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三国中没发好芽的大将坯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7:56:31
三国中颇有潜力但最终未能成为一代统帅的人物,权且凭吊。
一.于禁
前期的于禁文武双全,有决胜两军阵前的武将威仪,而且曹军败于吕布时,这家伙敢斩杀骚乱的曹操心腹青州军,人家告状说他反了,也不去申辩,不怕曹操这样的老疑心病竟敢先立寨再汇报,好个大将风度.战濮阳提议袭击西寨,和陈宫想法一样,有谋略之才.曹操也很信任,重用,很好的前途.
水淹七军葬送了一代名将,在这场战斗中的亮点是不屈的降将庞德。于禁呢,不但全军覆没,自己也当了俘虏,毫无名将风采的伏地求降。以后的于禁,虽生尤死了.曹操曾经说过和于禁相交三十年,居然还不了解他的话。于禁走下坡路的原因吗,我看是许都优越的生活使于禁已经不适宜上战场了,毁了...
二.高顺
这是吕布手下仅次张辽的第二员可独当一面的将领,统领“陷阵营”,素有威严。武艺上逊色些,但能够和夏侯大战一场,也不算太差了。在郝萌叛乱的时候,吕布溜出来就到高顺家,显然是相信他的忠诚和实力,高顺也的确不辱使命。而且后来吕布对他有所疑虑的时候,也虚怀若谷,能够冷静对之。
纵观三国,高负责作战的方面很少出问题,相当稳健.考虑到张辽后来的表现,如果高顺能够活下来,也有可能成为一员大将.
高顺有一个优点也是致命的缺点,就是忠诚,即便对于吕布这样的主人,也是忠诚到底,结果成了吕布手下死的最无价值的将领 —— 稍微晚点问他,等到张辽投降了,他肯定不能那么死扛吧... (陈宫是因为和曹操有私仇)
三.凌统
此人显然在孙权眼里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当主帅离开或重伤的时候,凌统经常代理主帅,凌统也自诩代理十日之内无事,有一定的才能.
他在东吴人脉颇深,重要将领都是父执辈,加上父亲为孙权战死,孙重感情,对凌统一直刻意培养,这显然是其他将领所不及的.但是凌统一直战绩不佳,因为他缠上了东吴赵子龙-甘兴霸.作主帅,凌统可能(仅仅是可能)比甘宁强,但是作大将比武艺,凌统只有哭的份,不过,这种摆不正自己位置的人,也难成大器,可谓扶不起来也.
三.杨秋
在韩遂手下,十员大将中唯一具有战略头脑的就是这个杨秋了。
他属于那种有灵气的政治将领,而不是单一的武将,是韩遂的智囊,仔细看看,韩遂阵营的每次决策,最后都使用了杨将军的主意.同时,办外交也很油,和仇敌曹操也能联络畅通,熟悉西部情况,能给自己捞上太守侯爷当.
武艺上差劲些,但是从马超剑下逃掉没有被砍死说明这也是一个鬼才.长半坡的曹军众将就没有这个才.他的倒霉在于位置太偏远,没有机会,另外西部诸将善叛,恐怕曹操也不敢信任.
五.杨奉
这个人本来是最有希望兴复汉室的。
他是西凉旧部,换句话说,是正规军出身,不是草寇或农民起义军.比之于韩暹,李乐之流更适宜于庙堂.汉室最困难的时候,他是唯一可以依靠的武将,有匡扶之功,皇室和大臣对他都很信任.他是有军队的将领,不同于金炜,耿纪等光杆司令,部下有徐晃等大将.
机会不错,可惜的是人不行,第一不会树立威信,忠厚如徐晃者尚且提到他就叹息,第二自甘下流,不愿和朝臣合伙,却喜欢和韩暹等同流合污,还要去抢劫地方!第三不能隐忍,一看曹操别扭,就开队走了,再回头来抢皇帝,好像故意把钱包给人家自己再抢,好当抢劫犯似的.
唯有死在皇叔手上真是可惜.
七.王平
王子均我的确犹豫许久才把他放进去,因为他已经做到了相当高的职位。
但是忍不住还是把他放了进来。诸葛亮三出祁山时与王平以守街亭类似的重任,在诸葛亮主力袭击魏军即将取胜之时,魏军名将张颌突出奇兵直取蜀军大营,迎战他的就是王平.王子均的兵力只有3000,魏军的五分之一,但是他的防御令敌军死伤累累无法前进一步,张颌连连称奇.王部下的军队也非常特别,是由南中少数民族组成的"无当飞军".王平的身先士卒使部下大受感动,史称无当飞军此战"视死如归".第二,这是传说了,据说他是赵云唯一的弟子.历史上后期赵云的习惯兵器是刀.二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有托孤之谊.
但是王平似乎缺乏一点帅的气质,他也主要用心于做一个出色的将军.他的见解主要是战术而不是战略上的.王平还有一个问题,他的意见往往正确,但上司总是不能听从,而且屡屡"大怒",是不是和王平自己的气质也有些关系呐?就象我有个朋友,的确有才,但是换了几个公司总是和老板闹别扭,怀才不遇,这恐怕和他自己的性格关系很大.这可能影响了我对子均的看法吧,可能失之片面.
还有没有遗漏的呢?
刘封,刘封,怎么能忘了他呢?刘封,武勇过人,定西川击汉中功勋卓著,他才真正是"尝试用于昔日".窃认为这是一个和李严一样的人物,李严,诸葛亮自诩尚能驾驭得了,而刘封,以其地位则绝对具备祸乱蜀汉的资格.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恐怕也有脾气相投的原因,那么他是否也带有刘备的枭雄气质呢?
再有那位谜一样的关索,关索其人有无,尚无定论,不过西南各族多流传此人世镇云南,在蜀汉灭亡时存汉寿亭侯一脉,我有一位民族朋友称她们民族至今把情人叫做"关索",真是天下奇谈!但是对于此人的记载不见于史册,故此难以下笔.倒是李恢,张嶷是威镇南中的豪帅,有大将之才.(孟获算不算?) 事实上,历史中诸葛亮对关羽的后代十分关照,对关兴栽培就很多,官至中监军(看看姜维的官职变迁就可知道这个职务的地位)可惜他去世太早.假如真的存在关索,他也应该是蜀汉的一员重要将领。
以外还有孟达,李严,李肃,傅彤,雷铜,张翼,邓芝等也当属此类,东吴的孙韶是否也应该列入? 苦笑,三国真是人才的宝库啊,写之不完。三国中颇有潜力但最终未能成为一代统帅的人物,权且凭吊。
一.于禁
前期的于禁文武双全,有决胜两军阵前的武将威仪,而且曹军败于吕布时,这家伙敢斩杀骚乱的曹操心腹青州军,人家告状说他反了,也不去申辩,不怕曹操这样的老疑心病竟敢先立寨再汇报,好个大将风度.战濮阳提议袭击西寨,和陈宫想法一样,有谋略之才.曹操也很信任,重用,很好的前途.
水淹七军葬送了一代名将,在这场战斗中的亮点是不屈的降将庞德。于禁呢,不但全军覆没,自己也当了俘虏,毫无名将风采的伏地求降。以后的于禁,虽生尤死了.曹操曾经说过和于禁相交三十年,居然还不了解他的话。于禁走下坡路的原因吗,我看是许都优越的生活使于禁已经不适宜上战场了,毁了...
二.高顺
这是吕布手下仅次张辽的第二员可独当一面的将领,统领“陷阵营”,素有威严。武艺上逊色些,但能够和夏侯大战一场,也不算太差了。在郝萌叛乱的时候,吕布溜出来就到高顺家,显然是相信他的忠诚和实力,高顺也的确不辱使命。而且后来吕布对他有所疑虑的时候,也虚怀若谷,能够冷静对之。
纵观三国,高负责作战的方面很少出问题,相当稳健.考虑到张辽后来的表现,如果高顺能够活下来,也有可能成为一员大将.
高顺有一个优点也是致命的缺点,就是忠诚,即便对于吕布这样的主人,也是忠诚到底,结果成了吕布手下死的最无价值的将领 —— 稍微晚点问他,等到张辽投降了,他肯定不能那么死扛吧... (陈宫是因为和曹操有私仇)
三.凌统
此人显然在孙权眼里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当主帅离开或重伤的时候,凌统经常代理主帅,凌统也自诩代理十日之内无事,有一定的才能.
他在东吴人脉颇深,重要将领都是父执辈,加上父亲为孙权战死,孙重感情,对凌统一直刻意培养,这显然是其他将领所不及的.但是凌统一直战绩不佳,因为他缠上了东吴赵子龙-甘兴霸.作主帅,凌统可能(仅仅是可能)比甘宁强,但是作大将比武艺,凌统只有哭的份,不过,这种摆不正自己位置的人,也难成大器,可谓扶不起来也.
三.杨秋
在韩遂手下,十员大将中唯一具有战略头脑的就是这个杨秋了。
他属于那种有灵气的政治将领,而不是单一的武将,是韩遂的智囊,仔细看看,韩遂阵营的每次决策,最后都使用了杨将军的主意.同时,办外交也很油,和仇敌曹操也能联络畅通,熟悉西部情况,能给自己捞上太守侯爷当.
武艺上差劲些,但是从马超剑下逃掉没有被砍死说明这也是一个鬼才.长半坡的曹军众将就没有这个才.他的倒霉在于位置太偏远,没有机会,另外西部诸将善叛,恐怕曹操也不敢信任.
五.杨奉
这个人本来是最有希望兴复汉室的。
他是西凉旧部,换句话说,是正规军出身,不是草寇或农民起义军.比之于韩暹,李乐之流更适宜于庙堂.汉室最困难的时候,他是唯一可以依靠的武将,有匡扶之功,皇室和大臣对他都很信任.他是有军队的将领,不同于金炜,耿纪等光杆司令,部下有徐晃等大将.
机会不错,可惜的是人不行,第一不会树立威信,忠厚如徐晃者尚且提到他就叹息,第二自甘下流,不愿和朝臣合伙,却喜欢和韩暹等同流合污,还要去抢劫地方!第三不能隐忍,一看曹操别扭,就开队走了,再回头来抢皇帝,好像故意把钱包给人家自己再抢,好当抢劫犯似的.
唯有死在皇叔手上真是可惜.
七.王平
王子均我的确犹豫许久才把他放进去,因为他已经做到了相当高的职位。
但是忍不住还是把他放了进来。诸葛亮三出祁山时与王平以守街亭类似的重任,在诸葛亮主力袭击魏军即将取胜之时,魏军名将张颌突出奇兵直取蜀军大营,迎战他的就是王平.王子均的兵力只有3000,魏军的五分之一,但是他的防御令敌军死伤累累无法前进一步,张颌连连称奇.王部下的军队也非常特别,是由南中少数民族组成的"无当飞军".王平的身先士卒使部下大受感动,史称无当飞军此战"视死如归".第二,这是传说了,据说他是赵云唯一的弟子.历史上后期赵云的习惯兵器是刀.二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有托孤之谊.
但是王平似乎缺乏一点帅的气质,他也主要用心于做一个出色的将军.他的见解主要是战术而不是战略上的.王平还有一个问题,他的意见往往正确,但上司总是不能听从,而且屡屡"大怒",是不是和王平自己的气质也有些关系呐?就象我有个朋友,的确有才,但是换了几个公司总是和老板闹别扭,怀才不遇,这恐怕和他自己的性格关系很大.这可能影响了我对子均的看法吧,可能失之片面.
还有没有遗漏的呢?
刘封,刘封,怎么能忘了他呢?刘封,武勇过人,定西川击汉中功勋卓著,他才真正是"尝试用于昔日".窃认为这是一个和李严一样的人物,李严,诸葛亮自诩尚能驾驭得了,而刘封,以其地位则绝对具备祸乱蜀汉的资格.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恐怕也有脾气相投的原因,那么他是否也带有刘备的枭雄气质呢?
再有那位谜一样的关索,关索其人有无,尚无定论,不过西南各族多流传此人世镇云南,在蜀汉灭亡时存汉寿亭侯一脉,我有一位民族朋友称她们民族至今把情人叫做"关索",真是天下奇谈!但是对于此人的记载不见于史册,故此难以下笔.倒是李恢,张嶷是威镇南中的豪帅,有大将之才.(孟获算不算?) 事实上,历史中诸葛亮对关羽的后代十分关照,对关兴栽培就很多,官至中监军(看看姜维的官职变迁就可知道这个职务的地位)可惜他去世太早.假如真的存在关索,他也应该是蜀汉的一员重要将领。
以外还有孟达,李严,李肃,傅彤,雷铜,张翼,邓芝等也当属此类,东吴的孙韶是否也应该列入? 苦笑,三国真是人才的宝库啊,写之不完。
好贴
看了就要回
三国多人精!
至今我们云南还有关索戏——一种地方小戏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关索,还有很大争议
乱世出英才,1900年-1950年中国出了多少将才、帅才呀
只有乱世,才能把他们显出来,和平时期,只能出大财主。
漏了太史慈~!
<B>以下是引用<I>西周</I>在2005-1-10 13:19:42的发言:</B>
只有乱世,才能把他们显出来,和平时期,只能出大财主。


说的是。
在云南和广西以及越南北部,关索确实流传很广
<P>有点道理</P>
喜欢三国,支持,顶
支持一下
庞令明如何?
太史慈很早就是东吴大将了。这理论的是将而非帅。于禁应该不算,于禁成名很早,早成为曹军重要将领,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是晚节不保。最后郁郁而终。
我最崇拜那两个一刀子捅了张飞的好汉--真是够胆啊。
果然是乱世出英雄啊
<B>以下是引用<I>cy1222</I>在2005-1-10 13:32:39的发言:</B>
漏了太史慈~!

<P>太史慈可是东吴大将喔
<P>说句题外话,玩&lt;三国群英2&gt;,我最喜欢用的武将就是太史慈和徐晃</P>[em05]
三国,偶最看重的是外交谋略,军事在其次。
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