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印度洋海啸的灾难如果发生在中国 如何应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0:31:50
印度洋海啸灾难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如此巨灾,中国有关机构是如何思考的,是否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中国的救灾体系是否可以有效应对这样的灾难,这些都是公众关注的话题。《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2004年12月28日专访了国家减灾中心主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微不足道”
<P>  《瞭望东方周刊》:这是一场人类的浩劫,作为中国减灾最高机构的官员,你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P>  王振耀:这是人类一次很大的灾难。我一直关注这个事情。这次海啸对中国的备灾、减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缺少准备或者说没有清醒的防灾、减灾意识,人的生命是相当脆弱的。
<P>  在自然灾害面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会很快消失,人类共同体甚至是整个地球,在自然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对于这次灾害我感到非常震撼,这也再一次提醒了我们,像我们这样一个灾害意识还不够强的社会,一定要想到灾害离我们不远,灾害就在身边。</P>
<P>《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这样的灾害发生在中国,我们有没有能力应对? </P>
<P>  王振耀:我想,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这么多年的磨练,中国在防震减灾等方面有一系列的经验准备,如果中国出现印度洋海啸这样的灾难,中国的抢救措施是可以应对的。
<P>  最近几年,我们大幅度地提升了灾害应对能力。有一个实在的例子,就是今年的"云娜"台风在浙江登陆,台风中心风力已经超过12级,我也到了现场。正是因为我们有准备,所以把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接着"艾利"台风在福建登陆,由于事先有所准备,进行了上百万人的提前大转移,所以人员伤亡很少,几乎没有。
<P>  就目前来说,我们对于灾害应对能力规定了四级响应,写得非常具体,24小时之内要干什么,每个处干什么,副司长、司长干什么,向谁汇报,汇报什么,都非常具体,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流程。
<P>  每一级响应都包括灾害损失情况、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响应的终止,四级响应都是最具体的,做了各种预案</P>
<P>《瞭望东方周刊》:从你们的工作范围看,印度洋海啸是不是你们的关注范围? </P>
<P>  王振耀:是的。我们有一个24小时值班制度,这个机制就是国家灾情监测汇总系统,每天对全国、全世界灾情进行扫描。对全球的灾情,每天早上7点汇总,8点以前送给司长、部长,让大家马上了解昨天发生的灾情。每天部长、司长都来看灾。这次海啸地震也是如此。尽管是发生在国外,但是第二天关于灾害的信息和简报就已经制作出来,送给领导人了。作为中国减灾从业者,必须关注这个事情。"空谈体制贻害无穷" </P>
<P>《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公众对减灾体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防灾、减灾的分散管理,没有集中统一的部门,是不是这样呢? </P>
<P>  王振耀:这应该是分散的,全世界都是这样。灾种不同,每个灾害的灾情预警,包括抢险确实需要专门化,比如说地震的预警就该有地震局,其他的灾害也应该有专业部门预警、监测。
<P>  比如,最近我去了贵州,那里发生山体崩塌,几十吨大石头崩下来,当时报上去死了44个人,后来挖出40个尸体。国土部门的专家去了,他们对技术问题非常熟悉。比如哪里应该停止放炮,哪里应该建立观测点,比如预测岩体有没有进一步崩塌的可能。
<P>  而我的任务是组织抢险,组建现场指挥部,安抚群众情绪,当时灾民情绪很不稳定,本来很多情况下都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但是大家一起工作,就把危机化解了,这是体现了一个综合协调。
<P>  可以说,中国在救灾方面,是由民政部统一进行的,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就设在民政部。整体的救援协调,老百姓怎么转移出来,灾后重建工作怎么做,那就是民政部的工作了。</P>
<P>《瞭望东方周刊》:减灾委员会有十几个成员单位,由民政部来协调,能够有效协调吗? </P>
<P>  王振耀:从目前来看,紧急救援还没出现大的问题。协调时确实有些问题,但是问题不大,大家到了救灾现场,意见就很容易统一了。
<P>  如果体制有问题,有矛盾,那好,谁有钱、有权就请到救灾现场,你去干吧,汇总到老百姓那里就是了,看老百姓各项救助得到保障了吗?24小时解决了吃穿住了吗?救助到位了吗?我发现,一旦以灾民为本,所有的体制问题就没有了。</P>
<P>《瞭望东方周刊》:难道体制问题可以忽略? </P>
<P>  王振耀:在研究了很多细节性、程序性的东西以后,我觉得眼光不要放在空谈体制上,体制不是大问题,重点要放在贴近老百姓需求。
<P>  学者讨论体制,我不反对,但是我们实际工作部门不能满足于天天讨论,我们坚决反对给不干活找借口。我尤其反对分明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去做,而是把它变为一种抽象的事物来讨论。讨论解决不了什么,谈完了之后,体制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体制问题有,每个国家都有体制问题,但当务之急是开展工作要贴近实际。空谈体制贻害无穷。
<P>  我认为我们的体制有很强的优势,美国和日本事实上也在借鉴我们的体制优势,比如,我们成立的减灾委员会体制,他们就照搬过去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们有自己的优势。</P>
<P>单一体制的优劣势 </P>
<P>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的减灾中心和发达国家的减灾机构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P>  王振耀:以美国为例,FAMA(联邦紧急救援局)不会具体组织发钱发物,FAMA在美国是个独立的局,有一套健全的机制,在全国有十大中心,还有6000多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对社会的直接动员能力要超过我们。但他也有协调的问题,比如他和国土安全部就经常"打架"。
<P>  而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因此整体动员能力又强过他们。另外,中国由党委、政府统一协调,这种总体协调能力、集中动员能力在全世界也是相当发达的,这一点是别的国家不能相比的。像日本1995年的阪神地震,48小时之内自卫队都没有赶到,而我们的军队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
<P>  但是不能因此说我们什么都好,我们也有不足之处。我参观了日本、美国、法国的机构,他们在公众教育、应急的细节方面,包括备灾物资、应急的措施、应急装备上,都比我们先进。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设备方面我们也还差一些。
<P>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不一定简单模仿,像他们那样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我们还是要立足于老百姓的救助需要和中国体制的需要。</P>
<P>“没有哪个官员想在现场被撤职”</P>
<P>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高层领导人对这一工作是否已经足够重视?
<P>  王振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非常重视的。像现在这样重视灾害救援,并且这么规范地组织救灾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罕见的。为了更方便开展减灾活动,总理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改为国家减灾委,连名字都考虑到了。
<P>  几乎每次灾害过后,包括这次云南地震,中央领导都要作出批示。他们对救灾工作进行布置,很具体,贵州山体崩塌,温总理用的是"立即协调"这样的词。</P>
<P>《瞭望东方周刊》:你讲的很多问题都很具体,怎么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做出应对? </P>
<P>  王振耀:我们制订了一个培训方案,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有比较强的传统的组织手段,但是现在,人才流动这么频繁,灾难发生后,人们的情绪非常波动,现场还去了好多记者,这些都是新情况。
<P>  这个时候你怎么做?原来你的方法还行,而现在情况都变了,比如,你们记者过去没有现在这么自由,现在凤凰台,甚至外国的新闻记者都到了,让不让采访?以前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变化是多元的,各种要素都在变化的情况下,该如何组织,需要提高应变能力和应变的技术水平。
<P>  从目前看,我们应该研究更具体、更细节的问题,比如灾害现场的组织沟通问题,我去过很多灾难现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哪个官员想在现场被撤职,哪个都想干好,尤其是各级领导都在现场,谁都想表现,可是为什么现场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呢?
<P>  比如,作为现场领导人,你就应该写个牌子,弄个红旗,摆上小桌子,这就是临时的现场指挥中心,但是往往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有的官员觉得这么大的灾难,我这个领导哪能坐在这呀,这不是官僚主义吗,我必须拿着手机不停地跑。
<P>  我告诉他们,这样不对,必须像个官,拿个椅子坐着,别人向你汇报,这样就会有一个好的秩序,这不是作风不实,你是总指挥,如果你总是乱跑,整个指挥就乱了。
<P>  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强调做一些实在的事情。</P>
<P>“有钱、有物、有人,就差一点没有干好”</P>
<P>  《瞭望东方周刊》:不谈体制问题,可以谈一些更实际的问题,比如防灾的意识,观念上,还有什么问题?
<P>  王振耀:中国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吉林大火,当时一个70多岁的农民在楼上没有被烧死,后来问他是怎么逃生的,他的回答很简单,"年轻人都在跑,而自己跑不动,就趴在地上。"
<P>  他说,在农村的时候,当火烧得大的时候,烟也大,他就趴在地上。别小看"趴在地上",这是最基本的逃生常识,可是年轻人不懂,都想跑到电梯那里,这个时候电梯是没用的。还有,大火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意识到把门关死,别让烟雾进来,因为真正被大火烧死的极少,一般都是因为烟雾导致窒息。
<P>  这些知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小孩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训练,每半年警察就到幼儿园,教大家怎么逃生,所以人们很小就有逃生常识,这种灾害教育非常实用。</P>
<P>《瞭望东方周刊》:那我们的教育是否有形式上的东西和应付的东西? </P>
<P>  王振耀:是的。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的挂图的方法,图上告诉人怎么跑,往哪里跑,而这是非常不实用的教育方式。一个人遇到灾难后,难道看完图就能知道怎么跑吗?我们把逃生教育和人的行为割裂了。而如果让消防警察来实地演习,效果就不一样了。很多问题不是经费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比如上面说的这个挂图的事情,可能挂图比组织一次实地演习花费更多,但是挂图的出发点就是应付检查,不是给民看,而是给官看。我们要改过来,给民看,不只给官看。
<P>  我们不要小看"以人为本",这是一场革命,是文化上的革命,包括政策层面的革命,重点要放在贴近老百姓需求。市场经济全方位地进来之后,很多人都不是单位人了,很多政策却没变过来。现在有钱、有物、有人,人也都非常想把工作干后,就差那么一点没干好。</P>印度洋海啸灾难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如此巨灾,中国有关机构是如何思考的,是否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中国的救灾体系是否可以有效应对这样的灾难,这些都是公众关注的话题。《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2004年12月28日专访了国家减灾中心主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微不足道”
<P>  《瞭望东方周刊》:这是一场人类的浩劫,作为中国减灾最高机构的官员,你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P>  王振耀:这是人类一次很大的灾难。我一直关注这个事情。这次海啸对中国的备灾、减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缺少准备或者说没有清醒的防灾、减灾意识,人的生命是相当脆弱的。
<P>  在自然灾害面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会很快消失,人类共同体甚至是整个地球,在自然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对于这次灾害我感到非常震撼,这也再一次提醒了我们,像我们这样一个灾害意识还不够强的社会,一定要想到灾害离我们不远,灾害就在身边。</P>
<P>《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这样的灾害发生在中国,我们有没有能力应对? </P>
<P>  王振耀:我想,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这么多年的磨练,中国在防震减灾等方面有一系列的经验准备,如果中国出现印度洋海啸这样的灾难,中国的抢救措施是可以应对的。
<P>  最近几年,我们大幅度地提升了灾害应对能力。有一个实在的例子,就是今年的"云娜"台风在浙江登陆,台风中心风力已经超过12级,我也到了现场。正是因为我们有准备,所以把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接着"艾利"台风在福建登陆,由于事先有所准备,进行了上百万人的提前大转移,所以人员伤亡很少,几乎没有。
<P>  就目前来说,我们对于灾害应对能力规定了四级响应,写得非常具体,24小时之内要干什么,每个处干什么,副司长、司长干什么,向谁汇报,汇报什么,都非常具体,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流程。
<P>  每一级响应都包括灾害损失情况、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响应的终止,四级响应都是最具体的,做了各种预案</P>
<P>《瞭望东方周刊》:从你们的工作范围看,印度洋海啸是不是你们的关注范围? </P>
<P>  王振耀:是的。我们有一个24小时值班制度,这个机制就是国家灾情监测汇总系统,每天对全国、全世界灾情进行扫描。对全球的灾情,每天早上7点汇总,8点以前送给司长、部长,让大家马上了解昨天发生的灾情。每天部长、司长都来看灾。这次海啸地震也是如此。尽管是发生在国外,但是第二天关于灾害的信息和简报就已经制作出来,送给领导人了。作为中国减灾从业者,必须关注这个事情。"空谈体制贻害无穷" </P>
<P>《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公众对减灾体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防灾、减灾的分散管理,没有集中统一的部门,是不是这样呢? </P>
<P>  王振耀:这应该是分散的,全世界都是这样。灾种不同,每个灾害的灾情预警,包括抢险确实需要专门化,比如说地震的预警就该有地震局,其他的灾害也应该有专业部门预警、监测。
<P>  比如,最近我去了贵州,那里发生山体崩塌,几十吨大石头崩下来,当时报上去死了44个人,后来挖出40个尸体。国土部门的专家去了,他们对技术问题非常熟悉。比如哪里应该停止放炮,哪里应该建立观测点,比如预测岩体有没有进一步崩塌的可能。
<P>  而我的任务是组织抢险,组建现场指挥部,安抚群众情绪,当时灾民情绪很不稳定,本来很多情况下都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但是大家一起工作,就把危机化解了,这是体现了一个综合协调。
<P>  可以说,中国在救灾方面,是由民政部统一进行的,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就设在民政部。整体的救援协调,老百姓怎么转移出来,灾后重建工作怎么做,那就是民政部的工作了。</P>
<P>《瞭望东方周刊》:减灾委员会有十几个成员单位,由民政部来协调,能够有效协调吗? </P>
<P>  王振耀:从目前来看,紧急救援还没出现大的问题。协调时确实有些问题,但是问题不大,大家到了救灾现场,意见就很容易统一了。
<P>  如果体制有问题,有矛盾,那好,谁有钱、有权就请到救灾现场,你去干吧,汇总到老百姓那里就是了,看老百姓各项救助得到保障了吗?24小时解决了吃穿住了吗?救助到位了吗?我发现,一旦以灾民为本,所有的体制问题就没有了。</P>
<P>《瞭望东方周刊》:难道体制问题可以忽略? </P>
<P>  王振耀:在研究了很多细节性、程序性的东西以后,我觉得眼光不要放在空谈体制上,体制不是大问题,重点要放在贴近老百姓需求。
<P>  学者讨论体制,我不反对,但是我们实际工作部门不能满足于天天讨论,我们坚决反对给不干活找借口。我尤其反对分明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去做,而是把它变为一种抽象的事物来讨论。讨论解决不了什么,谈完了之后,体制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体制问题有,每个国家都有体制问题,但当务之急是开展工作要贴近实际。空谈体制贻害无穷。
<P>  我认为我们的体制有很强的优势,美国和日本事实上也在借鉴我们的体制优势,比如,我们成立的减灾委员会体制,他们就照搬过去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们有自己的优势。</P>
<P>单一体制的优劣势 </P>
<P>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的减灾中心和发达国家的减灾机构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P>  王振耀:以美国为例,FAMA(联邦紧急救援局)不会具体组织发钱发物,FAMA在美国是个独立的局,有一套健全的机制,在全国有十大中心,还有6000多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对社会的直接动员能力要超过我们。但他也有协调的问题,比如他和国土安全部就经常"打架"。
<P>  而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因此整体动员能力又强过他们。另外,中国由党委、政府统一协调,这种总体协调能力、集中动员能力在全世界也是相当发达的,这一点是别的国家不能相比的。像日本1995年的阪神地震,48小时之内自卫队都没有赶到,而我们的军队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
<P>  但是不能因此说我们什么都好,我们也有不足之处。我参观了日本、美国、法国的机构,他们在公众教育、应急的细节方面,包括备灾物资、应急的措施、应急装备上,都比我们先进。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设备方面我们也还差一些。
<P>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不一定简单模仿,像他们那样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我们还是要立足于老百姓的救助需要和中国体制的需要。</P>
<P>“没有哪个官员想在现场被撤职”</P>
<P>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高层领导人对这一工作是否已经足够重视?
<P>  王振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非常重视的。像现在这样重视灾害救援,并且这么规范地组织救灾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罕见的。为了更方便开展减灾活动,总理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改为国家减灾委,连名字都考虑到了。
<P>  几乎每次灾害过后,包括这次云南地震,中央领导都要作出批示。他们对救灾工作进行布置,很具体,贵州山体崩塌,温总理用的是"立即协调"这样的词。</P>
<P>《瞭望东方周刊》:你讲的很多问题都很具体,怎么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做出应对? </P>
<P>  王振耀:我们制订了一个培训方案,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有比较强的传统的组织手段,但是现在,人才流动这么频繁,灾难发生后,人们的情绪非常波动,现场还去了好多记者,这些都是新情况。
<P>  这个时候你怎么做?原来你的方法还行,而现在情况都变了,比如,你们记者过去没有现在这么自由,现在凤凰台,甚至外国的新闻记者都到了,让不让采访?以前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变化是多元的,各种要素都在变化的情况下,该如何组织,需要提高应变能力和应变的技术水平。
<P>  从目前看,我们应该研究更具体、更细节的问题,比如灾害现场的组织沟通问题,我去过很多灾难现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哪个官员想在现场被撤职,哪个都想干好,尤其是各级领导都在现场,谁都想表现,可是为什么现场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呢?
<P>  比如,作为现场领导人,你就应该写个牌子,弄个红旗,摆上小桌子,这就是临时的现场指挥中心,但是往往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有的官员觉得这么大的灾难,我这个领导哪能坐在这呀,这不是官僚主义吗,我必须拿着手机不停地跑。
<P>  我告诉他们,这样不对,必须像个官,拿个椅子坐着,别人向你汇报,这样就会有一个好的秩序,这不是作风不实,你是总指挥,如果你总是乱跑,整个指挥就乱了。
<P>  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强调做一些实在的事情。</P>
<P>“有钱、有物、有人,就差一点没有干好”</P>
<P>  《瞭望东方周刊》:不谈体制问题,可以谈一些更实际的问题,比如防灾的意识,观念上,还有什么问题?
<P>  王振耀:中国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吉林大火,当时一个70多岁的农民在楼上没有被烧死,后来问他是怎么逃生的,他的回答很简单,"年轻人都在跑,而自己跑不动,就趴在地上。"
<P>  他说,在农村的时候,当火烧得大的时候,烟也大,他就趴在地上。别小看"趴在地上",这是最基本的逃生常识,可是年轻人不懂,都想跑到电梯那里,这个时候电梯是没用的。还有,大火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意识到把门关死,别让烟雾进来,因为真正被大火烧死的极少,一般都是因为烟雾导致窒息。
<P>  这些知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小孩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训练,每半年警察就到幼儿园,教大家怎么逃生,所以人们很小就有逃生常识,这种灾害教育非常实用。</P>
<P>《瞭望东方周刊》:那我们的教育是否有形式上的东西和应付的东西? </P>
<P>  王振耀:是的。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的挂图的方法,图上告诉人怎么跑,往哪里跑,而这是非常不实用的教育方式。一个人遇到灾难后,难道看完图就能知道怎么跑吗?我们把逃生教育和人的行为割裂了。而如果让消防警察来实地演习,效果就不一样了。很多问题不是经费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比如上面说的这个挂图的事情,可能挂图比组织一次实地演习花费更多,但是挂图的出发点就是应付检查,不是给民看,而是给官看。我们要改过来,给民看,不只给官看。
<P>  我们不要小看"以人为本",这是一场革命,是文化上的革命,包括政策层面的革命,重点要放在贴近老百姓需求。市场经济全方位地进来之后,很多人都不是单位人了,很多政策却没变过来。现在有钱、有物、有人,人也都非常想把工作干后,就差那么一点没干好。</P>
好文章,言之有物。希望各级机构都能把这些精神落到实处,而非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