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完全掌握3代机试飞技术水平世界先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3:27:04
中国已完全掌握3代机试飞技术水平世界先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8日  环球网





  试飞铺就通天路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介绍

  【环球网综合报道】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建国十年。就是这一年的4月15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下,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渭北平原的小镇阎良宣告成立。这一天,结束了中国没有飞行试验研究机构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试飞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拥有专门飞行试验研究机构的国家,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也是世界上第八个综合性的飞行试验研究基地。

  2010年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决定在试飞院的基础上成立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下辖飞行试验技术与工程中心、中航工业试飞员培训与飞行服务中心和飞行产业发展公司。试飞中心的成立实现了航空工业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试飞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试飞行业开辟新的天地,下属三个实体单位的组建,从机构上弥补了试飞中心的短板。经过整合,试飞中心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拥有了包括型号试飞、试飞产品研发、试飞员培训与飞行服务、通航服务和航空产品研制在内的五大业务板块。试飞中心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板块、行业支撑核心力量的地位凸显。

  一个国家飞行试验水平和发展态势基本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和航空工业发展水平;或者说飞行试验对于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航空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航空工业大国的形象正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与之相适应,我国的飞行试验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飞行试验事业正向着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方向迈进。

  -

  第一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综述

  200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上,151架飞机,15种机型,组成12个空中梯队,浩浩荡荡,以秒米不差的精准度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中央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检阅,阵势壮美,气盖山河,令世人惊叹,令国人自豪。

  在这些飞机中,有预警机、轰炸机、加/受油机、歼击轰炸机、歼击机、直升机和教练机,其中不乏明星飞机,如歼-10飞机、歼轰-7飞机、加/受油机和预警机等。它们都是国产飞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它们诞生的摇篮,其中的十三型飞机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鉴定试飞成功,颁发了通往蓝天的通行证。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是我国惟一承担军用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和民机适航审定试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国家授权的飞机适航认可实验室。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主要任务:

  ——承担军用飞机设计定型和验证试飞工作,为完善飞机研制提供依据,为部队使用摸索经验,为飞机设计定型提供结论报告;

  ——承担民用飞机的适航试飞工作,为完善飞机研制提供依据,为民航使用摸索经验,为适航审定提供结论报告;

  ——探索航空尖端技术,促进航空科技发展;

  ——进行新型飞机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的领先研究;

  ——开展试飞员培训,提高试飞技术水平。

  半个多世纪来,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一架又一架新机送上蓝天,一步步奠定了我国在世界试飞领域的地位。承担了我国研制新机和改进飞机90%以上的试飞任务,圆满完成了数千项国家下达和横向合作的飞行试验项目,先后完成了41种飞机、31种发动机、1500余项机载设备的国家级鉴定试飞和适航审定试飞任务。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400多项,与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已发展成为一个能承担多类飞机、满足各种功能需求的综合试飞机构。

  飞行试验与航空工业息息相关,中国飞行试验的历史浓缩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航空工厂修理和组装飞机的检飞和验收,应该是我国飞行试验事业的前奏;50年代末,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成立,在苏联初期帮助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摸着石头过河,科研试飞得以起步和发展,其中70年代的歼-8飞机研制过程中,从歼-7气动导数摸底研究试飞、到定型试飞中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使我国飞行试验技术取得了重要进步;80至90年代,歼-7Ⅲ、歼-8Ⅱ、歼教-7、飞豹和空中加油工程等定型试飞,运-12、运-7等民机适航审定试飞,直升机试飞、主动控制技术验证和变稳飞机等预研试飞,标志着我国试飞事业逐步走向深入、规范和成熟;进入21世纪,伴随着歼-10、歼-11和空警2000等系列飞机的研制和定型,ARJ21支线飞机、大客飞机适航试飞的开展,我国飞行试验事业开始步入了跨越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阶段。60多年来,航空工业发展的需求带动了飞行试验发展;反过来,飞行试验又推动了航空科技的进步和航空工业的发展。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飞行试验水平无论从发展规模、建设速度还是科技含量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使中国试飞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在祖国航空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目前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承担着歼10系列、歼轰7系列、空警系列、直升机系列等十多种型号50多架飞机的试飞任务,承担着针对下一代航空科技的飞行力学、结构力学、航空动力、航空电子、目标特性等10多项、60多个课题的预研;承担着与下一代飞机试飞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航空科研试飞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几代试飞人面对困难和风险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奉献了智慧、青春甚至是生命。可以说,我们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是和平时期用生命捍卫和平的人,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是中国航空的起飞线。

  第二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科研实力

  中国是继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之后拥有专门的飞机飞行试验机构的国家。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技术密集、专业配套、科研门类齐全、设备先进、综合性强的大型科技试验研究基地。试飞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试飞科技队伍。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职工总数40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高级技术职称技术人员800多人。涌现出王昂、滑俊、黄炳新、李中华四位中国家喻户晓的试飞英雄,打造出李中华、张景亭、徐勇凌三名国际试飞员。培养了航空金奖获得者周自全、张克荣,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周自全、马祝林,我国首位获得国际权威试飞协会认可的国际试飞员赵鹏、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宋庆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夏燕腾、朱增科等一大批航空试飞技术精英。他们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精英,也是航空试飞人的杰出代表。

  ——拥有完善的飞行试验专业。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拥有飞机所、发动机所、航电所、测试所、飞行部、试飞员学院等科研机构。拥有飞行力学、飞行品质、强度、颤振、动力装置、机载设备、航空电子、武器火控、航空生命安全、仿真、测试、自动控制与辨识技术等127个专业,形成了相互配套、系统完整的研究、设计、试验和试制体系。从飞行器的飞行品质研究到其失速、尾旋特性或涡环特性研究,从发动机的地面试验到其空中试验,从机载成品的部件试验到其机载系统的飞行试验,从环境试验到人机生理特性研究,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囊括了这一领域的所有专业,目前已设立了博士培养点,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亦增至为三个,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拥有30多种用于飞行试验的各类型飞机。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拥有30多种用于飞行试验的各类型飞机,集中涵盖了我国生产研制的所有型号,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不仅完成了这些飞行器的定型或鉴定试飞,而且借助于这些平台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验证试飞。

  空中综合模拟试验机的自主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五个拥有多轴变稳机的国家之一。

  ——拥有从地面到天空、专业配套齐全的研究性实验室和试验设施。

  拥有自主研发的具有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计算机成像的全任务数字式实时飞行地面仿真系统;拥有多种规格的发动机试车台以及航电仿真实验室等多种空中专业试验平台。专用研究机和各种地面模拟器、验证机、试车台、航迹系统、遥测车等专用试验设备,构成了横贯试验区的综合试验体系。

  ——拥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航空测试能力和自主研制配套能力。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在机载采集记录、地面遥测监控等方面的规模、技术和手段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飞行测试技术具备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磁遥结合、快速分析、地面与空中实时监控处理的能力。两套地面数据处理与监控系统可同时对空中飞行的多架试验机进行监控。其中,为型号试飞自行研制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单架飞机可同时采集、记录、处理上万个参数,达到了国际同等先进水平。

  ——拥有齐全的飞行试验场务保障设施。

  两条长3400米的国家一级跑道,配有国际通用标准的全天候飞行保障设施,可满足国内各型在研、在役飞机及直升机的起降和试验要求。建有夜航灯光系统的机场,可昼夜组织飞行试验。拥有气象、雷达、微波仪表着陆、导航通讯等一系列先进的场务保障设施。

  ——拥有强大的飞行组织和保障能力。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能同时承担几十个型号、几十架新型飞机的试飞任务,具备了混合场次、大强度综合试飞能力,并始终保持着高效试飞状态,推动了各型号科研试飞任务的进度,从而使我国型号试飞水平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拥有可靠完善的质量、安全、保密保障体系。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于 1997年通过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转版认证。2003年通过国家一级保密资格认证,先后荣获国防科工委质量先进单位,中国一航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重点保密先进单位、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拥有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行业突出贡献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成立52年来,为我国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试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定型鉴定试飞的型号飞机达41种,发动机30多种,机载成品和分系统1500种。完成1000多项专题专项试飞试验研究,获得重大科技成果600余项。填补了我国航空试飞史上20多项空白,科研项目涉及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工业、地质、航空探测、遥感遥测等多个专业领域。为新机定型和飞机的改进改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多项重大突破:

  (1)完全掌握了第三代战斗机的鉴定试飞技术;

  (2)掌握了满足适航规章要求的适航审定试飞技术;

  (3)掌握了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各种小飞机和通用飞机等各类飞机的试飞鉴定技术;

  (4)掌握了各类飞机飞行保障技术、性能评估技术;

  (5)冲破了西方技术封锁,探索出一套空中加受油新技术;

  (6)突破了严重构形的颤振试飞技术,突破我国该技术空白;

  (7)探索出一套对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鉴定试飞新技术;

  (8)掌握了解决驾驶员诱发振荡问题的试飞技术,突破我国该技术空白;

  (9)突破了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的失速与尾旋的试飞技术,突破我国该技术空白;

  (10)探索出一条提高试飞效率的有效管理——综合试飞技术;

  (11)载荷谱实测试飞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多年来,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40余项,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被授予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文化二十年建设实践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用心血和生命铸就了一系列彰显时代特征,具有时代特色的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科学严谨、顽强拼搏、迎难而上、不畏风险、不怕牺牲、默默奉献、永不言败的精神特征的拼搏与奉献航空试飞精神。

  第四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在完成国家重点科研试飞任务的同时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在履行本职、发展我国试飞技术和水平的同时,坚持发挥自身试飞技术优势、飞行平台优势及试飞品牌优势,整合调动院内一切可用资源,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目前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和航天、兵器、电子等行业已经建立了战略联盟,形成了新型的科研合作关系,飞行试验的领域不断拓展;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围绕 “飞行技术和飞行服务”平台,大力拓展为国民经济服务领域。通航业务、物探、航测、飞行培训、测控技术等在行业内外享有盛誉。下设航空俱乐部,填补了西北地区初级飞行员培训空白。2008奥运年,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利用自身通用航空服务平台参加了国家“圣火耀珠峰”行动,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奥运圣火登珠峰航拍任务。在国家需求,在危机关头,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挺身而出,勇挑社会责任。“5.12”地震发生后,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第一时间冒着不断余震的危险进入灾区,“火线”抢险,关键时刻及时完成了多个地震灾区航摄任务,并参与重大搜救任务。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牵动全国上下。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主动请缨,报请集团公司,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派出B-7025飞机搭载国内先进的机载SAR测图系统,高效优质的完成了玉树灾后测绘任务,并又派出B-7024飞机在第一时间将资料运送至国家测绘局,为整个救灾指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此后,又承揽了玉树地区的公路、电力、水利等航摄项目,为灾区震后重建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光荣称号,同时被国家测绘局和西北民航局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这些行为为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和中航工业赢得了巨大荣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履行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还参与社会大型活动,为保“神舟九号”发射与运行,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积极与渭南测控中心协调,调整科研试飞有关安排,积极保障神九发射与运行工作的正常进行;自主设计生产的航天员电子手册已被确定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宇航员的必备产品之一。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断拓展用工渠道,制定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办法,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模式,大量引进社会人才,保障人力资源需求,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发挥残疾人的社会作用,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充分挖掘内部资源,落实工作岗位,接收残疾人参加工作,通过劳动获取生活的保障,促进社会以及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和谐稳定。

  第五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未来发展与展望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飞行试验领域的成功应用,大型飞机等将列入我国飞行试验研究的规划中,现有型号系列不断改型和派生,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院长刘选民、党委书记白长义为首的中航工业试飞中心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明晰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战略定位:举鉴定之牌,走研究之路,全链体现价值,依靠飞行求发展。即充分发挥“国家级定型/鉴定试飞、试验中心”的品牌价值,不断巩固定型鉴定这一核心试飞市场;加强试飞技术研究,坚持自主发展和创新创新,以研究引领鉴定,以鉴定支撑研究,不断提升飞行试验这一核心能力;以飞行平台为全方位拓展飞行业务。确立了“一个核心、二个融入、三种手段、四个协调”的发展思路。

  提出“十二五”发展战略:全面开展飞行试验任务,突破关键试飞技术;着力完善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专业技术体系,强化民机适航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飞技术严谨,显著提高试飞研究技术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经营优势,固本兴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升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综合管理水平,从战略上为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登高望远,祖国年轻的航空事业恰逢大好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考验;回目凝视,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正苦练内功轻装上阵,在未来征程中,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定会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打造世界一流试飞机构”的宏伟目标。

  链接1:什么是飞行试验:

  飞行试验是在真实飞行条件下进行的产品鉴定和科学试验。它是新型飞机研制和鉴定的重要环节,是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探索和研究的有效手段,是对航空新产品摸索和积累使用经验的必由之路。它具有五个重要特征:

  首先,飞机飞行试验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新机试飞汇聚了为新机研制而承担责任的所有人。美国F-18试飞集中到海军试飞中心的人员最多时达700人;F-22试飞集中到空军试飞中心AFFTC的人数最多时达650人;歼-10试飞时,常驻试飞现场的人员为300~500人,他们分别来自约40个不同单位。由于飞机功能越来越多,飞行包线越来越宽,为了加速飞行试验过程,参试的飞机越来越多。歼-10参试试验机达到7架。对于试飞工作者来说,面对复杂的试飞工程不仅仅是试飞现场的组织管理,更重要的是承担着试飞技术和试飞安全的责任。试飞技术范畴很广,它几乎涵盖了所有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等多方面的专业,而且还具有试飞专业本身所特有的技术。此外还要研制和应用各种各样的试飞支持设施以及试验机和研究机。 对于现代飞机体系网络试飞来说,涉及动用各种不同的试验资源,包括飞机、舰船、车辆、卫星以及真假目标的布局和应用,其试飞规模和难度更大、更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二,试飞内容极其复杂。现代战斗机是一个多功能武器平台,而这种多功能是依靠不同的飞机构型和系统模态来实现的;各种典型的构型组合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飞验证。所有这些系统模态的功能和性能原则上要进行飞行试验验证。新系统要验证,老系统至少要做新机适应性验证。除外挂不同以外,飞机本身不同重心和燃油,不同飞行任务和条件,不同的迎角和侧滑角组合,其它各机械电气系统不同的状态,正常的和应急状态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飞行试验点阵,一般来说这种点阵中的试验点数以万计。

  第三,必须试飞考核飞机各种使用边界。为了充分发挥飞机性能,同时为了飞机在各种可能状态下的使用,必须对各种边界状态进行试飞考核。包括速度边界、高度边界、迎角边界、过载边界、发动机起动边界、武器发射边界、环境条件边界等。对于试飞考核来说,凡是战技指标要求的范围,都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去执行试飞,甚至还应酌情越过使用边界去检查,一方面防止使用中万一超越边界造成飞行员措手不及,影响飞行安全;另一方面发掘飞机可能存在的潜力。

  第四,试飞风险大,且具有风险重复性。新机试飞的风险主要来自新研飞机许多功能和性能未经实际飞行考核,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或设计缺陷;其次,由于我国缺乏某些必要的地面试验设施而造成设计的不充分;加之研制周期较短,带来试制飞机和成品的质量问题。从试飞内容来说,对新机必须考核试飞边界和风险科目。这就必然存在极大风险。

  第五,试飞耗费巨大。飞机飞行试验耗费非常巨大。对于研究性试飞,除了部分被试系统研制和地面试验外,主要经费耗资在飞机改装和试飞上;对于型号试飞来说,主要经费耗在试飞设施建设、飞行支持保障、地面试验、油料消耗和弹药武器消耗。

  第六,试飞技术要求高。飞行试验是高技术、高风险和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障试飞安全和质量,提高试飞效率,除了强有力的试飞管理和奋斗精神外,试飞技术是核心。试飞技术的内涵主要有:试飞设计、试飞驾驶、试飞预测、试飞测试、监控与数据处理、飞机的维护和保障等各方面,总之,飞行试验是一种高科技工程。

  链接2:试飞员与一般飞行员的差别:

  1974年3月7日,空军某试飞团正式组建,配属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是全军唯一一支多机种综合性科研试飞部队,是最专业的试飞员队伍。

  通俗地讲,试飞员像是一名优秀的驯马师,而飞行员则是骑手。具体而言,飞行员是按照飞行条例飞行,处于安全的飞行包线内。飞行员所驾驶的飞机应该都是成熟的飞机,是都是经过试飞员试飞鉴定之后,各方面都符合设计定型指标要求的飞机,因此作为飞行员来讲,在正常执行任务或是训练当中按规定要求操作,其风险性就会大大降低。试飞员则要操纵未经考核的飞机,确定飞机和发动机在各种状态下的数据,甚至要超过飞行边界(如:飞行包线、空中起动包线、武器发射包线等)。试飞员是飞行试验任务的直接执行者,试验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飞员的试飞驾驶技术和素质,作为一名试飞员除了要有一个良好身体素质和协调反映能力外,还要有勇于探索敢于牺牲的精神。航空技术每一次大的突破(如“音障”、“热障”、“失速/尾旋”、各类极限数据等)都是试飞员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可以说,他们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是和平时期用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链接3:我国试飞发展历程

  据航空工业的型号发展和飞行试验技术发展状况,我国的型号试飞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为第三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型号试飞的起步和创业

  在此阶段,我国航空工业处于测绘仿制阶段。试飞技术处于起步练兵和逐步掌握基本飞行试验技术阶段。每架飞机的测试参数大约30~50,测量仪器是自记器、光学示波器,数据处理完全靠人工用样板度量、查校准曲线、译成物理量——即人工译码。

  在这一阶段,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相继进行了初教6、歼5甲、歼6、强5、青6、歼7、歼教5、歼8、歼6Ⅲ、歼7Ⅰ、轰6、水轰5、直6等13个型号飞机的试飞任务。其中国家鉴定试飞的典型型号是初教6、强5和歼8,它们分别是第一架国产飞机、第一架自研的强击机和第一架完全自研的歼击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型号试飞的成熟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我国航空事业方兴未艾。测绘和自行研制的飞机型号相继增加,两7两8(歼7、歼8,运7、运8),一机、一发、一弹(歼8全天候、涡喷6甲发动机、霹雳5乙导弹)的定型试飞,使越来越多的设计问题使试飞更加复杂化,对测试参数要求越来越多,对测试设备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对外开放,为飞行试验技术的发展带来契机。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先后引进了达明Ⅲ、达明Ⅴ和骊山机载数据采集和地面数据处理系统,为试飞数据处理计算机化和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期定型试飞的代表是机型是歼7Ⅲ、歼8Ⅱ和歼教7,以及加油工程和歼轰7飞机。前三型飞机试飞被誉为航空工业的“三大战役”,加油工程和歼轰7在试飞技术上均有重大突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型号试飞的创新和跨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为型号试飞最兴旺时期,其中歼十试飞是我国试飞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此试飞技术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歼轰7A、预警机等飞行试验将我国的试飞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链接4:国外主要试飞机构概况

  美国飞行试验机构的主要布局是:国家宇航局(NASA)从事研究性试飞,执行单位是Dryden飞行研究中心,如X-1突破音障、X-29前掠布局、X-45无人机等;型号DT/E试飞任务是空海军试飞中心承担,如空军试飞中心(AFFTC)的F16、B2、F22等试飞,海军试飞中心(NFTC)的F/A18试飞等;IOT/E和OT/E试飞主要在相关军事基地。

  俄罗斯的格洛莫夫飞行研究院(ЛИИ)主要从事研究性试飞,拥有大量试验机。苏霍伊C-37和米高扬1.42等先进验证机由ЛИИ进行试飞;型号试飞一般由设计局负责,试飞场地主要在ЛИИ,共用ЛИИ的试飞资源,重大试飞技术由ЛИИ把关,像失速/尾旋等技术难度大的试飞科目由ЛИИ试飞;使用试飞和靶试由军方进行。

  英国试飞机构有皇家航空研究院(RAE)和航空武器试验研究院(A&AEE),前者主要负责研究性试飞,如EAP、DFCS Jaguar试飞等;后者主要负责鉴定验收和使用试飞。

  法国试飞集中在国家试飞中心,包括研究性试飞、定型试飞和使用试飞。其他一些国家由于国土小和型号少,试飞由飞机公司和空军联合进行,没有专门的试飞基地,如瑞典的JAS-39和以色列的LAVI试飞等。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7-28/1005696857.html中国已完全掌握3代机试飞技术水平世界先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8日  环球网





  试飞铺就通天路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介绍

  【环球网综合报道】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建国十年。就是这一年的4月15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下,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渭北平原的小镇阎良宣告成立。这一天,结束了中国没有飞行试验研究机构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试飞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拥有专门飞行试验研究机构的国家,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也是世界上第八个综合性的飞行试验研究基地。

  2010年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决定在试飞院的基础上成立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下辖飞行试验技术与工程中心、中航工业试飞员培训与飞行服务中心和飞行产业发展公司。试飞中心的成立实现了航空工业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试飞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试飞行业开辟新的天地,下属三个实体单位的组建,从机构上弥补了试飞中心的短板。经过整合,试飞中心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拥有了包括型号试飞、试飞产品研发、试飞员培训与飞行服务、通航服务和航空产品研制在内的五大业务板块。试飞中心作为集团核心业务板块、行业支撑核心力量的地位凸显。

  一个国家飞行试验水平和发展态势基本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和航空工业发展水平;或者说飞行试验对于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航空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航空工业大国的形象正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与之相适应,我国的飞行试验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飞行试验事业正向着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方向迈进。

  -

  第一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综述

  200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上,151架飞机,15种机型,组成12个空中梯队,浩浩荡荡,以秒米不差的精准度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中央领导人和全国人民的检阅,阵势壮美,气盖山河,令世人惊叹,令国人自豪。

  在这些飞机中,有预警机、轰炸机、加/受油机、歼击轰炸机、歼击机、直升机和教练机,其中不乏明星飞机,如歼-10飞机、歼轰-7飞机、加/受油机和预警机等。它们都是国产飞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它们诞生的摇篮,其中的十三型飞机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鉴定试飞成功,颁发了通往蓝天的通行证。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是我国惟一承担军用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和民机适航审定试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国家授权的飞机适航认可实验室。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主要任务:

  ——承担军用飞机设计定型和验证试飞工作,为完善飞机研制提供依据,为部队使用摸索经验,为飞机设计定型提供结论报告;

  ——承担民用飞机的适航试飞工作,为完善飞机研制提供依据,为民航使用摸索经验,为适航审定提供结论报告;

  ——探索航空尖端技术,促进航空科技发展;

  ——进行新型飞机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的领先研究;

  ——开展试飞员培训,提高试飞技术水平。

  半个多世纪来,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一架又一架新机送上蓝天,一步步奠定了我国在世界试飞领域的地位。承担了我国研制新机和改进飞机90%以上的试飞任务,圆满完成了数千项国家下达和横向合作的飞行试验项目,先后完成了41种飞机、31种发动机、1500余项机载设备的国家级鉴定试飞和适航审定试飞任务。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400多项,与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已发展成为一个能承担多类飞机、满足各种功能需求的综合试飞机构。

  飞行试验与航空工业息息相关,中国飞行试验的历史浓缩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航空工厂修理和组装飞机的检飞和验收,应该是我国飞行试验事业的前奏;50年代末,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成立,在苏联初期帮助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摸着石头过河,科研试飞得以起步和发展,其中70年代的歼-8飞机研制过程中,从歼-7气动导数摸底研究试飞、到定型试飞中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使我国飞行试验技术取得了重要进步;80至90年代,歼-7Ⅲ、歼-8Ⅱ、歼教-7、飞豹和空中加油工程等定型试飞,运-12、运-7等民机适航审定试飞,直升机试飞、主动控制技术验证和变稳飞机等预研试飞,标志着我国试飞事业逐步走向深入、规范和成熟;进入21世纪,伴随着歼-10、歼-11和空警2000等系列飞机的研制和定型,ARJ21支线飞机、大客飞机适航试飞的开展,我国飞行试验事业开始步入了跨越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阶段。60多年来,航空工业发展的需求带动了飞行试验发展;反过来,飞行试验又推动了航空科技的进步和航空工业的发展。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飞行试验水平无论从发展规模、建设速度还是科技含量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使中国试飞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在祖国航空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目前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承担着歼10系列、歼轰7系列、空警系列、直升机系列等十多种型号50多架飞机的试飞任务,承担着针对下一代航空科技的飞行力学、结构力学、航空动力、航空电子、目标特性等10多项、60多个课题的预研;承担着与下一代飞机试飞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航空科研试飞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几代试飞人面对困难和风险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奉献了智慧、青春甚至是生命。可以说,我们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是和平时期用生命捍卫和平的人,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是中国航空的起飞线。

  第二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科研实力

  中国是继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之后拥有专门的飞机飞行试验机构的国家。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技术密集、专业配套、科研门类齐全、设备先进、综合性强的大型科技试验研究基地。试飞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试飞科技队伍。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职工总数40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50%以上,高级技术职称技术人员800多人。涌现出王昂、滑俊、黄炳新、李中华四位中国家喻户晓的试飞英雄,打造出李中华、张景亭、徐勇凌三名国际试飞员。培养了航空金奖获得者周自全、张克荣,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周自全、马祝林,我国首位获得国际权威试飞协会认可的国际试飞员赵鹏、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宋庆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夏燕腾、朱增科等一大批航空试飞技术精英。他们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精英,也是航空试飞人的杰出代表。

  ——拥有完善的飞行试验专业。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拥有飞机所、发动机所、航电所、测试所、飞行部、试飞员学院等科研机构。拥有飞行力学、飞行品质、强度、颤振、动力装置、机载设备、航空电子、武器火控、航空生命安全、仿真、测试、自动控制与辨识技术等127个专业,形成了相互配套、系统完整的研究、设计、试验和试制体系。从飞行器的飞行品质研究到其失速、尾旋特性或涡环特性研究,从发动机的地面试验到其空中试验,从机载成品的部件试验到其机载系统的飞行试验,从环境试验到人机生理特性研究,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囊括了这一领域的所有专业,目前已设立了博士培养点,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亦增至为三个,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拥有30多种用于飞行试验的各类型飞机。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拥有30多种用于飞行试验的各类型飞机,集中涵盖了我国生产研制的所有型号,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不仅完成了这些飞行器的定型或鉴定试飞,而且借助于这些平台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验证试飞。

  空中综合模拟试验机的自主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五个拥有多轴变稳机的国家之一。

  ——拥有从地面到天空、专业配套齐全的研究性实验室和试验设施。

  拥有自主研发的具有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计算机成像的全任务数字式实时飞行地面仿真系统;拥有多种规格的发动机试车台以及航电仿真实验室等多种空中专业试验平台。专用研究机和各种地面模拟器、验证机、试车台、航迹系统、遥测车等专用试验设备,构成了横贯试验区的综合试验体系。

  ——拥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航空测试能力和自主研制配套能力。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在机载采集记录、地面遥测监控等方面的规模、技术和手段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飞行测试技术具备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磁遥结合、快速分析、地面与空中实时监控处理的能力。两套地面数据处理与监控系统可同时对空中飞行的多架试验机进行监控。其中,为型号试飞自行研制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单架飞机可同时采集、记录、处理上万个参数,达到了国际同等先进水平。

  ——拥有齐全的飞行试验场务保障设施。

  两条长3400米的国家一级跑道,配有国际通用标准的全天候飞行保障设施,可满足国内各型在研、在役飞机及直升机的起降和试验要求。建有夜航灯光系统的机场,可昼夜组织飞行试验。拥有气象、雷达、微波仪表着陆、导航通讯等一系列先进的场务保障设施。

  ——拥有强大的飞行组织和保障能力。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能同时承担几十个型号、几十架新型飞机的试飞任务,具备了混合场次、大强度综合试飞能力,并始终保持着高效试飞状态,推动了各型号科研试飞任务的进度,从而使我国型号试飞水平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拥有可靠完善的质量、安全、保密保障体系。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于 1997年通过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转版认证。2003年通过国家一级保密资格认证,先后荣获国防科工委质量先进单位,中国一航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重点保密先进单位、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拥有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行业突出贡献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成立52年来,为我国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试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定型鉴定试飞的型号飞机达41种,发动机30多种,机载成品和分系统1500种。完成1000多项专题专项试飞试验研究,获得重大科技成果600余项。填补了我国航空试飞史上20多项空白,科研项目涉及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工业、地质、航空探测、遥感遥测等多个专业领域。为新机定型和飞机的改进改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多项重大突破:

  (1)完全掌握了第三代战斗机的鉴定试飞技术;

  (2)掌握了满足适航规章要求的适航审定试飞技术;

  (3)掌握了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各种小飞机和通用飞机等各类飞机的试飞鉴定技术;

  (4)掌握了各类飞机飞行保障技术、性能评估技术;

  (5)冲破了西方技术封锁,探索出一套空中加受油新技术;

  (6)突破了严重构形的颤振试飞技术,突破我国该技术空白;

  (7)探索出一套对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鉴定试飞新技术;

  (8)掌握了解决驾驶员诱发振荡问题的试飞技术,突破我国该技术空白;

  (9)突破了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的失速与尾旋的试飞技术,突破我国该技术空白;

  (10)探索出一条提高试飞效率的有效管理——综合试飞技术;

  (11)载荷谱实测试飞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多年来,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40余项,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被授予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文化二十年建设实践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用心血和生命铸就了一系列彰显时代特征,具有时代特色的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科学严谨、顽强拼搏、迎难而上、不畏风险、不怕牺牲、默默奉献、永不言败的精神特征的拼搏与奉献航空试飞精神。

  第四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在完成国家重点科研试飞任务的同时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在履行本职、发展我国试飞技术和水平的同时,坚持发挥自身试飞技术优势、飞行平台优势及试飞品牌优势,整合调动院内一切可用资源,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目前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和航天、兵器、电子等行业已经建立了战略联盟,形成了新型的科研合作关系,飞行试验的领域不断拓展;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围绕 “飞行技术和飞行服务”平台,大力拓展为国民经济服务领域。通航业务、物探、航测、飞行培训、测控技术等在行业内外享有盛誉。下设航空俱乐部,填补了西北地区初级飞行员培训空白。2008奥运年,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利用自身通用航空服务平台参加了国家“圣火耀珠峰”行动,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奥运圣火登珠峰航拍任务。在国家需求,在危机关头,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挺身而出,勇挑社会责任。“5.12”地震发生后,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第一时间冒着不断余震的危险进入灾区,“火线”抢险,关键时刻及时完成了多个地震灾区航摄任务,并参与重大搜救任务。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牵动全国上下。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主动请缨,报请集团公司,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派出B-7025飞机搭载国内先进的机载SAR测图系统,高效优质的完成了玉树灾后测绘任务,并又派出B-7024飞机在第一时间将资料运送至国家测绘局,为整个救灾指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此后,又承揽了玉树地区的公路、电力、水利等航摄项目,为灾区震后重建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光荣称号,同时被国家测绘局和西北民航局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这些行为为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和中航工业赢得了巨大荣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履行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还参与社会大型活动,为保“神舟九号”发射与运行,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积极与渭南测控中心协调,调整科研试飞有关安排,积极保障神九发射与运行工作的正常进行;自主设计生产的航天员电子手册已被确定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宇航员的必备产品之一。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断拓展用工渠道,制定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办法,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模式,大量引进社会人才,保障人力资源需求,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发挥残疾人的社会作用,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充分挖掘内部资源,落实工作岗位,接收残疾人参加工作,通过劳动获取生活的保障,促进社会以及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和谐稳定。

  第五部分 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未来发展与展望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飞行试验领域的成功应用,大型飞机等将列入我国飞行试验研究的规划中,现有型号系列不断改型和派生,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院长刘选民、党委书记白长义为首的中航工业试飞中心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明晰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战略定位:举鉴定之牌,走研究之路,全链体现价值,依靠飞行求发展。即充分发挥“国家级定型/鉴定试飞、试验中心”的品牌价值,不断巩固定型鉴定这一核心试飞市场;加强试飞技术研究,坚持自主发展和创新创新,以研究引领鉴定,以鉴定支撑研究,不断提升飞行试验这一核心能力;以飞行平台为全方位拓展飞行业务。确立了“一个核心、二个融入、三种手段、四个协调”的发展思路。

  提出“十二五”发展战略:全面开展飞行试验任务,突破关键试飞技术;着力完善中航工业试飞中心专业技术体系,强化民机适航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飞技术严谨,显著提高试飞研究技术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经营优势,固本兴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升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综合管理水平,从战略上为中航工业试飞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登高望远,祖国年轻的航空事业恰逢大好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考验;回目凝视,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正苦练内功轻装上阵,在未来征程中,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定会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打造世界一流试飞机构”的宏伟目标。

  链接1:什么是飞行试验:

  飞行试验是在真实飞行条件下进行的产品鉴定和科学试验。它是新型飞机研制和鉴定的重要环节,是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探索和研究的有效手段,是对航空新产品摸索和积累使用经验的必由之路。它具有五个重要特征:

  首先,飞机飞行试验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新机试飞汇聚了为新机研制而承担责任的所有人。美国F-18试飞集中到海军试飞中心的人员最多时达700人;F-22试飞集中到空军试飞中心AFFTC的人数最多时达650人;歼-10试飞时,常驻试飞现场的人员为300~500人,他们分别来自约40个不同单位。由于飞机功能越来越多,飞行包线越来越宽,为了加速飞行试验过程,参试的飞机越来越多。歼-10参试试验机达到7架。对于试飞工作者来说,面对复杂的试飞工程不仅仅是试飞现场的组织管理,更重要的是承担着试飞技术和试飞安全的责任。试飞技术范畴很广,它几乎涵盖了所有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等多方面的专业,而且还具有试飞专业本身所特有的技术。此外还要研制和应用各种各样的试飞支持设施以及试验机和研究机。 对于现代飞机体系网络试飞来说,涉及动用各种不同的试验资源,包括飞机、舰船、车辆、卫星以及真假目标的布局和应用,其试飞规模和难度更大、更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二,试飞内容极其复杂。现代战斗机是一个多功能武器平台,而这种多功能是依靠不同的飞机构型和系统模态来实现的;各种典型的构型组合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飞验证。所有这些系统模态的功能和性能原则上要进行飞行试验验证。新系统要验证,老系统至少要做新机适应性验证。除外挂不同以外,飞机本身不同重心和燃油,不同飞行任务和条件,不同的迎角和侧滑角组合,其它各机械电气系统不同的状态,正常的和应急状态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飞行试验点阵,一般来说这种点阵中的试验点数以万计。

  第三,必须试飞考核飞机各种使用边界。为了充分发挥飞机性能,同时为了飞机在各种可能状态下的使用,必须对各种边界状态进行试飞考核。包括速度边界、高度边界、迎角边界、过载边界、发动机起动边界、武器发射边界、环境条件边界等。对于试飞考核来说,凡是战技指标要求的范围,都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去执行试飞,甚至还应酌情越过使用边界去检查,一方面防止使用中万一超越边界造成飞行员措手不及,影响飞行安全;另一方面发掘飞机可能存在的潜力。

  第四,试飞风险大,且具有风险重复性。新机试飞的风险主要来自新研飞机许多功能和性能未经实际飞行考核,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或设计缺陷;其次,由于我国缺乏某些必要的地面试验设施而造成设计的不充分;加之研制周期较短,带来试制飞机和成品的质量问题。从试飞内容来说,对新机必须考核试飞边界和风险科目。这就必然存在极大风险。

  第五,试飞耗费巨大。飞机飞行试验耗费非常巨大。对于研究性试飞,除了部分被试系统研制和地面试验外,主要经费耗资在飞机改装和试飞上;对于型号试飞来说,主要经费耗在试飞设施建设、飞行支持保障、地面试验、油料消耗和弹药武器消耗。

  第六,试飞技术要求高。飞行试验是高技术、高风险和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障试飞安全和质量,提高试飞效率,除了强有力的试飞管理和奋斗精神外,试飞技术是核心。试飞技术的内涵主要有:试飞设计、试飞驾驶、试飞预测、试飞测试、监控与数据处理、飞机的维护和保障等各方面,总之,飞行试验是一种高科技工程。

  链接2:试飞员与一般飞行员的差别:

  1974年3月7日,空军某试飞团正式组建,配属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是全军唯一一支多机种综合性科研试飞部队,是最专业的试飞员队伍。

  通俗地讲,试飞员像是一名优秀的驯马师,而飞行员则是骑手。具体而言,飞行员是按照飞行条例飞行,处于安全的飞行包线内。飞行员所驾驶的飞机应该都是成熟的飞机,是都是经过试飞员试飞鉴定之后,各方面都符合设计定型指标要求的飞机,因此作为飞行员来讲,在正常执行任务或是训练当中按规定要求操作,其风险性就会大大降低。试飞员则要操纵未经考核的飞机,确定飞机和发动机在各种状态下的数据,甚至要超过飞行边界(如:飞行包线、空中起动包线、武器发射包线等)。试飞员是飞行试验任务的直接执行者,试验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飞员的试飞驾驶技术和素质,作为一名试飞员除了要有一个良好身体素质和协调反映能力外,还要有勇于探索敢于牺牲的精神。航空技术每一次大的突破(如“音障”、“热障”、“失速/尾旋”、各类极限数据等)都是试飞员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可以说,他们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是和平时期用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链接3:我国试飞发展历程

  据航空工业的型号发展和飞行试验技术发展状况,我国的型号试飞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为第三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型号试飞的起步和创业

  在此阶段,我国航空工业处于测绘仿制阶段。试飞技术处于起步练兵和逐步掌握基本飞行试验技术阶段。每架飞机的测试参数大约30~50,测量仪器是自记器、光学示波器,数据处理完全靠人工用样板度量、查校准曲线、译成物理量——即人工译码。

  在这一阶段,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相继进行了初教6、歼5甲、歼6、强5、青6、歼7、歼教5、歼8、歼6Ⅲ、歼7Ⅰ、轰6、水轰5、直6等13个型号飞机的试飞任务。其中国家鉴定试飞的典型型号是初教6、强5和歼8,它们分别是第一架国产飞机、第一架自研的强击机和第一架完全自研的歼击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型号试飞的成熟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我国航空事业方兴未艾。测绘和自行研制的飞机型号相继增加,两7两8(歼7、歼8,运7、运8),一机、一发、一弹(歼8全天候、涡喷6甲发动机、霹雳5乙导弹)的定型试飞,使越来越多的设计问题使试飞更加复杂化,对测试参数要求越来越多,对测试设备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对外开放,为飞行试验技术的发展带来契机。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先后引进了达明Ⅲ、达明Ⅴ和骊山机载数据采集和地面数据处理系统,为试飞数据处理计算机化和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期定型试飞的代表是机型是歼7Ⅲ、歼8Ⅱ和歼教7,以及加油工程和歼轰7飞机。前三型飞机试飞被誉为航空工业的“三大战役”,加油工程和歼轰7在试飞技术上均有重大突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型号试飞的创新和跨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为型号试飞最兴旺时期,其中歼十试飞是我国试飞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此试飞技术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歼轰7A、预警机等飞行试验将我国的试飞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链接4:国外主要试飞机构概况

  美国飞行试验机构的主要布局是:国家宇航局(NASA)从事研究性试飞,执行单位是Dryden飞行研究中心,如X-1突破音障、X-29前掠布局、X-45无人机等;型号DT/E试飞任务是空海军试飞中心承担,如空军试飞中心(AFFTC)的F16、B2、F22等试飞,海军试飞中心(NFTC)的F/A18试飞等;IOT/E和OT/E试飞主要在相关军事基地。

  俄罗斯的格洛莫夫飞行研究院(ЛИИ)主要从事研究性试飞,拥有大量试验机。苏霍伊C-37和米高扬1.42等先进验证机由ЛИИ进行试飞;型号试飞一般由设计局负责,试飞场地主要在ЛИИ,共用ЛИИ的试飞资源,重大试飞技术由ЛИИ把关,像失速/尾旋等技术难度大的试飞科目由ЛИИ试飞;使用试飞和靶试由军方进行。

  英国试飞机构有皇家航空研究院(RAE)和航空武器试验研究院(A&AEE),前者主要负责研究性试飞,如EAP、DFCS Jaguar试飞等;后者主要负责鉴定验收和使用试飞。

  法国试飞集中在国家试飞中心,包括研究性试飞、定型试飞和使用试飞。其他一些国家由于国土小和型号少,试飞由飞机公司和空军联合进行,没有专门的试飞基地,如瑞典的JAS-39和以色列的LAVI试飞等。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7-28/1005696857.html
这个谨慎相信,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 这些年就算没白忍辱负重,殚精竭虑的干了; 另外,老大难的问题,还是希望基础的东西,能够量变出质变
这年头,不掌握三代都不好意思在社会上混了。
向四代进军
向周自全同志致敬!
基础性的工作一定要搞扎实!向一线的同志们致敬!
正在攻克四代试飞技术,:D
底气很硬啊/
如果是真的那还是很不错了
现在4代都还不那么成熟   短期内打起来还是得靠3代来耗吧
这个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