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八盒子辩[2014.03.13最新修改版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2:18:22


为王八盒子辩

首先我得说清楚,我并不认为王八盒子是一支多么优秀的手枪。我发此文,只因看不惯有些人不懂装懂地跟风起哄。不信您看吧,网络上、杂志上、电视里,什么“最垃圾的手枪”呀,什么“最丑陋的手枪”呀,什么“连自杀都打不死人的手枪”呀,“连没枪用的土八路也弃之不用的手枪”呀等等,说的全是此枪。

这些使劲叫骂王八盒子的人,都是挑了该枪的哪些毛病呢?大概有以下这么一些:

威力弱。王八盒子射出的子弹五层棉被就能挡住;在任何距离都无法击穿哪怕最简易的工事;

可靠性差。撞针经常无法击发,或经常断裂;

有效射程低,只有50米;

容弹量少,只能容纳8发子弹;

后坐力小,感觉不给力;

抛壳窗正上方设计,跳出的弹壳若落回原处会导致枪机卡住而不能击发;

早期型板机护圈太小,戴上棉或皮手套食指无法伸入完成射击动作;

东模西仿,全没自己独创特色;

外型差。丑陋无比;

等等等等,当然还有许多,就不在这更多的罗列了。

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并收集了众多有关王八盒子的评价文字,却发现了这样几个现象:一是,八十年代之前,有关王八盒子的说法极少微词,甚至不乏赞美,而自从1979年香港出版的一本《世界流行手枪》通俗画册中对其进行了不良评价后,这种对王八盒子的贬词才开始在国内知名不知名的专家口中得到原样的复制,再之后才是广大网民十遍百遍地粘贴,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二是,在八十年代以前,对王八盒子持赞赏态度的,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战士,而八十年代后所有这些对王八盒子持否定说法的,全是和平年代出生,而且多是文人。三是,包括那本画册在内所有对其给予否定的文字,多则多矣,但细细看来,却既没有出处,也没有实验或实战数据给予支撑,都只是别人说它不好我也说它不好、因为它不好所以它不好,而已。

网上网下这么多人对王八盒子如此的恶贬,我不认为是他们曾经亲手使用过或试验过该枪从而得出的结论,不认为是他们调查走访了多少当年使用过王八盒子的抗日军民才做出的评判,不认为是他们调阅过多少原始的文献或翻译借鉴了什么权威的论著才具有的真知灼见,是什么呢?说穿了,就是照抄照卖,人云亦云。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有些跟着起哄的人,却连最基本的枪械常识都不懂,甚至连王八盒子都包含有哪些东西都不知道。你看前边所列针对王八盒子的种种诟病,有的就是不实之词,有的是多款手枪共有的缺陷,有的是对作为手枪的过份刁难,有的是将优点也说成缺点,有的根本就是张冠李戴。

下面就上述罗列的所谓王八盒子的种种不良之词,说说我之所以这么认为的理由。

先说威力的问题。南部8毫米手枪弹,弹头重6.6克,装药0.32克,使用十四年式手枪的120毫米枪管射击,初速335米/秒,枪口动能353焦尔,确实比11.43毫米M1911手枪、7.63毫米毛瑟手枪和9毫米鲁格P08手枪等同时代的著名手枪的威力都低一些(三枪的枪口动能分别是502焦尔、576焦尔和457焦尔),因而就威力来说,十四年式手枪比它同时代的战斗手枪是逊色的。但威力弱是否就一定是缺点呢?我看未必,这要看它的威力低到什么程度,看能否满足其战术要求了。王八盒子353焦尔的枪口动能,在其50米的有效射程内,停止作用是足够了。要知道那年头打仗很少有穿防弹衣的,而击毙或重伤一个无防弹衣的人,80焦尔就可以了。有一句话叫作杀鸡用牛刀,我看若从节约的角度看,既然鸡刀可以杀鸡,干吗非要用牛刀呢。南部手枪枪管较长,子弹装药较少,这与三八式步枪的设计理念是相同的,即在保证威力足够的前提下,尽量发挥火药效力,节约成本,降低枪口焰和后坐力,使射击容易控制,增大射击精度。你说它是可取还是不可取呢?时下网上有多人多次说王八盒子射出的子弹,用五层棉被就可以挡住。因为都是学舌,复制粘贴的千篇一律却又全无实验数据,也不知这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不过战争年代用浸湿的棉被充当“土坦克”的情况,却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五层浸湿的棉被王八盒子打不穿,这是肯定的,可话又说回来,什么样的手枪子弹又可以打穿它呢?我敢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款手枪的子弹能打穿它的。还有很多人说王八盒子连厚一点的木质门板都无法击穿的,可谁也没说这“厚一点”到底有多厚。以现在城市家居的卧室门板来说,为了隔音,其厚度是不能低于45毫米的,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农村富户的院门,为了防匪防盗,厚度都在100毫米以上,越有钱院墙越高,院门越厚。如果说王八盒子打不穿那个年代某些土豪的院门,大概是有可能的。可这样的说法有什么意义没有呢?没有。因为公认的判定子弹对有生目标能否达成有效的射杀,是以能否击穿25.4毫米的干松木板为标准的,所以,以能否击穿远超出测试标准多倍的木质门板来说事,就好比以能否推翻一辆卡车来验证一个人有劲儿没劲儿一样,没什么意义。网上有一段视频(注),是对比南部十四与M1911的各项性能的。从视频中可见,在同等距离上,M1911A1可以击穿6块用于测试的松木板,南部十四年式则可以击穿4块同样的木板。王八盒子的威力能否满足战术要求,这段视频给了有力的回答。至于那位评书历史艺人萨苏所言“王八盒子在任何距离都无法击穿哪怕最简易的工事”的微词,我到想问问他,二战时的哪一款手枪可以击穿最简易的工事呢?别说二战了,即使到了今天,哪一款手枪的设计初衷是用来击穿防御工事的呢?

关于王八盒子子弹的威力,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说它的杀伤力特别强,能达到达姆弹的射杀效果。这同样也是胡扯。该弹的数据摆在那呢,它怎么可能会有那样的效果。

再说可靠性的问题。七十年代末,大陆人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由香港传入的关于手枪的精美画册,印象之深影响之巨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在那本画册上,第一次看到王八盒子可靠性差的抨击,今天所有说到王八盒子可靠性差的,便也全都以此为母本,一遍又一遍一代又一代地克隆。那么这个说法对还是不对呢?也许是对的。但这并不是王八盒子所独有的缺点,而是所有采用击针平移式手枪的共同缺点。稍有枪械常识的人都知道,手枪的击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击锤回转式。比如毛瑟手枪、M1911手枪、M1935手枪、五四式手枪等;另一种就是击针平移式。比如鲁格手枪、拉蒂手枪、格洛克手枪等,也包括王八盒子。前者的击发机件通常由击锤、击锤簧、击针、回针簧等构成;后者的机件则只由击针体和击针簧这两部分构成。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击针只负责击打枪弹底火,其待发阻止由击锤负责,而后者的击针则还要承担前者由击锤所要承担的待发阻止功能,这样的话,平移式的击针就不能象击锤回转式的击针那样只是简单的一根铁针而已,它还要具有能够担负阻止功能的待发凸榫,其几何形状要复杂的多,而且因所处部位的限制,其体积又还不能过于粗大,对加工工艺与材质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击锤回转式的能量储备与击针待发分别由击锤簧与回针簧两部分担任,其对二簧的要求也变得简单;而击针平移式只有一个击针簧,它是既要承担击针的待发,又要承担击针能量的储备,其疲劳程度以及对寿命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一来,采用这两种击发方式的手枪的优缺点便也昭然于目,即,采用击锤回转式的手枪,其优点是对击针与击针簧的材质与加工要求低,可靠性强,缺点则只是击锤外露容易勾挂衣物影响抽枪而已;与其正相反,采用击针平移式的手枪其优点只是外观平滑,然而对击针与击针簧的材质与加工要求则相对苛刻,其可靠性也就不如前者。但话又说回来,这可靠性的不如,也只是相对的,并不至于差到哪里去,不然的话,采用这一击发方式的手枪就不会长期存在了。而且,有这样弱点的,是所有采用此一击发方式的手枪,包括王八盒子,也包括鲁格P08手枪、格洛克17手枪、拉蒂L35手枪和勃郎宁1910手枪等世界名枪。可不知为什么,在今天贬损王八盒子者的眼中,这一击针平移式手枪共有的缺点却成为该枪独有的缺点了,公平吗?

王八盒子曾随枪配有备用撞针,但就因此反证其撞针一定问题很大,这就有问题了,那岂不是随车带了备胎的,就一定认定是它的轮胎有问题,我看这个逻辑未必正确。有人说王八盒子的撞针材质特差而经常会折断,同时却又说那撞针的弹簧特软而经常打不燃底火。对此我有点不解,要知道采用击针平移式击发方式的手枪,打击底火和控制撞针的,可是同一根簧的,而由于功能的不同,底火帽与撞针的材质是有着极端的差别的,即前者一般是由很软很软的铜箔承担,后者则往往是用最硬最硬的合金钢制成,这样的话矛盾就出现了,既然连打击底火都难以胜任的撞针簧是如何使撞针冲击到屡屡折断的呢?难道是日本鬼子为了节约,用火柴杆替代了合金钢制作的撞针?因为说这话的人都只如是说而不说具体道理,学这话的人又原话照抄,也并不多说一个字,所以我至今也搞不明白。当然,早期型王八盒子的击发机构、包括撞针的材质与加工也许真的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所以才有后来的改良,但象上述这么自相矛盾的贬损,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网上网下都说王八盒子自杀打不死人,可谁也没能举出实例来,也不知谁用它自杀过。唯一能够举出的能说明其可靠性差的,就只有发生于1979年的柴河沿事件中,一位法警在使用王八盒子与三名持自动步枪的犯罪分子枪战中,因击发故障而牺牲的例子。但就因这一次偶然的事故而给该枪下定论,也未免过于牵强。况且,对于生产于三四十年以前、又经历了战争磨损的老枪,出现这样的事故,即使是其他牌子的手枪,谁又能保证其发发打得响呢?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商业射击热中,驳壳枪不能顺利击发的情况相当多,鲁格手枪不能正常击发的故障更多。实战中,手枪不能正常击发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四十年代的侦察英雄杨子荣因为驳壳枪的不能击发而牺牲,八十年代的西安巨匪魏镇海因为勃朗宁的不能击发而落网。也因此说这些手枪打不死人吗?我看不行的。

说王八盒子有效射程低,只有50米,说它的弹匣容弹量低,只有8发,这不错,可请说这话的人摸着自己的屁股想一下,与王八盒子同属一个时代的手枪,除了毛瑟手枪外,有哪一款手枪的有效射程是超过了50米的;再请看看同时代的著名手枪,鲁格手枪的弹匣容弹量是多少,柯尔特手枪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华尔特手枪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托卡列夫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拉蒂手枪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它们都超过8发了吗?

还有说王八盒子的抛壳窗正上方设计不合理的,而且说抛出的弹壳如果再落回到原处会堵塞枪机造成无法击发。我的天呀!我太佩服说这话的人了,他肯定是中过千万元的彩票大奖的。因为要让从抛壳窗抛出的弹壳再落回到抛壳窗内卡住枪机,那得需要怎样的运气呀!?大概你中了二十次千万元的彩票大奖,也未必能遇到一次这样的情况吧。再说了,他怎么就不看看倍受国人青睐的鲁格手枪和毛瑟手枪的抛壳窗也同样是正上方的设计呢。

南部十四年式手枪随关东军侵入中国东北后,因考虑到戴着棉皮手套射击的需要,因而加大了扳机护圈,这也成了十四年式前期型遭受抨击的把柄,说该枪板机护圈太小,戴上棉皮手套食指无法伸入射击,强行伸入还会造成走火。这也没说错,的确如此。可把当时所有的手枪排列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鲁格也好,毛瑟也好,拉蒂也好,大小不同型号的勃郎宁也好,有哪一款手枪的板机护圈比王八盒子的更大呢?有哪一款手枪是可以戴着棉皮手套伸入进行射击的呢?

至于王八盒子后坐力低的特点,这一直以来是人们想求而不得的,在某些人的眼中也反到成了问题,真真的令人无语。

有人说因为王八盒子质量太差劲,就连我敌后的游击队员缴获后也往往弃之不用。这话说对了一半,一小半。为什么呢?第一,王八盒子在旧中国,和其他的洋枪一样,抗日军民缴获后,也同样是如获至宝的。从那些发黄的历史文献、老战士的回忆以及文革前的战争文学中,能够经常地看到有关王八盒子的记述,而且字里行间也都充满了艳羡,从没看到过贬损的字眼,这说明当年的老战士与今天那些跟人学舌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二,王八盒子在解放前后,用的可能的确不多,但并不是因为该枪质量差而弃之不用,根本的原因在于该枪的弹药不通用,而这,才是王八盒子最致命的缺点。二战时期,尽管战斗手枪的品牌五花八门,但子弹则仅有7.63毫米毛瑟手枪弹、45口径ACP弹、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和8毫米南部手枪弹这么几种。众所周知,毛瑟手枪弹在中国是遍地开花的,45ACP弹和派式手枪弹则一直到今天仍然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生产,而独独这8毫米的南部手枪弹,却只有当年的日本一家生产,别无分号。当日军这架机器停转以后,8毫米南部弹便也停止了生产,而由于二战时日军使用该弹的冲锋枪装备数量极少,单纯用于手枪的8毫米南部弹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储备。那么也就是说,使用毛瑟手枪弹的驳壳枪在中国不愁子弹没得用,使用45ACP弹的大眼橹子不愁子弹没得用,使用9毫米派式手枪弹的鲁格、华尔特、拉蒂、加拿大十三响等也全都不愁子弹没得用,而王八盒子却不行了,依靠缴获的子弹,就只能是打一颗少一颗,子弹打光后,那这枪也就只能是一块废铁了。战争年代我军缴获王八盒子后,往往因没能随枪缴获子弹或所获子弹太少,枪也就很快被搁置起来。解放后有些公安局和武装部曾将崭新的王八盒子手枪整箱整箱地送到炼钢厂去化成铁水,并不是因为这枪不好用,而是因为子弹告罄无法再用。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著名的法国M35A手枪,也是因为弹药的不通用而短命的。

说到它的外观丑陋,这个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再美的东西也有看着丑的,再丑的东西也有看着美的。不过千人一词地抨击它的丑陋,同样令人怀疑说者的盲从与流俗。我看南部十四年式王八盒子的外观极具雄性之美,即是与和它造型相近的鲁格手枪相比,也绝不逊色,反到更显得简洁大方。你看那握把与枪身120度的夹角,粗大机匣前部伸出的细长的枪管,都无不给人一种向前的冲力;后部稍长的枪尾与暴露的枪管,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全枪的平衡,使之不仅握持有平衡感,看着也有平衡之美;见棱见角的握把、压制了三道滚花的粗大拉机柄,挺直而又平滑的机匣,都无不彰显着男性的硬朗魅力;散发着幽幽蓝光的枪身与暗红色木质镶嵌的握把,又形成了明快而和谐的搭配,总之全枪显得粗犷而奔放,很象一把男人使的家伙。

那为什么王八盒子丑陋无比的说法流传的如此之广呢?我猜想,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受累于它的前期型太丑。王八盒子一般系指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但实际上也泛指南部系列的所有手枪,即也包括早期试制阶段少量装备的南部甲型、乙型和袖珍型手枪。早期的甲型、乙型与后期的十四年式相比,从外观上看,不啻天壤之别,的确是丑的可以,从没有看到过世界上的哪支手枪有那么难看的。我始终不明白,他们是花了怎样的功夫,才制造出那么丑陋的东西来呢?你看吧,不管是那要棱角没棱角要流线又不流线的七扭八歪的握把,还是那突出于枪身左侧严重破坏了枪身对称美的复进簧机仓,还是那画蛇添足的可调式照门,就象是一个前鸡胸后罗锅残胳膊短腿脸上又长了大肉瘤的畸形儿一样,怎么看怎么别扭。

既然是这么丑陋的东西,估计没有谁看着不感觉难看的。于是我猜想,关于王八盒子其丑无比的说法,应该早在南部十四年式诞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当然针对的只能是早期的南部甲型和乙型。但这一说法流传开来后,该甲乙两款手枪却已经悄然身退,取而代之的,则是后来大量列装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了。因为前后期的南部系列手枪都被称作王八盒子,坊间喜欢学舌者,好多人大概并不知南部的早期型号,也无意潜心研究其所指的对象,于是将这顶奇丑无比的帽子张冠李戴地扣到了他们所仅知的南部十四年式的头上,从而使之蒙冤。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受累于它的枪套太丑。王八盒子的枪套也的确太难看,尤其是太象王八了。大概日本人对龟有好感,所以故意做成那个样子。这不是玩笑话,日军二战时类似龟状的兵器还不仅这一款。中国人在古代,对龟同样有好感,但近代以后,乌龟王八则变成用于骂人的东西了,因而这种模样的枪套在中国人看来,其褒贬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从不断得见的历史文献图片中,中国军民使用王八盒子手枪时,要么自制或借用别的枪套,要么直接把枪插于腰带上,从没有发现有谁背那象征骂人的王八形状的枪套的。恰恰容易模糊的是,王八盒子一称,还有另外一个所指,即除了泛指南部系列的手枪,也还仅指那丑陋鬼怪的枪套。所以我又不得不猜想,即王八盒子丑陋无比的说法,会不会最初仅仅针对那同样也可以称作王八盒子的枪套,只是到了后来,才被讹传成针对南部十四手枪了呢?
      
     
同样被称作王八盒子的南部早期型手枪很丑,同样被称作王八盒子的王八形状的枪套很丑,但今天那些跟着别人嚷嚷王八盒子丑的人们所熟知的王八盒子却恰恰只有南部十四,而偏偏不太知道前两者,于是,并不丑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便无辜地顶替了丑陋的罪名,被以讹传讹地流传于坊间。当然这都只是猜测了,对与不对请大家批评。

王八盒子到底仿制于哪一款手枪?好多人说是仿自鲁格。有一处博物馆,在南部十四年式手枪的文字介绍中,就赫然写着“仿鲁格手枪”的说明文字,这就真是胡诌了,因为除了那暴露的枪管和握把的倾斜角度从远处看略象,二者八杆子也打不着。要说它更象哪一款,我到觉得它更象是直接仿制于45口径的西尔弗曼-马克沁自动手枪,不论是从原理上,还是从外观上——特别是从外观上,那暴露的枪管,那后置的枪机拉柄,那凸出的圆型板机护圈,二者都特别地相象。只是西尔弗曼-马克沁手枪只是一款试验手枪,并未被采用,只有几支样枪存世,没能批量生产,不太为今人所知罢了。

王八盒子借鉴了比它更早诞生的多款手枪的构造与原理,这个一点没说错,但因此而抨击之,则又是混蛋逻辑了。就象今天的汽车制造一样,就象今天我们生活中房屋的装修一样,借鉴别人的成功做法,博采各家之长,这又有什么不好呢?看看当今世界装备的各款手枪,有哪一支不是多方借鉴了以前各种手枪的成功之处而打造的呢?看看今天装备的冲锋枪,有哪一支摆脱了MP18的影响呢?怎么到了王八盒子这,又成为缺点了呢?

王八盒子也许真的很差劲,但凭什么说它很差劲呢?威力上差点劲,这是有真凭实据的,除了威力呢?

人云亦云者,休矣。


注: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 ... -1-98.3.5-1.1-1-1-4


为王八盒子辩

首先我得说清楚,我并不认为王八盒子是一支多么优秀的手枪。我发此文,只因看不惯有些人不懂装懂地跟风起哄。不信您看吧,网络上、杂志上、电视里,什么“最垃圾的手枪”呀,什么“最丑陋的手枪”呀,什么“连自杀都打不死人的手枪”呀,“连没枪用的土八路也弃之不用的手枪”呀等等,说的全是此枪。

这些使劲叫骂王八盒子的人,都是挑了该枪的哪些毛病呢?大概有以下这么一些:

威力弱。王八盒子射出的子弹五层棉被就能挡住;在任何距离都无法击穿哪怕最简易的工事;

可靠性差。撞针经常无法击发,或经常断裂;

有效射程低,只有50米;

容弹量少,只能容纳8发子弹;

后坐力小,感觉不给力;

抛壳窗正上方设计,跳出的弹壳若落回原处会导致枪机卡住而不能击发;

早期型板机护圈太小,戴上棉或皮手套食指无法伸入完成射击动作;

东模西仿,全没自己独创特色;

外型差。丑陋无比;

等等等等,当然还有许多,就不在这更多的罗列了。

笔者多年来一直关注并收集了众多有关王八盒子的评价文字,却发现了这样几个现象:一是,八十年代之前,有关王八盒子的说法极少微词,甚至不乏赞美,而自从1979年香港出版的一本《世界流行手枪》通俗画册中对其进行了不良评价后,这种对王八盒子的贬词才开始在国内知名不知名的专家口中得到原样的复制,再之后才是广大网民十遍百遍地粘贴,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二是,在八十年代以前,对王八盒子持赞赏态度的,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战士,而八十年代后所有这些对王八盒子持否定说法的,全是和平年代出生,而且多是文人。三是,包括那本画册在内所有对其给予否定的文字,多则多矣,但细细看来,却既没有出处,也没有实验或实战数据给予支撑,都只是别人说它不好我也说它不好、因为它不好所以它不好,而已。

网上网下这么多人对王八盒子如此的恶贬,我不认为是他们曾经亲手使用过或试验过该枪从而得出的结论,不认为是他们调查走访了多少当年使用过王八盒子的抗日军民才做出的评判,不认为是他们调阅过多少原始的文献或翻译借鉴了什么权威的论著才具有的真知灼见,是什么呢?说穿了,就是照抄照卖,人云亦云。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有些跟着起哄的人,却连最基本的枪械常识都不懂,甚至连王八盒子都包含有哪些东西都不知道。你看前边所列针对王八盒子的种种诟病,有的就是不实之词,有的是多款手枪共有的缺陷,有的是对作为手枪的过份刁难,有的是将优点也说成缺点,有的根本就是张冠李戴。

下面就上述罗列的所谓王八盒子的种种不良之词,说说我之所以这么认为的理由。

先说威力的问题。南部8毫米手枪弹,弹头重6.6克,装药0.32克,使用十四年式手枪的120毫米枪管射击,初速335米/秒,枪口动能353焦尔,确实比11.43毫米M1911手枪、7.63毫米毛瑟手枪和9毫米鲁格P08手枪等同时代的著名手枪的威力都低一些(三枪的枪口动能分别是502焦尔、576焦尔和457焦尔),因而就威力来说,十四年式手枪比它同时代的战斗手枪是逊色的。但威力弱是否就一定是缺点呢?我看未必,这要看它的威力低到什么程度,看能否满足其战术要求了。王八盒子353焦尔的枪口动能,在其50米的有效射程内,停止作用是足够了。要知道那年头打仗很少有穿防弹衣的,而击毙或重伤一个无防弹衣的人,80焦尔就可以了。有一句话叫作杀鸡用牛刀,我看若从节约的角度看,既然鸡刀可以杀鸡,干吗非要用牛刀呢。南部手枪枪管较长,子弹装药较少,这与三八式步枪的设计理念是相同的,即在保证威力足够的前提下,尽量发挥火药效力,节约成本,降低枪口焰和后坐力,使射击容易控制,增大射击精度。你说它是可取还是不可取呢?时下网上有多人多次说王八盒子射出的子弹,用五层棉被就可以挡住。因为都是学舌,复制粘贴的千篇一律却又全无实验数据,也不知这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不过战争年代用浸湿的棉被充当“土坦克”的情况,却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五层浸湿的棉被王八盒子打不穿,这是肯定的,可话又说回来,什么样的手枪子弹又可以打穿它呢?我敢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款手枪的子弹能打穿它的。还有很多人说王八盒子连厚一点的木质门板都无法击穿的,可谁也没说这“厚一点”到底有多厚。以现在城市家居的卧室门板来说,为了隔音,其厚度是不能低于45毫米的,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农村富户的院门,为了防匪防盗,厚度都在100毫米以上,越有钱院墙越高,院门越厚。如果说王八盒子打不穿那个年代某些土豪的院门,大概是有可能的。可这样的说法有什么意义没有呢?没有。因为公认的判定子弹对有生目标能否达成有效的射杀,是以能否击穿25.4毫米的干松木板为标准的,所以,以能否击穿远超出测试标准多倍的木质门板来说事,就好比以能否推翻一辆卡车来验证一个人有劲儿没劲儿一样,没什么意义。网上有一段视频(注),是对比南部十四与M1911的各项性能的。从视频中可见,在同等距离上,M1911A1可以击穿6块用于测试的松木板,南部十四年式则可以击穿4块同样的木板。王八盒子的威力能否满足战术要求,这段视频给了有力的回答。至于那位评书历史艺人萨苏所言“王八盒子在任何距离都无法击穿哪怕最简易的工事”的微词,我到想问问他,二战时的哪一款手枪可以击穿最简易的工事呢?别说二战了,即使到了今天,哪一款手枪的设计初衷是用来击穿防御工事的呢?

关于王八盒子子弹的威力,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说它的杀伤力特别强,能达到达姆弹的射杀效果。这同样也是胡扯。该弹的数据摆在那呢,它怎么可能会有那样的效果。

再说可靠性的问题。七十年代末,大陆人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由香港传入的关于手枪的精美画册,印象之深影响之巨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在那本画册上,第一次看到王八盒子可靠性差的抨击,今天所有说到王八盒子可靠性差的,便也全都以此为母本,一遍又一遍一代又一代地克隆。那么这个说法对还是不对呢?也许是对的。但这并不是王八盒子所独有的缺点,而是所有采用击针平移式手枪的共同缺点。稍有枪械常识的人都知道,手枪的击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击锤回转式。比如毛瑟手枪、M1911手枪、M1935手枪、五四式手枪等;另一种就是击针平移式。比如鲁格手枪、拉蒂手枪、格洛克手枪等,也包括王八盒子。前者的击发机件通常由击锤、击锤簧、击针、回针簧等构成;后者的机件则只由击针体和击针簧这两部分构成。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击针只负责击打枪弹底火,其待发阻止由击锤负责,而后者的击针则还要承担前者由击锤所要承担的待发阻止功能,这样的话,平移式的击针就不能象击锤回转式的击针那样只是简单的一根铁针而已,它还要具有能够担负阻止功能的待发凸榫,其几何形状要复杂的多,而且因所处部位的限制,其体积又还不能过于粗大,对加工工艺与材质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击锤回转式的能量储备与击针待发分别由击锤簧与回针簧两部分担任,其对二簧的要求也变得简单;而击针平移式只有一个击针簧,它是既要承担击针的待发,又要承担击针能量的储备,其疲劳程度以及对寿命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一来,采用这两种击发方式的手枪的优缺点便也昭然于目,即,采用击锤回转式的手枪,其优点是对击针与击针簧的材质与加工要求低,可靠性强,缺点则只是击锤外露容易勾挂衣物影响抽枪而已;与其正相反,采用击针平移式的手枪其优点只是外观平滑,然而对击针与击针簧的材质与加工要求则相对苛刻,其可靠性也就不如前者。但话又说回来,这可靠性的不如,也只是相对的,并不至于差到哪里去,不然的话,采用这一击发方式的手枪就不会长期存在了。而且,有这样弱点的,是所有采用此一击发方式的手枪,包括王八盒子,也包括鲁格P08手枪、格洛克17手枪、拉蒂L35手枪和勃郎宁1910手枪等世界名枪。可不知为什么,在今天贬损王八盒子者的眼中,这一击针平移式手枪共有的缺点却成为该枪独有的缺点了,公平吗?

王八盒子曾随枪配有备用撞针,但就因此反证其撞针一定问题很大,这就有问题了,那岂不是随车带了备胎的,就一定认定是它的轮胎有问题,我看这个逻辑未必正确。有人说王八盒子的撞针材质特差而经常会折断,同时却又说那撞针的弹簧特软而经常打不燃底火。对此我有点不解,要知道采用击针平移式击发方式的手枪,打击底火和控制撞针的,可是同一根簧的,而由于功能的不同,底火帽与撞针的材质是有着极端的差别的,即前者一般是由很软很软的铜箔承担,后者则往往是用最硬最硬的合金钢制成,这样的话矛盾就出现了,既然连打击底火都难以胜任的撞针簧是如何使撞针冲击到屡屡折断的呢?难道是日本鬼子为了节约,用火柴杆替代了合金钢制作的撞针?因为说这话的人都只如是说而不说具体道理,学这话的人又原话照抄,也并不多说一个字,所以我至今也搞不明白。当然,早期型王八盒子的击发机构、包括撞针的材质与加工也许真的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所以才有后来的改良,但象上述这么自相矛盾的贬损,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网上网下都说王八盒子自杀打不死人,可谁也没能举出实例来,也不知谁用它自杀过。唯一能够举出的能说明其可靠性差的,就只有发生于1979年的柴河沿事件中,一位法警在使用王八盒子与三名持自动步枪的犯罪分子枪战中,因击发故障而牺牲的例子。但就因这一次偶然的事故而给该枪下定论,也未免过于牵强。况且,对于生产于三四十年以前、又经历了战争磨损的老枪,出现这样的事故,即使是其他牌子的手枪,谁又能保证其发发打得响呢?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商业射击热中,驳壳枪不能顺利击发的情况相当多,鲁格手枪不能正常击发的故障更多。实战中,手枪不能正常击发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四十年代的侦察英雄杨子荣因为驳壳枪的不能击发而牺牲,八十年代的西安巨匪魏镇海因为勃朗宁的不能击发而落网。也因此说这些手枪打不死人吗?我看不行的。

说王八盒子有效射程低,只有50米,说它的弹匣容弹量低,只有8发,这不错,可请说这话的人摸着自己的屁股想一下,与王八盒子同属一个时代的手枪,除了毛瑟手枪外,有哪一款手枪的有效射程是超过了50米的;再请看看同时代的著名手枪,鲁格手枪的弹匣容弹量是多少,柯尔特手枪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华尔特手枪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托卡列夫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拉蒂手枪的弹匣容弹量又是多少,它们都超过8发了吗?

还有说王八盒子的抛壳窗正上方设计不合理的,而且说抛出的弹壳如果再落回到原处会堵塞枪机造成无法击发。我的天呀!我太佩服说这话的人了,他肯定是中过千万元的彩票大奖的。因为要让从抛壳窗抛出的弹壳再落回到抛壳窗内卡住枪机,那得需要怎样的运气呀!?大概你中了二十次千万元的彩票大奖,也未必能遇到一次这样的情况吧。再说了,他怎么就不看看倍受国人青睐的鲁格手枪和毛瑟手枪的抛壳窗也同样是正上方的设计呢。

南部十四年式手枪随关东军侵入中国东北后,因考虑到戴着棉皮手套射击的需要,因而加大了扳机护圈,这也成了十四年式前期型遭受抨击的把柄,说该枪板机护圈太小,戴上棉皮手套食指无法伸入射击,强行伸入还会造成走火。这也没说错,的确如此。可把当时所有的手枪排列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鲁格也好,毛瑟也好,拉蒂也好,大小不同型号的勃郎宁也好,有哪一款手枪的板机护圈比王八盒子的更大呢?有哪一款手枪是可以戴着棉皮手套伸入进行射击的呢?

至于王八盒子后坐力低的特点,这一直以来是人们想求而不得的,在某些人的眼中也反到成了问题,真真的令人无语。

有人说因为王八盒子质量太差劲,就连我敌后的游击队员缴获后也往往弃之不用。这话说对了一半,一小半。为什么呢?第一,王八盒子在旧中国,和其他的洋枪一样,抗日军民缴获后,也同样是如获至宝的。从那些发黄的历史文献、老战士的回忆以及文革前的战争文学中,能够经常地看到有关王八盒子的记述,而且字里行间也都充满了艳羡,从没看到过贬损的字眼,这说明当年的老战士与今天那些跟人学舌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二,王八盒子在解放前后,用的可能的确不多,但并不是因为该枪质量差而弃之不用,根本的原因在于该枪的弹药不通用,而这,才是王八盒子最致命的缺点。二战时期,尽管战斗手枪的品牌五花八门,但子弹则仅有7.63毫米毛瑟手枪弹、45口径ACP弹、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和8毫米南部手枪弹这么几种。众所周知,毛瑟手枪弹在中国是遍地开花的,45ACP弹和派式手枪弹则一直到今天仍然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生产,而独独这8毫米的南部手枪弹,却只有当年的日本一家生产,别无分号。当日军这架机器停转以后,8毫米南部弹便也停止了生产,而由于二战时日军使用该弹的冲锋枪装备数量极少,单纯用于手枪的8毫米南部弹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储备。那么也就是说,使用毛瑟手枪弹的驳壳枪在中国不愁子弹没得用,使用45ACP弹的大眼橹子不愁子弹没得用,使用9毫米派式手枪弹的鲁格、华尔特、拉蒂、加拿大十三响等也全都不愁子弹没得用,而王八盒子却不行了,依靠缴获的子弹,就只能是打一颗少一颗,子弹打光后,那这枪也就只能是一块废铁了。战争年代我军缴获王八盒子后,往往因没能随枪缴获子弹或所获子弹太少,枪也就很快被搁置起来。解放后有些公安局和武装部曾将崭新的王八盒子手枪整箱整箱地送到炼钢厂去化成铁水,并不是因为这枪不好用,而是因为子弹告罄无法再用。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著名的法国M35A手枪,也是因为弹药的不通用而短命的。

说到它的外观丑陋,这个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再美的东西也有看着丑的,再丑的东西也有看着美的。不过千人一词地抨击它的丑陋,同样令人怀疑说者的盲从与流俗。我看南部十四年式王八盒子的外观极具雄性之美,即是与和它造型相近的鲁格手枪相比,也绝不逊色,反到更显得简洁大方。你看那握把与枪身120度的夹角,粗大机匣前部伸出的细长的枪管,都无不给人一种向前的冲力;后部稍长的枪尾与暴露的枪管,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全枪的平衡,使之不仅握持有平衡感,看着也有平衡之美;见棱见角的握把、压制了三道滚花的粗大拉机柄,挺直而又平滑的机匣,都无不彰显着男性的硬朗魅力;散发着幽幽蓝光的枪身与暗红色木质镶嵌的握把,又形成了明快而和谐的搭配,总之全枪显得粗犷而奔放,很象一把男人使的家伙。

那为什么王八盒子丑陋无比的说法流传的如此之广呢?我猜想,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受累于它的前期型太丑。王八盒子一般系指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但实际上也泛指南部系列的所有手枪,即也包括早期试制阶段少量装备的南部甲型、乙型和袖珍型手枪。早期的甲型、乙型与后期的十四年式相比,从外观上看,不啻天壤之别,的确是丑的可以,从没有看到过世界上的哪支手枪有那么难看的。我始终不明白,他们是花了怎样的功夫,才制造出那么丑陋的东西来呢?你看吧,不管是那要棱角没棱角要流线又不流线的七扭八歪的握把,还是那突出于枪身左侧严重破坏了枪身对称美的复进簧机仓,还是那画蛇添足的可调式照门,就象是一个前鸡胸后罗锅残胳膊短腿脸上又长了大肉瘤的畸形儿一样,怎么看怎么别扭。

既然是这么丑陋的东西,估计没有谁看着不感觉难看的。于是我猜想,关于王八盒子其丑无比的说法,应该早在南部十四年式诞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当然针对的只能是早期的南部甲型和乙型。但这一说法流传开来后,该甲乙两款手枪却已经悄然身退,取而代之的,则是后来大量列装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了。因为前后期的南部系列手枪都被称作王八盒子,坊间喜欢学舌者,好多人大概并不知南部的早期型号,也无意潜心研究其所指的对象,于是将这顶奇丑无比的帽子张冠李戴地扣到了他们所仅知的南部十四年式的头上,从而使之蒙冤。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受累于它的枪套太丑。王八盒子的枪套也的确太难看,尤其是太象王八了。大概日本人对龟有好感,所以故意做成那个样子。这不是玩笑话,日军二战时类似龟状的兵器还不仅这一款。中国人在古代,对龟同样有好感,但近代以后,乌龟王八则变成用于骂人的东西了,因而这种模样的枪套在中国人看来,其褒贬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从不断得见的历史文献图片中,中国军民使用王八盒子手枪时,要么自制或借用别的枪套,要么直接把枪插于腰带上,从没有发现有谁背那象征骂人的王八形状的枪套的。恰恰容易模糊的是,王八盒子一称,还有另外一个所指,即除了泛指南部系列的手枪,也还仅指那丑陋鬼怪的枪套。所以我又不得不猜想,即王八盒子丑陋无比的说法,会不会最初仅仅针对那同样也可以称作王八盒子的枪套,只是到了后来,才被讹传成针对南部十四手枪了呢?
      
     
同样被称作王八盒子的南部早期型手枪很丑,同样被称作王八盒子的王八形状的枪套很丑,但今天那些跟着别人嚷嚷王八盒子丑的人们所熟知的王八盒子却恰恰只有南部十四,而偏偏不太知道前两者,于是,并不丑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便无辜地顶替了丑陋的罪名,被以讹传讹地流传于坊间。当然这都只是猜测了,对与不对请大家批评。

王八盒子到底仿制于哪一款手枪?好多人说是仿自鲁格。有一处博物馆,在南部十四年式手枪的文字介绍中,就赫然写着“仿鲁格手枪”的说明文字,这就真是胡诌了,因为除了那暴露的枪管和握把的倾斜角度从远处看略象,二者八杆子也打不着。要说它更象哪一款,我到觉得它更象是直接仿制于45口径的西尔弗曼-马克沁自动手枪,不论是从原理上,还是从外观上——特别是从外观上,那暴露的枪管,那后置的枪机拉柄,那凸出的圆型板机护圈,二者都特别地相象。只是西尔弗曼-马克沁手枪只是一款试验手枪,并未被采用,只有几支样枪存世,没能批量生产,不太为今人所知罢了。

王八盒子借鉴了比它更早诞生的多款手枪的构造与原理,这个一点没说错,但因此而抨击之,则又是混蛋逻辑了。就象今天的汽车制造一样,就象今天我们生活中房屋的装修一样,借鉴别人的成功做法,博采各家之长,这又有什么不好呢?看看当今世界装备的各款手枪,有哪一支不是多方借鉴了以前各种手枪的成功之处而打造的呢?看看今天装备的冲锋枪,有哪一支摆脱了MP18的影响呢?怎么到了王八盒子这,又成为缺点了呢?

王八盒子也许真的很差劲,但凭什么说它很差劲呢?威力上差点劲,这是有真凭实据的,除了威力呢?

人云亦云者,休矣。


注: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 ... -1-98.3.5-1.1-1-1-4
个人觉得,南部手枪的指向性很不错,战斗中有一定优势。
楼主说的有道理,学习了
关键是八路没见过啥好枪……所以比起什么化隆造啊,松涛造啊,王八盒子还算是可以
八路连抬枪土炮都要,王八盒子在差好歹也是把枪
我还是觉得王八盒子难看,八路只是没得选罢了,一只20响,一只王八盒子,挑一个去第一线,你愿意挑哪个?文章提到公安侦查队的配备,用王八盒子的是队长跟指导员,其他,十二名队员,每人一支盒子炮,其中六人,盒子炮外还有一支大枪,就很能说明问题,

关键看跟谁比

俗话说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土八路急了眼恨不得拿着大刀长矛的上 给他个王八盒子他当然高兴
你在给他把别的枪看看他还要王八盒子不?
二战时鬼子的武器 歪把子 三八大盖 王八盒子缺点都不少
不过比土鳖的武器是强好多倍了
赞LZ,好文章
国人几时在技术上超过了洋人,对技术的评价几时有几回对啦,更不用说所谓美学问题了.唉差距......................................
就我的评价王八盒子排在鲁格之前,P38之后.颇具收藏价值.也可称为经典之作.话说德国佬的2型P38也不是击针式的.
华北解放区好像造过仿1911,不知道效果如何??
王八盒子再烂也是枪吧,总比鸟統、大刀长矛强多了吧
武器不能只说好坏,还要说适合不适合。
以JP兵的小个子小手掌,握得住勃朗宁13响?绷得住TT的大后座?
感觉它的握把角度比较好,指向好,手感好,外观实在是比较难看。
不喜欢王八盒子,P08,P38的造型……仅此而已,没其他啥意见
2012-7-4 13:17 上传

按照运动手枪的要求做出来的军用手枪
王八和鲁格都不喜欢,不知道为什么国外粉鲁格的很多
感谢上班族帮忙加图!我也试着加几张。
我在文中第一句就说清楚了,我从没认为王八盒子是一支多么优秀的手枪,更无一句一字说它强过盒子炮。我不知楼上几位是否看懂我想说的是什么了。
caesar1223 发表于 2012-7-4 13:12
不喜欢王八盒子,P08,P38的造型……仅此而已,没其他啥意见
+1 附议  斯捷奇金我都觉得丑  哎
空见 发表于 2012-7-4 11:44
赞LZ,好文章
国人几时在技术上超过了洋人,对技术的评价几时有几回对啦,更不用说所谓美学问题了.唉差距.... ...
喂,你说的技术是哪个领域???你说的洋人又指的是谁???这里是cd,说话得拿出证据
没看懂,不好意思。 牛老大这句话:
缺点则是撞针存在屈服节点,故而对其材质与加工要求高,稍有不良便容易导致击发故障;子弹上膛后,撞针簧始终处于受力状态,因而容易老化并进而影响其寿命。


击针平移(striker-fired)的枪,现在很多(可以说泛滥了),就是因为他们又可靠又好生产,价钱便宜量又足,军警民都适合,扳机还能假冒纯双动,给人以安全的感觉(其实没保险就是没保险,一扣就响,这是不变的)。 没听说有什么“屈服节点”,麻烦老大科普,或者指点迷津,给个D总网站上链接,俺去补课。 至于说到“撞针簧始终处于受力状态”,这太普通了。 勃老头设计1911的时候,就是设计成cocked and locked(condition 1)的携带方式。 任何内置击锤的单动枪,包括所有的步枪,上膛以后都是不能decock的。 弹簧老化,那是在选择弹簧的材料时标准定低了。 而且我看到的资料,说弹簧的老化,其实不是一直保持压缩(或释放)状态导致的,而是不停的在那儿压缩和释放,也就是使用。 弹簧本身可以做多数次压缩/释放的循环是一定的,做多了,就磨损完了。。。
车永学 发表于 2012-7-4 13:26
按照运动手枪的要求做出来的军用手枪
是有些类似
对了,忘了跟牛大说俺对南部14的意见了。 除了觉得难看外(俺也是俗人,呵呵),那个保险太邪门儿来。 在枪店里见过,把玩时,要开保险得左手过来帮忙。 这点跟1911,大威力等其他单动比起来,也太落后了。 就算是鲁格P08,那保险转起来挺别扭,但至少是在右手大姆指的位置。。。
双筒 发表于 2012-7-4 14:40
没看懂,不好意思。 牛老大这句话:
找了几个链接,意见并不统一,您看看。
http://bbs.tiexue.net/post_2240695_1.html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 ... i/20080419/284.html

http://tieba.baidu.com/f?kz=1127594242

http://lt.cjdby.net/thread-758874-1-1.html
王八盒子问题就是击发机不可靠。走火多。当然被某些大神炒作后就一无是处了
双筒 发表于 2012-7-4 15:19
对了,忘了跟牛大说俺对南部14的意见了。 除了觉得难看外(俺也是俗人,呵呵),那个保险太邪门儿来。 在枪店 ...
是的,南部十四年式的保险位置右手够不到,到北支十九年式时,已经改到左后侧,用持枪的右手拇指也能开关了。
我看LZ的文章,除了小兵张嘎那段有夸王八盒子的意思
其他引用的段子无非只是说明王八盒子存在过罢了
王八盒子毕竟还是一把还可以的枪
辨字……还是辩字……
牛一戈 发表于 2012-7-4 02:45
找了几个链接,意见并不统一,您看看。
http://bbs.tiexue.net/post_2240695_1.html

四个都看了,百度那儿的人好像最外行(居然说单动手枪膛内有弹,扳倒击锤需要的时间比打开保险还来得快。 也就是condition 2比condition 1还好。 正好反了)。 没有看见哪个链接里谈到您说的“屈服节点”啊。 说击针平移比击锤式的击打力量要差些,这倒是真的,但这在边缘底火的枪上(点22的)才比较突出。 对中心底火的枪,现在的技术生产的,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否则也不会是个枪厂就得有个击针平移的“制式口径”塑料枪,否则都不好意思见人似的。。。

对点22的枪,击针平移的也不是绝对不行,给格牢靠做点22套件的Advantage Arms,就是击针平移式的。 但很多公司的中心底火的枪,要做个点22的“配套”用枪时,都改成击锤的了。 比如瓦尔特的P99,做P22时,改成击锤。 S&W的M&P,点22版的M&P 22是内置击锤(这个设计最聪明,从外面看,和普通M&P一点区别没有);乳鸽的SR系列,点22的SR-22是击锤的,等等等等。。。
骷髅战将 发表于 2012-7-4 16:13
我看LZ的文章,除了小兵张嘎那段有夸王八盒子的意思
其他引用的段子无非只是说明王八盒子存在过罢了
LZ的意思是,不存在“宁可没有,也不愿用”
caesar1223 发表于 2012-7-4 16:35
辨字……还是辩字……
啊!错了。应该是“辩”,而不是“辨”。感谢您!这个只能有求版主帮忙更正了。
牛一戈 发表于 2012-7-4 03:42
啊!错了。应该是“辩”,而不是“辨”。感谢您!这个只能有求版主帮忙更正了。
您应该可以修改题目的啊,没关系,俺来帮改一下。。。
牛一戈 发表于 2012-7-4 16:42
啊!错了。应该是“辩”,而不是“辨”。感谢您!这个只能有求版主帮忙更正了。
其实用哪个有不同的意思,多了一个为字,就成辩护的意思了
双筒 发表于 2012-7-4 16:41
四个都看了,百度那儿的人好像最外行(居然说单动手枪膛内有弹,扳倒击锤需要的时间比打开保险还来得快。 ...
    给您的第一个链接中的第13楼,其中说到这个问题。
    击针平移式与击锤回转式相比,可靠性要差一些,但这是相对的,至于它差多少,是不是连一个弹夹都不能顺利打完,我认为不可能的,不然采用击针平移式的手枪就不可能长期存在了。我原文中,也是这个意思。
牛一戈 发表于 2012-7-4 03:49
给您的第一个链接中的第13楼,其中说到这个问题。
    击针平移式与击锤回转式相比,可靠性要差一些 ...
哦,谢谢,一目十行跳过去了刚才。 从来没想过把主簧挪到击针上,击针的材料需要改变,否则会承受不了长期弹簧压缩的力量。 玩了这么多年格牢靠和其他击针平移的枪,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炸膛要更常见的多)。 在格牢靠上,击针不是一个易损件,好像从来没听说有人换的。。。

caesar1223 发表于 2012-7-4 16:41
LZ的意思是,不存在“宁可没有,也不愿用”


    感谢您代我回答。不得不感叹,学好语文真的很重要哇!
    再比如我写这个东西的主题,就是一个辩,而不是赞,但好多人似乎认为我是在夸奖王八盒子。写作时便已经想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在开篇的第一句便交待了我压根没认为它有多么优秀(外形除外。说实话我恰恰认为它的外形很美,不过对于它的枪套的确不感冒),更没有也不可能说它强过毛瑟手枪,我只是为强加于它的不实污词抱不平而已,后面的正文也一直围绕这个思想展开,但似乎好多人还是要误解。无奈!
caesar1223 发表于 2012-7-4 16:41
LZ的意思是,不存在“宁可没有,也不愿用”


    感谢您代我回答。不得不感叹,学好语文真的很重要哇!
    再比如我写这个东西的主题,就是一个辩,而不是赞,但好多人似乎认为我是在夸奖王八盒子。写作时便已经想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在开篇的第一句便交待了我压根没认为它有多么优秀(外形除外。说实话我恰恰认为它的外形很美,不过对于它的枪套的确不感冒),更没有也不可能说它强过毛瑟手枪,我只是为强加于它的不实污词抱不平而已,后面的正文也一直围绕这个思想展开,但似乎好多人还是要误解。无奈!
老美二战的陆战队把玩后,也觉得王八盒子适合近战