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全球化让华盛顿伤脑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5:54:37
美国企业全球化让华盛顿伤脑筋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2012年08月20日

近年来,特百惠(Tupperware)似乎已经成了美国梦的缩影。七十年前,厄尔•塞拉斯•塔珀(Earl Silas Tupper)偶然产生了在塑料盒子上使用橡胶封口的想法。在这个不起眼的起点基础上一家直销巨头诞生了,通过“特百惠派对”的形式向数百万计的家庭主妇销售塑料制品。但如今这家公司的密封盒销售形势发生了变化。四十年前,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本土。现在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地区。是的,您没看错:特百惠看起来也许和苹果派一样充满美国风格,该公司总部位于奥兰多(Orlando),靠近迪斯尼乐园(Disneyworld)。

但目前支撑特百惠成功的已不再是美国消费者,而是那些在印度尼西亚、韩国或者德国的家庭。这家公司对组织结构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大多数生产部门移至海外,全体13600名员工中只有1000人在美国工作。特百惠首席执行官雷克•格恩斯(Rick Goings)表示:“我们公司的二把手是英国人,生产及采购主管是比利时人,人力资源主管是德国人,税务主管是捷克人,集团总裁之一是瑞典人,另一位则是哥伦比亚人。公司的总部虽然设在美国,但如今我们的DNA中没有任何属于纯粹美国公司的成分。”

华盛顿应该关注这一趋势。随着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临近,有关“美国”企业需要华盛顿做些什么的说辞没完没了、随处可见。例如,近期美国政界就在热烈讨论哪些措施或可能促使企业在美国境内创造就业岗位或将估计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的闲置资金用于在美投资。专家们则提出了“美国”企业将对当前财政僵局作何反应的问题。而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近期指出美国企业应对美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心怀感激时,此言在网络空间上引起了热议。

但这场讨论有很多矛盾之处。特百惠的例子表明,很多成功的“美国”企业已不再具有浓厚的美国特色。更不用说广为人知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向海外转移趋势或者摩根大通(JPMorgan)有关大型企业所持现金资产中约有60%位于美国境外的研究结果。目前还未被普遍认识到的一点是,企业的活力与美国国内市场需求的相关程度趋于降低。

只消看看数据就可一目了然了。FactSet收集的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信息技术类公司有54%的营收来自美国以外地区,高于10年前的42%。在材料、消费品以及制造领域,海外收入占比十年间同样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分别达到45%、35%和34%的水平。某些公司的这一比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海外收入占比高达89%,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为82%,英特尔(Intel)则为79%。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指出:“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已经越过了半数以上收益来自美国以外地区的临界点。”

这种转变对于企业股东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这有助于保护这些企业巨头免受美国经济疲软的影响。

虽然华盛顿原则上或许欢迎公司在更广地域范围内取得的成功,但这种经营模式同样存在负面影响。随着大型美国企业受美国经济形势影响的程度趋于下降,他们在参与国内政治游戏时的态度变得更加摇摆不定。毫无疑问的是,几乎没有商业领袖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正相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近年来提高了对美国政界的捐款金额以及游说支出,以确保自身利益得到保护。只不过是现在政治游戏与他们并不是太过利益攸关,所以为参与政治而付出努力与辛劳也就不是那么值得。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091
.美国企业全球化让华盛顿伤脑筋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2012年08月20日

近年来,特百惠(Tupperware)似乎已经成了美国梦的缩影。七十年前,厄尔•塞拉斯•塔珀(Earl Silas Tupper)偶然产生了在塑料盒子上使用橡胶封口的想法。在这个不起眼的起点基础上一家直销巨头诞生了,通过“特百惠派对”的形式向数百万计的家庭主妇销售塑料制品。但如今这家公司的密封盒销售形势发生了变化。四十年前,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本土。现在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美国以外地区。是的,您没看错:特百惠看起来也许和苹果派一样充满美国风格,该公司总部位于奥兰多(Orlando),靠近迪斯尼乐园(Disneyworld)。

但目前支撑特百惠成功的已不再是美国消费者,而是那些在印度尼西亚、韩国或者德国的家庭。这家公司对组织结构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大多数生产部门移至海外,全体13600名员工中只有1000人在美国工作。特百惠首席执行官雷克•格恩斯(Rick Goings)表示:“我们公司的二把手是英国人,生产及采购主管是比利时人,人力资源主管是德国人,税务主管是捷克人,集团总裁之一是瑞典人,另一位则是哥伦比亚人。公司的总部虽然设在美国,但如今我们的DNA中没有任何属于纯粹美国公司的成分。”

华盛顿应该关注这一趋势。随着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临近,有关“美国”企业需要华盛顿做些什么的说辞没完没了、随处可见。例如,近期美国政界就在热烈讨论哪些措施或可能促使企业在美国境内创造就业岗位或将估计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的闲置资金用于在美投资。专家们则提出了“美国”企业将对当前财政僵局作何反应的问题。而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近期指出美国企业应对美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心怀感激时,此言在网络空间上引起了热议。

但这场讨论有很多矛盾之处。特百惠的例子表明,很多成功的“美国”企业已不再具有浓厚的美国特色。更不用说广为人知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向海外转移趋势或者摩根大通(JPMorgan)有关大型企业所持现金资产中约有60%位于美国境外的研究结果。目前还未被普遍认识到的一点是,企业的活力与美国国内市场需求的相关程度趋于降低。

只消看看数据就可一目了然了。FactSet收集的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信息技术类公司有54%的营收来自美国以外地区,高于10年前的42%。在材料、消费品以及制造领域,海外收入占比十年间同样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分别达到45%、35%和34%的水平。某些公司的这一比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海外收入占比高达89%,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为82%,英特尔(Intel)则为79%。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指出:“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已经越过了半数以上收益来自美国以外地区的临界点。”

这种转变对于企业股东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这有助于保护这些企业巨头免受美国经济疲软的影响。

虽然华盛顿原则上或许欢迎公司在更广地域范围内取得的成功,但这种经营模式同样存在负面影响。随着大型美国企业受美国经济形势影响的程度趋于下降,他们在参与国内政治游戏时的态度变得更加摇摆不定。毫无疑问的是,几乎没有商业领袖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正相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近年来提高了对美国政界的捐款金额以及游说支出,以确保自身利益得到保护。只不过是现在政治游戏与他们并不是太过利益攸关,所以为参与政治而付出努力与辛劳也就不是那么值得。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091
.
这就是美国的矛盾,美国人民利益和美国资本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