可能对未来是很大的弱点。因为你在那儿能很明显感觉到,他们那里尤其2011年到2012年,美国中选到大选之前的哨战,每天的新闻广播网全是关于大选竞选的内容。

   你会发现从美国人的意识来讲,美国的就是国际的,就是世界的。就像我们中国过去是中央王国,中国就是全世界的中心。现在对美国来讲美国就是中心,联合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平台,第三世界国家在那儿玩去。所以他们国会两院讨论的问题,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就是因为美国考虑的是全球性的,所以你感到他们那种本位主义,他们这种大国沙文主义、大国文化主义特别严重。

   这样的话你在那儿感到有点儿不能接受,本能地觉得,这样我不接受。尽管你们有很多先进的我接受,但是你们这样一切以你们的价值观为判断,代表天国的你们是代表上帝的,这样不好。

   在哈佛的时候,讲到现代战争起源,说民主国家更容易发动战争。为什么?第一,因为它有道德的正义感和优越感,觉得他们是对的。第二,他们觉得自己的制度不会产生独裁政府,因为借用战争他们掌握了权力机构之后,我可以民选把政府选掉。所以他们这个也是个问题。你在那里反而更冷静更客观地看,看中国发生的事情,看美国发生的事情。

   当然同时更深的体会是比较,不是说我们中国和美国现在的比较。经过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现在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很像美国的150年前,很像日本的100年前。就我们国家现在这样一种状态,尽管是到了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时代,但实际上我们很多基本的社会矛盾、社会生存状态,还是很像美国和日本当时那个时代。

   所以你如果认真研究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那个时代别的国家是怎么过来的,显然对中国现在下一步怎么走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现在我的兴奋点就是重新来看过去,看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发生的事情,看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的事情。

   我们很像人家100年前的那个时候

   那是不是说,中国跟美国和日本相比,分别落后150年或100年左右呢?不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说落后。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它有几个阶段的。比如说有一个阶段是急速的工业化,急速的城市化,这在美国是150年前开始的,在日本是在100年前开始的。在这个急速化的过程当中,大量的农村人口集聚到城市。

   以日本为例,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出现一个状态,虽然那时候不叫全球化,但实际上殖民主义整个来开拓国际市场,和全球化是有关系的。日本当时劳动力便宜,纺织工业就开始在日本发展,然后搞纺织品出口,出口欧美市场,搞出口导向经济。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就逐渐牵扯到一个劳工普遍的工资低劳动待遇差,工人组织、劳工组织开始进行罢工进行对抗,你会发现中国现在不是在发生吗?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现状,和日本那个时候是非常类似的。由于这样的急速城市化,造成了整个国家的环境问题,污染非常厉害。这时你要来看它是怎么过来的,要学习它的经验和教训。绝对不是说我们现在比人家落后150年落后100年,不会的。

   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跟100年前大不一样,我们的差距远远不会有100年那么大。但就发展的过程来讲,我们跟人家100年前的那个时候是很像的。这个过程人家是怎么处理的,这个非常值得学习。

   为什么我说中国现在有点儿像150年前的美国?150年前,美国原来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殖民地之后才成立国家。实际上刚开始它并不对外侵略,完全是封闭的。它更多是在北美大陆那一带进行西拓,西拓都是法国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国土。实际上美国是一个封闭的北美大陆,它没有被侵略这样的历史,一直在侵略,这是第一个侵略。

   第二个就是消灭印第安人。美国的历史并不光彩。一战、二战之后,它才开始在国际上开拓新兴帝国主义,也就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快地GDP超过了德国、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现在中国这个位置,很像美国当时的位置。我们可以说是和平崛起,可以讲我们不是外拓的一个国家,但是你的资源从哪儿来的?现在是全球性的,资源更多的是从中东、非洲那儿过来的。我们的GDP已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我们的资源消费使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大国。至于其他,只不过是一个怎么来表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位置。

   这就是我们现在,和150年前的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很有相似之处。所以现在美国非常明确地感到,在哈佛的校园,任何现代话题,都没法回避中国。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只要谈论环保,只要谈论能源,只要谈经济发展,只要谈经济政策,中国都是必须谈的话题,很明显中国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所以我们现在更多地来考虑,当年它们是怎么过来的,显然对我们更有借鉴意义。而不是说我们就是比它们落后100年,或者落后150年。

   拿来主义及其反思

   在万科的时候,我是一直坚持公司的制度化建设的,坚持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优化,这在那时是不多见的。这次到美国,在这方面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我在不同的场合表述过: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借鉴西方来的,东方文明本身是没有这个东西的,现代企业制度很重要的一个基石就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法律制度为前提,恰好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和亚洲文明比较缺失的。

   对于中国企业家的现状和中国企业家的弱点,我觉得和西方企业精神、西方企业家来对比,中国最缺少的是契约精神。

   一般说企业讲诚信,说中国人缺少诚信,实际上中国是不缺少诚信的。仁义礼智信这几条最后归到信上,信讲的信任、信用,这个是不缺少的,为什么说现在缺少?这里讲的信任和西方讲的企业家精神的信任是不一样的。

   西方企业家基督教文明的信任指的是什么呢?是在契约精神、法律框架下可以追诉、处罚的一种信任,而中国的信任是建立在血缘、地缘这样一个关系上,它没有法律框架更不是宗法制度上的。信任自己的血缘、信任自己的家族,哪怕是儿媳妇,哪怕是家乡子弟兵,他有血缘、地缘的一种信任,是农业文明的一种,这种信任是很脆弱的,离开这个圈子就是不相信的、不信任的。

   契约精神我们认识不认识不重要,我们要有法律框架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就要去执行。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还是缺少契约,契约精神的这样一种信任。现在全球化,我们中国现在的企业怎么做?看能不能把西方的契约精神贯彻到企业的始终。

   我们看中国的近代,你会发现晋商也好、徽商也好,都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也出过非常知名的人物。谈到胡雪岩,谈到晋商的票号,你会发现都和现代金融和银行业非常接近。他们就是那种血缘地缘、师傅徒弟的一种信任关系,而不是契约。

   比如说原来东家要把总管辞了,觉得他不大可靠,总管没吭气,这东家就纳闷我说了他怎么没有一点儿反应,后来发现总管不来上班不来站柜台,听说他病了,就以探病的名义到他家看,发现他正在写很多书信,问他写这个干吗,你病了在家好好躺着,却听说他要把各地的伙计全辞了,因为东家不用他了,这一下把东家吓得领着全家给他下跪。

   这样一个事。看中国建立这样的企业信任关系,这个企业怎么能长期这样延续下去?现在的企业制度建立的信任关系,完全是职业经理精神,今天这个人走了,明天换人企业照样运转没有影响。

   所以万科基本上是拿来主义,既然是西方来的,那我们就彻底地拿来就好,不要爱面子还要讲洋为中用。在我看来,这个“中用”是需要高度智慧的,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修养,同时还要有对西方深刻的理解才能糅合在一块儿。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那一代人,应该说对中国的很多东西,是没有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所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东西,是欠缺的,也可以说就是空白的。

   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东西,既然是西方的东西,那我们就拿来主义吧。但西方你就学习得很好吗?这就是我为什么又跑到哈佛去,也是觉得自己这些年在国内学得不好,所以就跑到哈佛去。这是我表达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尽管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较少,那是文化修养方面。但是,骨子里你是个中国人,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各方面的习惯、生活的习惯,骨子里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所以你的处世方式,你各方面不可能是完全彻底西方化的。这一点在搞拿来主义学习西方的时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到美国去,感受的第一点就是,现在西方,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后,资本主义走到今天,学术界现在是非常深刻地,也是批判式地在思考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过去讲问题,要么就全盘肯定要么就全盘否定。在美国我就在反思,如何对我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些批判的思想。

   应该说对西方的东西,应该还是要警惕地来借用,不能完全地拿来就用。因为毕竟已经到了21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它不可能是像宗教似的,一直是万能的,一直持续下去的。下面再往下怎么演变,当然要更警惕地去看。但是问题也非常清楚,我们向西方学习的这个阶段还没有走完,要先走过这个阶段,再走下一个阶段。

   有关日本的一个小例子

   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情况,实在跟日本100年前非常像,日本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有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中国不能认真地研究日本学习日本,对日本没什么损失,对我们却是个巨大的损失。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就是沉默的20年,好像我们觉得日本已经开始衰退。尤其我们的GDP又超过日本,现在稳居第二,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根据预计,可能30年之内就要超过美国。许多人觉得日本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岛国,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好学习的。

   我个人认为恰恰相反,实际上日本这个民族是非常值得中国人去学习的。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近代到现代发生过两次不愉快的战争,中国有些年轻人对日本已经恨到了骨子里,恨到了DNA里。但是仇恨归仇恨,学习归学习。如果由于你的仇恨影响了你的学习,那就是你的损失。

   沉默20年的日本发生了什么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是在2011年的8月份专门去日本考察,这其中我去秋田县看了一个冶炼厂。这个冶炼厂过去是冶炼稀有金属的。因为日本本身是贫矿的国家,所以这个厂就只能紧紧守着旁边的一个小矿。这个矿虽然有矿藏,却是贫矿,各种矿的含量都很少,所以需要冶炼技术非常高。

   他们的冶炼技术确实也非常高,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么点儿的贫矿也没有了,也挖完了,那这个厂怎么办呢?一位日本的朋友推荐我说,你去看看人家厂后来发生的变化。我去看了之后很震撼。他们那个矿现在早就停产了,因为没有矿可挖了,但是那个冶炼厂还继续冶炼着。它冶炼什么东西呢?这个厂从城市的废家电里炼稀有金属,就是空调、冰箱、电视机、手机这些东西,把它们拆开之后,提炼上面的稀有金属,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取金、银、铜、铅、锡,等等。现在他们的技术水准、冶炼能力确实很厉害,这个厂的盈利能力已经高于他们之前炼自然矿的盈利能力。

   还有一个方面也让我非常感动。在那里我们看到工人拆电器,而且相当多的工序是需要人工的。要知道,用人工做这个成本是很高的,但这种做法对经济持续发展很好,环保、精细,还解决就业。只是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很高。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在他们那里还有一个数字统计,告诉我这个行业前景怎么样。

   自从二战之后,日本成了一个消费大国之后,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矿石,炼各种金属,包括稀有金属。现在如果计算一下,把城市的废家电全部回收利用之后,在这些废家电里能够提炼多少铜、多少金、多少银、多少铅,会发现日本已经是一个富矿大国。

   这个厂是一个民营企业,并不是国家扶持的大企业。不可小觑,这就是日本现在发生的事情,而且这个冶炼厂已经在苏州、天津建了两个分厂。举这样一个小例子,我认为这能够说明日本早已作好应对未来的准备。

   我们也都看到了,去年日本海啸之后,日本国民的自律、利他、镇定,实际上你会发现我们是可以从日本那里学到很多有利的东西的,但是你说因为仇恨战争就不学习,你把这些东西都屏蔽掉了,我觉得这样的态度是很令人遗憾的。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http://wei.sohu.com/20120824/n351412897.shtml2012年08月24日07:40  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财经国家周刊
从我到美国到现在差不多一年了,首先我是力图了解美国社会的。从过去讲,因为我们改革开放就是学习西方的这些东西,从制度到市场到文化。不管你骨子里是不是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抗,但本质是在开放是在学习。在这之前应该更多看人家的优点看我们的缺点,是这样一个学习方式,我有哪些不足,哪些不如别人,怎么样能向他们学习些好的。    到美国之后,在那儿真正亲身感受之后,我反而体会到,我会看到他们的一些优点,也更深刻体会到他们的一些不足。用这样一个抽离的角度再来看中国,也很有意思。

   在中国的时候,并不觉得我们很了解中国,但是到了那里你才觉得很有优越感,你比他们了解中国要多得多,是真正的专家。你了解中国,他们不了解中国,这是从第一感觉来讲。你再看他们怎么理解中国的。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专家,因为对中国不了解,尤其中国现在变化这么快,他不了解,所以他的很多判断都不是很准确的。

   所以在美国的时候,自己反而会更客观地看中国发生的事情。再一个对美国的社会文化,也会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来看,就不像过去,这个也是对的,那个也是对的,对不对?就是我学你好的嘛,但是你亲身在那里,会感到他们有哪些不足,这些不足可能对未来是很大的弱点。因为你在那儿能很明显感觉到,他们那里尤其2011年到2012年,美国中选到大选之前的哨战,每天的新闻广播网全是关于大选竞选的内容。

   你会发现从美国人的意识来讲,美国的就是国际的,就是世界的。就像我们中国过去是中央王国,中国就是全世界的中心。现在对美国来讲美国就是中心,联合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平台,第三世界国家在那儿玩去。所以他们国会两院讨论的问题,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就是因为美国考虑的是全球性的,所以你感到他们那种本位主义,他们这种大国沙文主义、大国文化主义特别严重。

   这样的话你在那儿感到有点儿不能接受,本能地觉得,这样我不接受。尽管你们有很多先进的我接受,但是你们这样一切以你们的价值观为判断,代表天国的你们是代表上帝的,这样不好。

   在哈佛的时候,讲到现代战争起源,说民主国家更容易发动战争。为什么?第一,因为它有道德的正义感和优越感,觉得他们是对的。第二,他们觉得自己的制度不会产生独裁政府,因为借用战争他们掌握了权力机构之后,我可以民选把政府选掉。所以他们这个也是个问题。你在那里反而更冷静更客观地看,看中国发生的事情,看美国发生的事情。

   当然同时更深的体会是比较,不是说我们中国和美国现在的比较。经过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现在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很像美国的150年前,很像日本的100年前。就我们国家现在这样一种状态,尽管是到了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时代,但实际上我们很多基本的社会矛盾、社会生存状态,还是很像美国和日本当时那个时代。

   所以你如果认真研究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那个时代别的国家是怎么过来的,显然对中国现在下一步怎么走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现在我的兴奋点就是重新来看过去,看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发生的事情,看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的事情。

   我们很像人家100年前的那个时候

   那是不是说,中国跟美国和日本相比,分别落后150年或100年左右呢?不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说落后。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它有几个阶段的。比如说有一个阶段是急速的工业化,急速的城市化,这在美国是150年前开始的,在日本是在100年前开始的。在这个急速化的过程当中,大量的农村人口集聚到城市。

   以日本为例,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出现一个状态,虽然那时候不叫全球化,但实际上殖民主义整个来开拓国际市场,和全球化是有关系的。日本当时劳动力便宜,纺织工业就开始在日本发展,然后搞纺织品出口,出口欧美市场,搞出口导向经济。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就逐渐牵扯到一个劳工普遍的工资低劳动待遇差,工人组织、劳工组织开始进行罢工进行对抗,你会发现中国现在不是在发生吗?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现状,和日本那个时候是非常类似的。由于这样的急速城市化,造成了整个国家的环境问题,污染非常厉害。这时你要来看它是怎么过来的,要学习它的经验和教训。绝对不是说我们现在比人家落后150年落后100年,不会的。

   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跟100年前大不一样,我们的差距远远不会有100年那么大。但就发展的过程来讲,我们跟人家100年前的那个时候是很像的。这个过程人家是怎么处理的,这个非常值得学习。

   为什么我说中国现在有点儿像150年前的美国?150年前,美国原来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殖民地之后才成立国家。实际上刚开始它并不对外侵略,完全是封闭的。它更多是在北美大陆那一带进行西拓,西拓都是法国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国土。实际上美国是一个封闭的北美大陆,它没有被侵略这样的历史,一直在侵略,这是第一个侵略。

   第二个就是消灭印第安人。美国的历史并不光彩。一战、二战之后,它才开始在国际上开拓新兴帝国主义,也就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快地GDP超过了德国、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现在中国这个位置,很像美国当时的位置。我们可以说是和平崛起,可以讲我们不是外拓的一个国家,但是你的资源从哪儿来的?现在是全球性的,资源更多的是从中东、非洲那儿过来的。我们的GDP已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我们的资源消费使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大国。至于其他,只不过是一个怎么来表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位置。

   这就是我们现在,和150年前的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很有相似之处。所以现在美国非常明确地感到,在哈佛的校园,任何现代话题,都没法回避中国。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只要谈论环保,只要谈论能源,只要谈经济发展,只要谈经济政策,中国都是必须谈的话题,很明显中国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所以我们现在更多地来考虑,当年它们是怎么过来的,显然对我们更有借鉴意义。而不是说我们就是比它们落后100年,或者落后150年。

   拿来主义及其反思

   在万科的时候,我是一直坚持公司的制度化建设的,坚持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优化,这在那时是不多见的。这次到美国,在这方面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我在不同的场合表述过: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借鉴西方来的,东方文明本身是没有这个东西的,现代企业制度很重要的一个基石就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法律制度为前提,恰好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和亚洲文明比较缺失的。

   对于中国企业家的现状和中国企业家的弱点,我觉得和西方企业精神、西方企业家来对比,中国最缺少的是契约精神。

   一般说企业讲诚信,说中国人缺少诚信,实际上中国是不缺少诚信的。仁义礼智信这几条最后归到信上,信讲的信任、信用,这个是不缺少的,为什么说现在缺少?这里讲的信任和西方讲的企业家精神的信任是不一样的。

   西方企业家基督教文明的信任指的是什么呢?是在契约精神、法律框架下可以追诉、处罚的一种信任,而中国的信任是建立在血缘、地缘这样一个关系上,它没有法律框架更不是宗法制度上的。信任自己的血缘、信任自己的家族,哪怕是儿媳妇,哪怕是家乡子弟兵,他有血缘、地缘的一种信任,是农业文明的一种,这种信任是很脆弱的,离开这个圈子就是不相信的、不信任的。

   契约精神我们认识不认识不重要,我们要有法律框架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就要去执行。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还是缺少契约,契约精神的这样一种信任。现在全球化,我们中国现在的企业怎么做?看能不能把西方的契约精神贯彻到企业的始终。

   我们看中国的近代,你会发现晋商也好、徽商也好,都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也出过非常知名的人物。谈到胡雪岩,谈到晋商的票号,你会发现都和现代金融和银行业非常接近。他们就是那种血缘地缘、师傅徒弟的一种信任关系,而不是契约。

   比如说原来东家要把总管辞了,觉得他不大可靠,总管没吭气,这东家就纳闷我说了他怎么没有一点儿反应,后来发现总管不来上班不来站柜台,听说他病了,就以探病的名义到他家看,发现他正在写很多书信,问他写这个干吗,你病了在家好好躺着,却听说他要把各地的伙计全辞了,因为东家不用他了,这一下把东家吓得领着全家给他下跪。

   这样一个事。看中国建立这样的企业信任关系,这个企业怎么能长期这样延续下去?现在的企业制度建立的信任关系,完全是职业经理精神,今天这个人走了,明天换人企业照样运转没有影响。

   所以万科基本上是拿来主义,既然是西方来的,那我们就彻底地拿来就好,不要爱面子还要讲洋为中用。在我看来,这个“中用”是需要高度智慧的,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修养,同时还要有对西方深刻的理解才能糅合在一块儿。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那一代人,应该说对中国的很多东西,是没有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所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东西,是欠缺的,也可以说就是空白的。

   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东西,既然是西方的东西,那我们就拿来主义吧。但西方你就学习得很好吗?这就是我为什么又跑到哈佛去,也是觉得自己这些年在国内学得不好,所以就跑到哈佛去。这是我表达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尽管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较少,那是文化修养方面。但是,骨子里你是个中国人,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各方面的习惯、生活的习惯,骨子里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所以你的处世方式,你各方面不可能是完全彻底西方化的。这一点在搞拿来主义学习西方的时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我到美国去,感受的第一点就是,现在西方,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后,资本主义走到今天,学术界现在是非常深刻地,也是批判式地在思考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过去讲问题,要么就全盘肯定要么就全盘否定。在美国我就在反思,如何对我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些批判的思想。

   应该说对西方的东西,应该还是要警惕地来借用,不能完全地拿来就用。因为毕竟已经到了21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它不可能是像宗教似的,一直是万能的,一直持续下去的。下面再往下怎么演变,当然要更警惕地去看。但是问题也非常清楚,我们向西方学习的这个阶段还没有走完,要先走过这个阶段,再走下一个阶段。

   有关日本的一个小例子

   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情况,实在跟日本100年前非常像,日本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有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中国不能认真地研究日本学习日本,对日本没什么损失,对我们却是个巨大的损失。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就是沉默的20年,好像我们觉得日本已经开始衰退。尤其我们的GDP又超过日本,现在稳居第二,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根据预计,可能30年之内就要超过美国。许多人觉得日本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岛国,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好学习的。

   我个人认为恰恰相反,实际上日本这个民族是非常值得中国人去学习的。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近代到现代发生过两次不愉快的战争,中国有些年轻人对日本已经恨到了骨子里,恨到了DNA里。但是仇恨归仇恨,学习归学习。如果由于你的仇恨影响了你的学习,那就是你的损失。

   沉默20年的日本发生了什么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是在2011年的8月份专门去日本考察,这其中我去秋田县看了一个冶炼厂。这个冶炼厂过去是冶炼稀有金属的。因为日本本身是贫矿的国家,所以这个厂就只能紧紧守着旁边的一个小矿。这个矿虽然有矿藏,却是贫矿,各种矿的含量都很少,所以需要冶炼技术非常高。

   他们的冶炼技术确实也非常高,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么点儿的贫矿也没有了,也挖完了,那这个厂怎么办呢?一位日本的朋友推荐我说,你去看看人家厂后来发生的变化。我去看了之后很震撼。他们那个矿现在早就停产了,因为没有矿可挖了,但是那个冶炼厂还继续冶炼着。它冶炼什么东西呢?这个厂从城市的废家电里炼稀有金属,就是空调、冰箱、电视机、手机这些东西,把它们拆开之后,提炼上面的稀有金属,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取金、银、铜、铅、锡,等等。现在他们的技术水准、冶炼能力确实很厉害,这个厂的盈利能力已经高于他们之前炼自然矿的盈利能力。

   还有一个方面也让我非常感动。在那里我们看到工人拆电器,而且相当多的工序是需要人工的。要知道,用人工做这个成本是很高的,但这种做法对经济持续发展很好,环保、精细,还解决就业。只是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很高。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在他们那里还有一个数字统计,告诉我这个行业前景怎么样。

   自从二战之后,日本成了一个消费大国之后,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矿石,炼各种金属,包括稀有金属。现在如果计算一下,把城市的废家电全部回收利用之后,在这些废家电里能够提炼多少铜、多少金、多少银、多少铅,会发现日本已经是一个富矿大国。

   这个厂是一个民营企业,并不是国家扶持的大企业。不可小觑,这就是日本现在发生的事情,而且这个冶炼厂已经在苏州、天津建了两个分厂。举这样一个小例子,我认为这能够说明日本早已作好应对未来的准备。

   我们也都看到了,去年日本海啸之后,日本国民的自律、利他、镇定,实际上你会发现我们是可以从日本那里学到很多有利的东西的,但是你说因为仇恨战争就不学习,你把这些东西都屏蔽掉了,我觉得这样的态度是很令人遗憾的。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http://wei.sohu.com/20120824/n351412897.shtml
从我到美国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多!他什么时候又移民了!
大家猜一下,他开的公司有无偷税漏税情况
正确的说现在的政治情况像1900年的老中国。
除了经济发展这一点像,其他还真不像
这屁股都歪到天上去了,逻辑混乱,论据莫名其妙,论证过程颠三倒四

十块钱还是好好捞钱不好么,想转型么
从经济的角度更像美国20世纪二三年年代吧,150年前过于夸张了,经过三反五反、文革等社会运动,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没那么差。
起码治安方面没那么差吧
CD的回复向微博看齐了。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2-8-30 10:37
CD的回复向微博看齐了。


其实社会环境。非常像60.70年代越战时候的美国。
社会言论各种奇葩思潮泛滥。为了转移注意力的各种内部矛盾被挑动。

(这边的例子:公交车上的打斗,卖淫合法化提议。)
(美国的性解放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
这些事情的扩大宣扬。就是为了割裂社会。把普通人群割裂割裂再割裂,人为的制造扩大社会矛盾和对立。

王石的水平不怎么样啊。跑到美国去了也看不清楚。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2-8-30 10:37
CD的回复向微博看齐了。


其实社会环境。非常像60.70年代越战时候的美国。
社会言论各种奇葩思潮泛滥。为了转移注意力的各种内部矛盾被挑动。

(这边的例子:公交车上的打斗,卖淫合法化提议。)
(美国的性解放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
这些事情的扩大宣扬。就是为了割裂社会。把普通人群割裂割裂再割裂,人为的制造扩大社会矛盾和对立。

王石的水平不怎么样啊。跑到美国去了也看不清楚。
wcgsjo 发表于 2012-8-30 11:01
其实社会环境。非常像60.70年代越战时候的美国。
社会言论各种奇葩思潮泛滥。为了转移注意力的各种内部 ...
王石的水平的确很一般,说中国跟美国150年前类似也是过于简单化,他这类的商人,没上过几天学,读书也不多,商业成功后觉得自己能力非常强,对啥都指指点点,中国到处都是这样的老总。

要说社会环境跟美国60年代类似,我比较赞同,思想领域特别混乱,看不上旧的,又不知道用啥来替代。
呵呵完全支持王石 支 持 啊
这不是尖锐攻击 闲聊而已
政治方面还真比不上MD150年前
有什么不对么,不用去国外也会有这种感觉
别的我不了解,在企业管理方面是100年前的美国。
但是我是谨慎的乐观主义者,所谓100年差距的定义是:我们的管理模式、理念和方法、体系差不多
是人家100年前的,一事当前,管理者所最能够想到的方法,跟美国100年前类似。
但是,赶上人家不需要100年,也许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